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信達生物宣布其PD-1/IL-2α-bias雙特異性抗體融合蛋白IBI363獲得美國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 FTD),擬定適應癥為抗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及含鉑化療治療后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IBI363是由信達生物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PD-1/IL-2雙特異性融合蛋白,同時具有阻斷PD-1/PD-L1通路和激活IL-2通路兩項功能。
IBI363的IL-2臂經過了設計改造,保留了其對IL-2 Rα的親和力,但削弱了對IL-2Rβ和IL-2Rγ的結合能力,以此降低毒性;而PD-1結合臂可以同時實現對PD-1的阻斷和IL-2的選擇性遞送。由于新激活的腫瘤特異性T細胞同時表達PD-1和IL-2α,這一差異性策略可以更精確和有效地實現對該T細胞亞群的靶向和激活。
IBI363不僅在多種荷瘤藥理學模型中展現出了良好抗腫瘤活性,在PD-1耐藥和轉移模型中也表現出了突出的抑瘤效力。從臨床迫切需求出發,信達生物正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開展臨床研究探索IBI363在針對各種晚期惡性腫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4年9月4日,IBI363獲得美國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擬定適應癥為既往接受過至少一線含PD-1/L1檢查點抑制劑系統性治療后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黑色素瘤(脈絡膜黑色素瘤除外)。
IBI363在多種晚期實體瘤中展現出了積極的療效和安全性信號,目前信達生物正在中國和美國等同時開展IBI363的1/2期臨床研究。
2024年9月的世界肺癌大會(WCLC)上,IBI363報道了在既往接受過免疫治療的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受試者中觀察到令人欣喜的療效信號:
- 在3mg/kg劑量組至少隨訪12周以上或已結束研究的患者中(n=18),ORR(客觀緩解率)為50.0%,DCR(疾病控制率)為88.9%。中位PFS(無進展生存期)未達到,仍在隨訪中。
- 而在1/1.5 mg/kg劑量組中,中位PFS達5.5個月 (95% CI: 1.5, 8.3),12個月PFS率為30.7%,顯示出免疫治療的長期獲益優勢;
- 在1/1.5/3 mg/kg劑量組中,PD-L1 TPS<1%(n=22)的受試者和TPS≥1% (n=22)的受試者ORR分別為36.4%和31.8%,提示IBI363在PD-L1低表達人群中的潛在優勢。
肺癌是全球及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已成為危害公共健康的重大問題。在所有肺癌病例中,超過80%為非小細胞肺;鱗狀細胞癌是非小細胞肺癌的兩大主要類型之一。近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改變了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格局,但對于免疫治療失敗且無驅動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仍存在巨大且迫切的未滿足的臨床需求。二線/三線標準治療多西他賽療效有限,中位PFS不到4個月。盡管ADC新藥帶來了新的希望,但兩項大型III期研究在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中均未獲得令人滿意的療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