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前的華夏大地,滿目瘡痍、內憂外患。沙俄和日本勢力先后侵入東北地區,民國政府接替了清朝的統治地位。
許多豪強趁機拉起一幫人馬,不斷壯大自己的勢力。張作霖在這些人中脫穎而出,其官職一路扶搖直上。
在亂世中爭權奪利,單打獨斗肯定是不行的。張作霖一生中有兩次八兄弟結拜,人們常說的主要是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這次。
這一年,張作霖升任奉天前路巡防營統領,與馬龍潭、吳俊升、馮德麟、湯玉麟、張景惠、孫烈臣、張作霖、張作相共八人,結為異姓兄弟。
老大馬龍潭
馬龍潭時年50歲,比張作霖年長18歲,時任奉天中路二營馬隊統帶。出生于直隸軍伍世家,這就跟其他泥腿子出身的兄弟不同。其人文武兼備、才華過人,長于騎術槍法,亦善詩文書法。
八國聯軍進北京時,馬龍潭疾呼:“大丈夫舍身報國,此其時也。”帶領數百人參加奉系部隊,后來升任遼陽總巡、通化總巡。張作霖掌握東北大權后,先后擔任東邊鎮守使、洮昌道尹。
張作霖在皇姑屯事件被炸身亡時,馬龍潭已年過七旬。“九一八”事變后居于四平,日本人請他擔任偽職,被其嚴詞拒絕。1940年馬龍潭去世,終年84歲。
老二吳俊升
吳俊升時年44歲,比張作霖年長12歲,時任奉天后路巡防營統領。出生于奉天昌圖,人送外號“吳大舌頭”。早年投奔清軍捕盜營,因熟悉馬性、作戰勇悍受到重用。
民國初年,日本和沙俄在東北活動猖獗,大肆勾結蒙古王公進行分裂活動,吳俊升多次率部予以擊潰。受張作霖命令出兵齊齊哈爾,掌控了黑龍江全省軍政事務。
郭松齡起兵反奉時,連克山海關、錦州、新民,奉天城內一片恐慌。吳俊升突襲郭軍后方糧草彈藥,促使事件徹底平息。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專列途經皇姑屯車站,遭日本關東軍爆炸襲擊,張作霖重傷而死。陪同乘車的吳俊升當場身亡,終年65歲。
老三馮德麟
馮德麟時年41歲,比張作霖年長9歲,時任奉天巡防營左路統領。出生于奉天海城,跟張作霖是同鄉。早年投身綠林,后來被清廷招撫。民國成立后,將張作霖為陸軍27師師長,馮德麟為28師師長。
兩人合謀趕走奉天督軍段芝貴后,張作霖接任了奉天督軍,馮德麟為軍務幫辦。曾經的小弟成了頂頭上司,馮德麟對此非常不滿,馮張二人公開對立。
馮德麟為另尋出路,參加張勛復辟活動失敗后入獄。張作霖不計前嫌使其獲釋,其后逐漸脫離軍界。馮德麟死的比張作霖早,1926年因心臟病發作,在遼西北鎮去世,終年59歲。
老四湯玉麟
湯玉麟時年36歲,比張作霖年長3歲,時任奉天前路巡防營馬隊管帶。出生于奉天義縣,曾經在匪幫做二當家,人送外號“湯二虎”。民國成立后,湯玉麟自認為奉系元老,常有驕橫跋扈之舉,因矛盾爆發被張作霖免職。
曾與馮德麟一起參與復辟運動,經人斡旋返回奉天。郭松齡起兵反奉時,諸將紛紛膽怯潰退。形勢危急時刻,湯玉麟率部激戰打敗叛軍。張作霖十分感激,二人終于冰釋前嫌。
與晉軍激戰六天六夜,最終敵軍敗退,閻錫山被迫下野。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后,湯玉麟執掌了熱河省軍政大權,拒絕日本人拉攏,“張雨亭是我拜把子弟兄,你們害死他,我沒有那么混蛋,去作你們的官!”
然而他大肆搜刮民財,種植鴉片牟利,盜掘遼代皇陵。終因部隊戰斗力渙散,無力抵抗日軍進攻,致使熱河省全境失守。卸任后在天津隱居,1949年病死,終年78歲。
老五張景惠
張景惠時年36歲,與老四湯玉麟同齡,比張作霖年長3歲,時任奉天后路巡防營所部管帶。出生于奉天府八角臺農家,追隨張作霖一路水漲船高。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擔任奉軍西路總司令,由于指揮失當,致使奉軍此戰全線失敗。
遂轉投直系軍閥曹錕手下,因其母病故向張作霖謝罪歸鄉。在皇姑屯事件中,與張作霖同車返奉。但比張作霖、吳俊升幸運,爆炸后身受重傷,總算揀回了一條命。
“九一八”事變后主動投靠日本人,擔任偽滿洲國國務總理。曾與汪精衛,以及泰國、菲律賓、緬甸、新加坡等日本占領區的傀儡組織首領,一同赴東京參加所謂”大東亞會議“。
日本戰敗被蘇聯紅軍俘獲,送到西伯利亞關押。后來移交給新中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年,張景惠病死,終年88歲。這是八個人中唯一當了漢奸,也是唯一活到建國后的。
老六孫烈臣
孫烈臣時年35歲,時任奉天前路巡防營步隊管帶,后來成為張作霖麾下頭號大將。出生于奉天黑山,早年曾任盛京將軍增祺的侍從武官。民國成立后,張作霖所部改編為陸軍27師,孫烈臣任下轄54旅旅長。張作霖控制奉天、黑龍江兩省后,孫烈臣、吳俊升從南北兩路進逼吉林,進而控制東北全境。
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后,奉軍不敵退守山海關。孫烈臣于危急時刻臨陣督戰,擋住了直系軍隊的猛烈進攻。此戰孫烈臣功居首位,后出任東三省陸軍整理處統監,重組奉系所有軍隊。
奉系還購置大量武器裝備,設立軍官學校,組建空軍和海軍,準備再次出兵討伐直系。然而數十年的戎馬生涯,使孫烈臣漸感身體不支。1924年春,孫烈臣因胃病發作在奉天去世,終年52歲。這是八個人里去世最早的。
老七張作霖
張作霖時年32歲,盡管歲數不大,卻是這其中的核心人物。
老八張作相
張作相時年26歲,比張作霖小6歲,時任奉天前路巡防營騎兵一營管帶。出生于奉天義縣,與張作霖名字僅差一字,但并非本家兄弟。畢業于東北陸軍講武堂,官至東北陸軍總參謀長。被委任為東三省巡閱副使,因不愿過于招搖,堅辭不受。
擔任吉林督軍兼省長期間,主張“固守關外,將養生息,訓練士兵,擴充實力”。嚴禁種植鴉片和吸毒販毒;為抵制日本人控制的南滿鐵路,主持修建了吉海鐵路;創辦了吉林省立大學。
皇姑屯事件后,曾被推舉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張作相退回公推書和印信,力薦張學良接手東北軍政大權。熱河省被日軍占領后,心灰意冷的張作相辭去軍職,在天津隱居,期間多次拒絕日本人的高官厚祿。1949年初,張作相因病去世,終年68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