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剛剛《哪吒2》的票房破百億,春節檔同臺競技的《封神2》卻遭遇了口碑滑鐵盧。兩部電影同為對封神世界的當代演繹,且第一部的亮相都可謂精彩,但同為續作卻出現了分化。那么,從對封神宇宙的呈現來看,兩部電影的成敗何在?未來還有哪些改善的空間?
毛尖指出,《封神演義》原著展現了對少年時代的想象,根本無所謂陣營,這樣才有人類初民氣息,才配得上神魔的少年屬性,也是在這樣的天真宇宙里,混世小魔王哪吒才能以他的戰力和速力蓋過他的渣性。這個宇宙的多元和混亂,支持《黑神話》走向世界,支持《哪吒2》一騎絕塵。
電影《封神》則成功呈現了人神共存的世界和世界觀,比例尺、度量衡和速度力度完全不同的仙神人妖,在同一個時空里交往又彼此不違和。費翔飾演的極具力量感的紂王之所以大熱,正是“直接站在了人神獸的三岔口”,直接通約神獸。作為美大王的紂王,既符合顏值史觀,也為妲己的紅顏禍水論做了辯護。在視覺效果、混音、服裝、化妝,以及培養新人演員展現戰士風貌等方面,電影《封神》對國產影視進入電影工業時代有提速效應。
但《封神2》中的愛情戲傷害了《封神》的總體硬度,尤其是姬發和鄧嬋玉的愛情線,拖累了整部電影的節奏和史詩感;《封神》原著有對“善”與“惡”分野的再思考,但《封神2》的陣營偏向太明確。當“仙神魔都被人道主義定了調,就是把今天最庸俗的緊箍咒套到了最奔肆的時代,就是用愛情去想象所有的情感,就是用男女去歸類青龍白虎,就是用靡靡之音去想象宇宙的深淵和無情”。換言之,姬發可以發情,但一定不是這樣發。鄧嬋玉看到這樣的姬發,一定殺了他。這是封神宇宙決定的。毛尖建議,在后續的創作中,能夠以特效的力量變革愛情戲和文戲,使影片更加符合封神宇宙的氣質和格調。
本文為毛尖老師B站視頻“姬發可以發情嗎?”的文字稿,轉自“保馬”,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讀者參考。
姬發可以發情嗎?
? 毛尖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
《封神三部曲》的發生,是最近兩年國產電影大事。其實我一直想等三部曲全部看完來做視頻,既然劇組有十年磨神的耐心,等兩年的耐心我也有,不過看完第二部得提前做了。物理可見部分,《封神》確實可以送去角逐最佳視覺、最佳混音,最佳服裝,最佳化妝,這些,對于國產影視劇真正進入電影工業時代,幾乎可以算提速。
劇組花大半年時間做《封神》訓練營,讓姬發、殷郊等人出場就有戰士感,多人并肩跳騎過關斬將,姬發在馬背上回身拉弓射殺鄧嬋玉,全部是新人演員實力完成,讓看慣了鮮肉們騎木馬吃糖葫蘆的觀眾,真心說謝謝。謝謝烏爾善,一次性為中國銀幕訓練出了一批真胸肌,偶像派吃糖糖躲貓貓的時代,質子們的上半身,匹配鹿臺、饕餮紋和各路大神。
《封神第一部》質子團 劇照
人神共存的世界和世界觀,比例尺、度量衡和速度力度完全不同的仙神人妖,在同一個時空里交往又彼此不違和,是以往《封神》影視劇不能達標的主要原因,想想那些或者煙熏妝或者煙熏肉一樣出場的紂王,人民群眾狂打一星真不是意氣用事,這也是中國觀眾艷羨《權力的游戲》的地方,為什么龍媽霸氣四射地騎龍噴火力挽狂瀾時刻,我們并不覺得龍媽是神仙,因為《權游》里的人,就是莎士比亞戲劇中的人,比我們大好幾個SIZE的人,他們也因此有和神怪共舞的能力。
《權力的游戲》龍媽 劇照
《封神》也在SIZE上做足文章。服化道功不可沒,演員的身量也重要,紂王雖然帶了英(殷)商口音,他說人的時候,總像說RUN,但他第一個亮相鏡頭就直接站在了人神獸的三岔口,他帶頭攻入冀州的時刻,直接通約神獸。如此,在人獸神可以同屏的三千年前,無論是殺人祭天還是自焚祭天,都不能用今天的人道主義來DISS紂王,聞太師能帶著魔家四獸出征,也因為商時人不覺得自己比神低,神道人道妖道在《封神》中混溶一爐很平常。所以在紂王的評價問題上,還是要多讀毛主席:紂王到底有多壞?后人說他暴君,可能有點冤。要一分為二地看紂王。畢竟,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將紂王描繪為暴君可能是周人的政治宣傳。紂王并非完全荒淫無道,而是掌握軍事和政治才能的統治者。
費翔所飾演的紂王
烏爾善請費翔扮演紂王,內置的態度是很明顯的,就像《史記·殷本紀》所描繪的,“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這也直接導致作為奇幻片的《封神》票房主力中,阿姨隊功不可沒,即便她們是為了重溫青春期的費翔體溫而來,她們坐在電影院里,也至少說明一件事:紂王首先是個美大王。所以,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看,《封神1》算是有顏值史觀的,這種史觀也直接辯護了妲己,脫鉤了紅顏禍水論,說到底,紂王和妲己,身體對身體,你美我帥,旗鼓相當。網絡呼聲中,想跟紂王的,比愿意跟武王的多得多。《封2》對紂王妲己的關系更進行了雙向奔赴的追鏡,但我個人覺得,此類愛情戲本身是很危險的,傷害了《封神》的總體硬度。尤其《封2》看到姬發和鄧嬋玉的愛情線,我要是元始天尊,肯定直接取消姬發《封3》資格。全城危在旦夕,他一個未來主人公卻發昏發癡,這是人神同堂的商朝啊。真有這男女意識,不如索性擁戴能力武力智力都更高的鄧嬋玉當天下共主呢。
紂王與妲己 劇照
真心煩這種人道主義式愛情橋段。不僅人道主義是晚近的發明,封神時代的神也好,人也好,動不動百人祭千人祭的干活,用的武器都是廣島核彈類型的,怎么能用今天庸俗的愛情視野去想象他們,再說了,愛情也早就不是銀幕硬通貨,尤其,把這種低幼落水濕身強塞給《封2》最硬核人物鄧嬋玉,實在是污蔑我們能生擒姬發的女將軍,一邊還要讓鄧嬋玉軍營洗澡被撞見,幸虧鄧嬋玉的四肢是女武神的線條。但天地良心,最后讓鄧嬋玉躺在姬發的懷里小曲訣別,真是希望聞太師的坐騎能一下踩踏未來周武王。可能,從2014年起步的《封神》確實是個太大的項目,電影內在的混雜無可避免。
那爾那茜所飾演的鄧嬋玉
插一句,倒也是在這個混亂的語境里,我認同《封神演義》是明代產物。關于《封神》的版本、作者和年代一直是學界難題,很多著名學者認為《封神》是清人假托明人而寫,但你看看封神原著的混亂宇宙,命運和天數,一定是明朝特產。
烏爾善試圖改良這個混亂宇宙。以往在討論《封神演義》是否具有史詩品格時,經常被拿出來掐七寸的有兩點,一是缺乏核心英雄人物,二是缺乏民族或國家主題。《封2》的西岐戰火顯然試圖拉滿這兩點,但發情款姬發成了發情姬,《封2》的史詩小英雄終究只是小石獅。
本來,《封神》用當代視角秉照千年史,摒棄妲己禍水論這些是好的,姬發也不是不能談情說愛,但這是封神啊,準備了十年的特效電影。昆侖山是一種特效,殷郊姬發也是一種特效,雖然他們的身體是自然身體,但這個身體是嵌合在整個特效文本中的同頻身體,就像讓阿姨們著迷的紂王胸大肌,如果出現在其他古裝劇中,就會暗示超能或色情,但在《封1》中,是恰當的比例,或者說,這是一種特效身體。那么,在這么強大的特效統籌中,姬發和鄧嬋玉的關系,就是一種失敗,尤其姬發的最后猶豫嚴重拖累整部戲,或者說,古偶愛情速率拖累了《封2》從身體到魂魄的飛馳。
強烈建議《封神》劇組,在創造新神電影的時候,能不能在《封3》,也以特效的力量,把類似鄧嬋玉和姬發的愛情戲作特效處理。《封2》只要把姬發和鄧嬋玉的戲進行無論是土遁還是水遁式提速,或者,把姬發的劍作出超克愛情的特效,有不允許他延宕的長度,拔出來直接送入聞太師的天眼,天神速度才對得齊饕餮紋的顆粒度。那這部電影就可以多半星,類似紂王的胸,很加分。
在這個界面上,特效電影才能以技術的力量變革愛情,變革文戲,變革電影,或者說,這才是DS攪動人心變革世界的力量。如此,姬發才能活下去,電影才能活下去。
《封神1》特效場面
另外,《封神》原著雖然混亂,但大小神妖,無論善惡,三百六十五個都得進榜的“天命”本身卻有對“善”與“惡”分野的再思考,以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為首的闡教和以通天教主為首的截教之間的爭斗,他們雙方多次搖人混戰,你出太乙我出星宿,你出昆侖十二金仙,我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就像打牌,大神小魔落玉盤就對了。也像我們的少年時代,根本無所謂陣營,這樣才有人類初民氣息,才配得上神魔的少年屬性,也是在這樣的天真宇宙里,混世小魔王哪吒才能以他的戰力和速力蓋過他的渣性。也是這個宇宙的多元和混亂,支持《黑神話:悟空》走向世界,支持《哪吒之魔童鬧海》在今年的賀歲檔里一騎絕塵。
《封2》的陣營偏向太明確,昆侖山白,申公豹黑,好壞一目了然,雖然《封2》的神魔特效接濟了申公豹這些壞人,申公豹的換頭術比較有喜感,但仙神魔都被人道主義定了調,就是把今天最庸俗的緊箍咒套到了最奔肆的時代,就是用愛情去想象所有的情感,就是用男女去歸類青龍白虎,就是用靡靡之音去想象宇宙的深淵和無情。
《封神2》海報中對立的兩方勢力
換句話說,姬發可以發情,但一定不是這樣發。鄧嬋玉看到這樣的姬發,一定殺了他。這是封神宇宙決定的。
本文為毛尖老師B站視頻“姬發可以發情嗎?”的文字稿,轉自“保馬”,歡迎個人分享,媒體轉載請聯系本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