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能源‘油電切換’加速的背景下,傳統加油站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數字化、品牌化、綜合能源化、多元化的發展迫在眉睫。而充電站、充電運營商也面臨著數字化連接和匹配效率低、有效供給不足、部分運營商普遍虧損、充電樁利用率低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在人工智能AI助力下,我們未來將提供能源物流網數字化轉型的‘源網荷儲回’的微網配置,為客戶提供更為實際的解決方案。”能鏈創始人、能鏈智電董事長戴震近日在采訪表示。
能源物聯網(EIOT),在傳統化石能源產業鏈里有生產、輸送、消費、倉儲和回收等環節,在新能源里有“源網荷儲回”環節,基于這些環節,能鏈智電把油槍、電槍、油站SaaS、煉油廠SaaS、油庫SaaS和運輸SaaS等連在一起,將整個能源“人貨場”用數字化連接起來。比如,智能化運維可以做到實時了解哪個充電場站的哪根充電樁是不是故障,以便第一時間響應及維修,能鏈智電可以理解為充電汽車電樁行業的“物業公司”。
戴震認為,人工智能發展到目前階段,特別是大模型技術應用,可以解決能源數字化轉型很多問題。未來能鏈智電或許更多扮演“能源管家”的角色。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完成車機及能源消費的數字化匹配和精準導流,實現能源在物理層和互聯網層的數據層有機結合,以及服務層的嵌入和應用,新能源的儲能數據解決方案,廢舊電池回收等。
未來從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轉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戴震表示,在這一趨勢下,能源零售終端必須向綜合能源服務轉型,不僅能提供加油、充電服務,還要提供加氫、加氣、車后、餐飲、便利店等綜合立體化服務。
公開資料顯示,能鏈是我國領先的交通能源數字化服務商,將交通能源供給側和需求側物聯網連接,并利用AI算法進行智能供需匹配。能鏈已連接超萬座加油站;已將加油充電服務預裝比亞迪、廣汽、一汽-大眾、蔚來、理想等國內80%的主機廠車機,服務京東、順豐、新希望、招商銀行等上萬家企業客戶。2023年,能鏈旗下能鏈智電中標浙江省安吉新能源項目 打造重卡“光儲充換”一體站樣板工程,同年9月,能鏈與安徽皖能合作推出了綜合能源港項目,成為安徽“油氣電氫服”一體化綜合能源港。
他表示,當前能源數字化轉型和改造非常有限,市場空間還非常大。特別是我國提倡惠民生促消費相關政策,交通能源領域消費數字化升級顯得尤其重要。能鏈智電價值不僅要做能源物聯網領域的“美團”,更要成為領先的交通能源數字化服務商,利用物聯網、AI算法等技術智能匹配供需,推動從原油、煉廠、油庫到加油站、終端用戶的全鏈條發展,提高能源空間周轉速度,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與降本增效。(趙清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