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寫郁亮的文章《郁亮,我不希望你出事》中,我說,郁亮算得上這個蛇年春節最倒霉的房地產職業經理人。
那么,誰又會是這兩年最倒霉的那個房地產老板呢?
在我眼里,不是許家印,也不是其他那些個暴雷倒下的地產老板,而是今天我要說的主角王健林。
2025開年以來,王健林的厄運是一個接一個。
他一口氣賣掉了5個萬達廣場,撤出了7個萬達廣場的投資。他名下的股權還遭遇密集凍結,不僅7702萬的個人持股被凍結,還有19.5億元的個人存款,也被凍結。
2023年,他賣了8個萬達廣場,2024年賣了11個,這幾年下來,總共被賣掉的萬達廣場,已經超過30個。
而恐怖的是,連王健林自己都不確定,這樣的厄運要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因為萬達的窟窿究竟有多大,怕是沒人能搞清楚。
復盤了一下,我發現王健林今天的所有厄運,源于一件事:2016年對萬達商業的私有化退市。
今天很多人都知道,王健林在2021年跟以太盟為首的財團簽了一個380億的大賭局,賭萬達商管在2023年底之前在香港成功上市。如果賭輸了,王健林要給這給這幫財團回購這380億的投資,還要額外支付一筆年化8%的補償。
因為財團的錢是有成本的,不可能白白給你用。如果萬達在約定的時間內上市成功了,財團可以溢價賣股收回本金和盈利,如果上市沒成功,王健林就得連本帶利把這筆錢吐出來。
這就是資本市場的法則,大家愿賭服輸,無可厚非。
但輸掉這個賭局以后,王健林已經拿不出380億給財團回購股份了。怎么辦?只能接著賣股權。
他把本來評估值達1800億的珠海萬達商管的股權,以大概6折的打折價,作價1000億元,換來了以太盟為首的投資人600億的新注資。
賣完這筆股權后,王健林的萬達商業在珠海萬達商管中的股權,從78%降到了40%。雖然還是單一第一大股東,但絕對控股權沒了,還丟了800個小目標。
要知道,在賣掉酒店、文旅、影院這些資產后,萬達商管就成了王健林最后的體面了,是王健林最最核心的資產,也是他的命根子。
因為全國513個萬達廣場,絕大多數都打包裝進了珠海萬達商管,王健林本打算靠著這根壓箱底的獨苗,成為那個全國最大的收租翁,繼續他的首富夢。
2017年,王健林以大概6折的估值,分別向融創老板孫宏斌和富力老板李思廉賣掉了13坐文旅城和77家星級酒店;
2023年,王健林又賣掉萬達電影控股權,2024年又賣掉萬達商管控股權。從這以后,王健林再也不是之前那個王健林了。
以至于2024年3月在與太盟的簽約儀式上,王健林都沒有勇氣露面。他心中的傷痛,是一萬匹草泥馬都不可能撫平的。
10年前,王健林=292座萬達廣場+1300家影院+13家文旅城+80家五星級酒店+150億美元海外投資 = 2200億身家的胡潤百富榜首富。
但到2025年,網上公開信息說他的身價只剩290億。10年時間,縮水1910億。
如此慘狀,絲毫不亞于那些暴雷倒下的房地產老板。昔日那個走路帶風,雙目如炬的王健林,去年被人偶遇在云南大理金頂寺拜佛時,整個人消瘦的只剩一道閃電,讓人心疼。
接下來再回到上文,為什么我說王健林的厄運始于2016年的私有化退市呢?
因為早在2014年12月,王健林的萬達商業已經成功在港股上市,當時每股的發行價約為48港元,成功發行了6億多股,募集的資金大概300億港元。
2015年6月的時候,萬達商業在港股猛漲,股價最高到了76港元,但好景不長,在此后的持續下跌中股價一路跌破發行價,跌到了30港元附近。
港股的低估讓王健林內心非常失衡,他鐵了心要私有化,回A股上市,以享受更高的溢價。
于是在2016年9月,當時荷包里富得流油,一口一個小目標的王健林大筆一揮,以每股52.8港元的高溢價,回購了萬達商業所有H股股票。
這相當于以每股48港元賣給投資人,王健林又以每股52.8港元買回來,已經倒貼了。
王健林當時的心態,已經飄了。
那時候,內地房地產市場正是一片火熱,證監會一直也沒有放開房地產企業在A股資本市場搞上市融資。對當時風頭無兩的王健林,一樣沒有網開一面,破例放行。
2017年,王健林迎來了當頭一棒。
當時,他從國內銀行貸款,在國外大買游艇、酒店和俱樂部的行為引起了相關方面的警覺,金融機構被提示排查授信風險,王健林的資金鏈一下子開始緊張了。
緊接著,王健林以超強的執行力,開啟了一路賣賣賣。向孫宏斌和李思廉清空文旅城和星級酒店回籠資金,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之后,眼看著回歸大A上市無望,王健林又把目光投回了港股。
為確保重返港股上市成功,王健林狠心剝離了房地產開發等重資產業務,成立了以品牌、管理輸出和收租為主業的輕資產運營公司—— 萬達商管集團。
志在必得的他,在2021年,頂著疫情沖擊的陰影,不惜與以太盟為首的投資人簽訂了上文所說的那個對賭協議,把脖子伸進了自己親手結下的那個繩套里,從此不能自拔。
所以,通過復盤王健林今天的殘局,他最大的失誤就始于2016年港股的私有化退市。
如果沒有2016年萬達商業私有化退市這招臭棋,也就不會有王健林后來為重回港股上市的對賭,自然也就不會有再后來被迫出售萬達電影和商管控股權等系列慘劇了。
因為“萬達帝國”資產雖然龐大,但真正優質的資產也就只有萬達電影和商管這兩塊。
就算王健林被迫清空了海外全部資產和國內的文旅城和星級酒店,最多也只能算是“斷掉雙臂” ,只要核心優質資產—— 萬達電影和商管還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王健林就不至于“傷筋動骨”,更不會有今天的窘境。
截至2024年6月末,萬達商管有息負債還有近1376億,其中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大概303億,但其賬上的貨幣資金,大概只有116億。
王健林該如何上岸? 在已經失去核心資產的絕對控股權后,靠繼續賣股權變現顯然已經不現實了。
當然,接下來他還有兩條路可走:繼續變賣萬達廣場;或者抵押在萬達電影和萬達商管中的剩余股權,向銀行貸款。
但今天的王健林,在銀行眼里,早已不是10年那個“香餑餑”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2015年之前,銀行對王健林支持力度之大,是超乎想象的。
10多年前,萬達集團曾是經央行批準,僅有的兩家房地產金融改革試點企業之一,這相當于為萬達開了一條綠色通道,王健林可以和所有商業銀行實行總部對總行的合作。
但在這一輪王健林的危機中,銀行施救的影子卻不多見。
2024年,市場流傳一則消息稱,包括浦發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已承諾合計超過100億的人民幣貸款。據說當時萬達商管向商業銀行尋求一筆大約300億元的貸款,用于支付萬達商管一些IPO前的投資者。
后來這筆貸款下落如何,卻未見公開報道。
2023年5月,市場還有報道稱萬達集團曾與部分商業銀行尋求將于當年到期的貸款進行 “無還本續貸”的方案,但最終方案也未可知。
眼下,在萬達的現金短債比惡化,償債能力不足,資產被頻繁凍結以及消費復蘇緩慢,抵押物價值下降的大環境下,指望銀行像往日那樣慷概施出援手,已不太現實。
而且,據說這次申請法院凍結他名下數額7702萬個人股權的,正是建設銀行。
最后,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我倒是可以給王健林獻上一計,權當娛樂:
既然人家張蘭大姐能在俏江南對賭失敗后借著直播室流量大賣酸辣粉成功翻身,王健林為何不嘗試一下脫下長衫,拉著他自帶流量的寶貝兒子思聰,還有他那20個前女友一起,輪流直播給自家萬達商場帶貨帶流量呢?
若如此,何愁萬達商場流量不爆棚,估值不提升呢。。。
你對萬達和王健林未來怎么看?歡迎與優財一號交流互動。
免責申明:
本文數據及觀點均基于公開信息所作個人分析,均不構成對投資的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