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3天的慕尼黑會議結束了。這場有50個國家首腦、800多名各國和國際組織官員參加的安全會議上盡管立場各異、聲音嘈雜,并且沒有發布聯合聲明,但仍然取得了歷史性的成果。
首先,與會者一致認為,必須盡快結束這場80年來規模最大、傷亡最多、耗資最高的血腥戰爭,并且要防止幾年后再度爆發。因此,這不是簡單的停火,而是在烏克蘭得到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停戰談判。
美國和平特使凱洛格昨天公開宣布結束期限為180天,“并開始倒計時”。按照他的說法,戰爭最遲可以在今年8月15日結束。
川普團隊告訴歐洲官員,美國希望在復活節(4月20日)前實現停火。
其次,歐洲覺醒了,并將因此而產生“歐洲新力量”。包括萬斯、赫格塞斯和凱洛格在內的美國代表在發言講話中嚴厲批評歐洲,并拒絕后者參加和平談判,令歐洲感到憤怒、震驚,會議第一天因此完全處于混亂和動蕩之中。
但是,澤連斯基所率領的烏克蘭代表團憑借成熟的外交智慧力挽狂瀾,沒有讓混亂持續下去。尤其是澤連斯基的精彩演講,結束了本可能無止無休的爭吵,讓會議回歸到主題之上,將憤怒和震驚轉化為歐洲自己的行動。
如果沒有澤連斯基近3年來積淀的外交經驗,這一次的慕尼黑會議將演變成美國與歐洲的吵架會、辯論會,有關烏克蘭安全的話題反而會被邊緣化。
歐洲在之后的兩天內完成了“統一思想”的工作,下一步就是制定具體的計劃并予以落實。
慕尼黑會議結束后,歐盟各國外長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歐盟高級代表卡拉斯會后宣布“我們將繼續前進”,“歐洲將團結一致支持烏克蘭,以加強我們自身的防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提出新的舉措,以推動這一舉措的推進”。
英國首相斯塔默表示:愿意派遣英國軍隊參與烏克蘭維和行動。
法國總統馬克龍將于今天(當地時間)召集歐洲主要國家“特使”討論歐洲安全問題。
歐洲正在考慮任命一名俄烏戰爭和平特使,與美國和平特使凱洛格進行對等外交。
歐洲還在為烏克蘭準備新的大規模聯合軍事援助計劃,并可能于本月底公布。
需要強調的是,歐洲公開對美國說“不”,明確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不容談判”!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對歐洲沒有信心。為了說明無需擔心,我在此回顧二戰一個歷史片斷。
今天人們公認二戰爆發始于1939年納粹德國進攻波蘭,或者說其根源在于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但事實上早就有了戰爭必將爆發的苗頭。
1936年德軍占領萊茵非軍事區時,英法本應采取行動,但他們只是發出了空洞的警告。
而鼓勵德國采取行動的,則是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當時英法等國如果聯手采取行動,完全可以制止意大利。
但他們天天只是忙于開會辯論,聲音嘈雜且從未形成過統一的意見。一方認為,應該對意大利采取嚴厲行動,并讓德國從中認識到歐洲的力量和決心,進而防止歐洲爆發大戰;另一方認為,歐洲最大的威脅是德國,如果把力量用于意大利,就會無力應對德國。
雙方觀點都能做到邏輯自洽。結果折中執行,對意大利實施制裁。但這些制裁從未對意大利的戰爭能力產生過真正的影響。
歷史何其相似!
一盤散沙的歐洲直到德國入侵波蘭退無可退時才真正擰成一股強并采取行動。
我可以很負責地說,過去3年歐洲的局面要比1933年希特勒上臺到1938年《慕尼黑協定》期間的狀況好100倍。
當年希特勒、墨索里尼最終讓歐洲團結起來,今天則是“兩普”讓歐洲覺醒了。
再者,美國人已經口頭上對歐洲有所讓步。凱洛格稱,俄方也必須作出讓步!他說:“我認為,這還應包括領土讓步。而且不僅是領土,未來可能還會拒絕使用武裝部隊,并可能減少人員數量。”
澤連斯基稱至少應回到2022年戰爭爆發前的狀態。
這就是烏美雙方的共同點,但烏克蘭仍然需要外交努力,將本國的意愿變成美國的立場。
美國國務卿也在維護烏克蘭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G7聯合聲明上(被迫)簽了字。
雖然不排除這是美方的“語言包裝”,但至少可以讓美國人知道,他們沒有一言九鼎的權威。
今天,美國“菜鳥組合”談判代表團將赴沙特與俄國重量級“黃金組合”談判代表團進行會方。
當各位讀友讀到本文明,澤連斯基已經攜夫人抵達阿聯酋進行正式訪問,重點討論經濟伙伴關系和雙邊投資合作。
隨后他還會訪問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但他表示“沒有計劃在中東會見任何俄羅斯或美國代表團”。
澤連斯基強調,烏克蘭將自行決定誰將坐上談判桌!
阿聯酋、沙特和土耳其一直參與烏俄雙方的換俘談判,并成功幫助馬里烏波爾的烏克蘭戰士回國回家。
關于如何實現停戰的問題,芬蘭總統斯塔布提出了一個方案:分三個階段實現和平。
第一階段進行初步談判,國際社會(包括美國)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并加大對俄國的壓力,包括擴大制裁和資產凍結。
第二階段停火,但這只是一項臨時措施,并不標志著和平進程的開始。他建議停火應包括劃定邊界、國際監督以及人道主義協議,例如交換戰俘和歸還被綁架的烏克蘭兒童。此外,他還認為,如果俄國在停火期間再次發動襲擊,應立即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
最終完全承認烏克蘭是一個主權歐洲國家,并得到安全保障和北約一體化的支持。
斯塔布強調,芬蘭在歷史問題上的經驗教訓表明,任何決議都必須維護烏克蘭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斯塔布的提議是迄今為止第一個俄烏停戰并實現和平的操作性方案。其他各國雖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外交對話與實現和平的重要性,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提出具體的和平路徑。
這是一個創舉,歐洲可以在這個提議的基礎上形成詳細的和平計劃,并在此計劃的基礎上進行談判。
在慕尼黑會議期間,中國外長與巴西總統首席外交政策顧問就俄烏戰爭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聲明說:“中國和巴西全力支持和平之友小組工作,將繼續為推動‘烏克蘭危機’政治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
2024年9月的聯大期間,中、巴和其他一些南方國家共同創建了“和平之友”平臺,推動俄烏戰爭的和平解決。
2月15日,烏克蘭外長邀請中國外長訪問基輔并討論和平方案。
在此期間,俄國人在忙些什么呢?
烏克蘭總參謀部用數據表示,俄軍的進攻已經大幅衰弱——2014年11月,俄軍新占領700平方公里;2015年1月,新占領270平方公里;2月份前半個月,僅占領19.5平方公里。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俄國成立了一個新的秘密情報機構,其中包括參與過多起備受矚目的行動的經驗豐富的特工——如因參與2014年軍火爆炸事件而被捷克通緝的安德烈·阿維里亞諾維將軍——負責在歐洲及其他地區進行破壞活動。
這是因為熱戰不行了準備轉變為“冷戰”嗎?
雖然慕尼黑會議本身并沒有取得肉眼可見的直接成果,但是它為公正地結束戰爭并實現持久的和平奠定了基礎。其劃時代的意義在于,歐洲各國將會進行更多的磨合與合作,團結一致摧毀美國出賣烏克蘭的計劃。
如果說87年前的《慕尼黑協定》是歐洲歷史上最沉重的恥辱,那么今天的慕尼黑會議將有望開啟新的時代。
加油烏克蘭!
加油歐洲!
你們是21世紀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