當東方神話撞上好萊塢超級大片,一場票房碾壓背后的冷思考——記《美國隊長4》與《哪吒2》北美票房對決!
《哪吒2》終于登陸北美院線了,作為曾經在北美票房獨樹一幟的啡哥,當然要把這期北美票房介紹給大家了。
開啟本文之前,請不要被“自嗨式狂歡”所嚇到,也請影迷朋友不要只看標題和開頭幾段文字就開噴,那樣是不對的。
我的大部分文章都具有強烈的個人觀點性和深度思考,如果您不能理解我所說的內涵,那就請您默默路過。
好走,不謝!
本文將一針見血解讀這場自嗨式狂歡背后,我們該如何做?
一、北美票房。
好了,廢話不多說,咱們開始吧。
2025年第6周,2月14至16日,北美票房排行榜新鮮出爐,漫威新作《美國隊長4》登頂,《哪吒2》位居第五。
前三強為《美國隊長4》《帕丁頓熊3》和《腥心眼》。
老片方面。
關繼威和吳彥祖主演的動作喜劇片《前任殺神》,上映第二周再次收獲437萬美元,排名第六。
北美累計票房為1228萬美元,這部模仿成龍的電影表現一般,可能會給制片方環球影業帶來小幅虧損。
蟬聯兩周票房冠軍的動畫電影《神探狗狗》跌至第四名,第三周再收973萬美元,總票房達到6681萬美元。
為情人節量身定制的喜劇驚悚片《腥心眼》,開畫第二周末拿到1000萬美元,較首周逆增20%,奪得季軍。
北美累計票房為2153萬美元,因預算成本僅1800萬美元,已實現以小博大持續盈利狀態。
上周共有三部新片沖進榜單。
奪得亞軍的是《帕丁頓熊3:秘魯大冒險》,由索尼影業制作發行,北美首周末票房斬獲1300萬美元,奪得亞軍。
這部合家歡電影為多國合拍片,去年11月8日在英國首映,后來全球公映,咱們內地也上映過,這次為北美首次大規模公映,全球票房拿到1.28億美元了。
迪士尼漫威影業新作《美國隊長4》,首周大爆8850萬美元,以驚人表現問鼎北美票房冠軍。這部漫威宇宙第35部作品略高于預期,并成為今年最大的北美開畫周末。
另外,《美國隊長4》在海外52個國家和地區同步公映,海外再次轟下9240萬美元,助其全球票房達到1.8億美元,考慮預算成本為1.8億美元,最終收回成本問題不大。
但是想要盈利,難度系數非常大,因為此片的口碑撲街了。
《美國隊長4》的爛番茄平均得分為51%,爆米花指數僅80%,CinemaScore給出了“B-”推薦;IMDB、MTC和豆瓣評分均不及格,是漫威電影宇宙評價最差影片之一。
口碑崩盤,預示全球票房走勢將會大幅下滑,能不能沖到4億美元,還是個未知數。
中國本土動畫《哪吒之魔童鬧海》挺進了北美票房第五名的位置,上一次沖進北美票房榜單的還是賈玲的《熱辣滾燙》,單周排名第九。
《哪吒2》首周攬730萬美元,創下中國電影海外首周票房新紀錄,其2月14日首映310萬美元票房,刷新了近20年華語片在北美市場的單日票房紀錄。
請注意我們的開畫場館僅為660家,并未超越此前華人影業所說的700家。
《哪吒2》的口碑奇高無比,豆瓣8.5分,IMDb8.3分,爛番茄爆米花指數99%,是一部被全球影迷公認的佳片。
雖然《哪吒2》的北美票房開局炸裂,并破了好幾個紀錄,但從票房數據上得出結論,咱們的《哪吒2》還是被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美國隊長4》碾壓得體無完膚。
二、為何被碾壓?
《哪吒2》在北美首周末730萬美元的成績看似亮眼,但細究數據卻充滿無奈。為何一部口碑撲街的好萊塢電影,能在北美輕松碾壓中國國漫之光呢?
其實,這出令人瞠目結舌的票房對決,本身就存在巨大的爭議,也注定是一場失衡的較量,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影院數量和排片懸殊很大。《哪吒2》僅在660家影院上映,而《美國隊長4》覆蓋4105家影院,排片量不足后者5%。
北美院線優先保障好萊塢大片,中國電影常被歸為“小眾藝術片”,即便口碑炸裂,也只能蜷縮在有限時段。
其二,黃金場次壟斷。北美IMAX和杜比影廳幾乎被《美國隊長4》包場,《哪吒2》甚至在未來一周無IMAX排片。
其三,文化接受門檻的限制。
好萊塢通過百年積累,構建了一套“超級英雄救世界”的全球敘事模板。
“美國隊長”大IP已深耕14年,光靠情懷加持,都能賺一波票房,即便《美國隊長4》質量下滑,觀眾仍愿為情懷買單。
反觀《哪吒2》,哪吒的“反叛”內核需要觀眾理解中國神話中的“天命觀”,而北美觀眾更熟悉的東方符號仍是功夫、熊貓和燈籠。
他們對東方神話的陌生感,可能不怎么懂《哪吒2》的“反抗天命”“我命由我”等主題。
除了第一批華人觀影之外,其美國本土觀眾僅占30%,文化不同,難以引發共鳴。
更致命的是,好萊塢通過獎項、媒體評分和影評人話語權,牢牢把控“什么是好電影”的標準。《哪吒2》雖獲奧斯卡評委稱贊,但北美主流媒體鮮少報道,反而聚焦其“文化隔閡”。
三、一針見血解讀“自嗨式狂歡”:中國電影出海的冷峻現實。
這場票房戰的背后,是文化差異的鴻溝,是發行壟斷的陰影,還是更深層的“自嗨式狂歡”陷阱?
請注意,我這里用了“自嗨式狂歡”一詞,可能很多中國觀眾都不能接受,但事實確實如此。
在國內,《哪吒2》以連續票房逆跌、總票房破100億的奇跡,全球票房挺進前十,被媒體譽為“國漫崛起”“文化輸出的里程碑”。
社交媒體上,“三刷”“四刷”的觀眾高呼“中國電影站起來了”,甚至將《哪吒2》票房沖榜比作“升旗儀式”。
是不是,咱們所有中國影迷都嗨了?
當國內觀眾為《哪吒2》的“全球影史前十”目標熱血沸騰時,北美觀眾卻在《紐約時報》的引導下發出疑問:
“中國是否已不再需要好萊塢?”——看似夸贊,實則暗含“票房靠人海戰術”的傲慢。
再看看,《哪吒2》的北美遭遇,直接撕開了中國電影國際化進程的傷疤。
為啥中國電影就不能賺取全球票房呢?
《哪吒2》的北美發行由華人影業操刀,一家缺乏國際渠道的本土公司。對比迪士尼旗下漫威的全球發行網絡,《哪吒2》的海外推廣近乎“赤手空拳”。
北美院線有個硬性規定,那就是電影分級之后才能獲得大規模公映的機會,如果未分級,又未綁定巨頭發行商,那只能在限定院線上映,能拿到的場館少之又少。
這就是為啥《哪吒2》在北美公映的場館只有660家的原因。
歸根到底,還是發行的原因。
如果我們早三個月把成片送那邊去審批、做分級處理,再綁定大發行商,《哪吒2》就能北美同步大規模公映,那票房將相當可觀,完全有能力和《美國隊長4》一較高下。
再大膽地想一想,如果全球發行給力,同步80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上映《哪吒2》,那現在的票房是不是真的可以與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扳一下手腕呢?
再看看《美國隊長4》。
該片在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同步公映,那么爛的電影,海外票房卻拿到了9240萬美元,首周全球票房輕松就收到了1.8億美元。
去年11月份,《美國隊長4》通過迪士尼影業駐中國辦事處,把成片送來審批,通過之后,開始配中文字幕和普通話配音,著手內地宣發同步公映工作。
這就是他們能夠全球發行的原因,即使本土票房不行,全球也能大賺一筆。
這種全球發行滯后現象,不是現在才出現的,我們之前也有很優秀的電影,比如說《流浪地球》《長津湖》《唐人街探案》等內地票房大爆影片。
沒有一部可以同時打到海外,做全球同步公映的。
所以,在文化輸出、中國電影票房國際影響力,以及發行破局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電影不要被“自嗨式狂歡”所蒙蔽,我們應該著手賺取全球票房了,把我們的東方文化輸送到全球各地。
四、尾聲:狂歡之后,路在何方?
當國內媒體為《哪吒2》的百億票房歡呼時,北美影院里,一位華人觀眾在社交平臺寫道:“我驕傲于祖國的電影技術,但更希望有一天,美國孩子會為搶不到哪吒的周邊而哭泣。”
這場票房碾壓,不是終點,而是一記警鐘:中國電影若想真正崛起,必須超越“自嗨式狂歡”,在文化共鳴、發行戰略和敘事話語權上,打一場更具艱難的我命不由天的戰斗。
承認別人優秀不存在舔對方啥,也根本就不是啥丑事,好萊塢電影制作發行確實比中國強。
我們把好的東西吸取過來,發揚光大并超越他們,我們很早就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成語,就好比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一樣的。
我相信中國電影,假以時日,定能超越好萊塢,稱霸全球!
不讓《哪吒2》在北美被爛片碾壓的現象重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