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成都28歲女子劉某婷,除夕夜離家出走。人不見了以后,家人、網友、警方、熱心市民,都在找她。
尋人啟事上,父母的一聲“豆豆,爸爸媽媽非常想你,希望你能早日和我們聯系”,讓人看了心痛。
每一次,碰到有人失蹤,我們總是心存僥幸,期盼能出現奇跡。可惜,每一次的祝福,都落空。
截止到2月15日,已經過去了19天。豆豆的遺體,還是在河里被發現了。
02
離家出走的那一晚,到底發生了什么?
除夕夜,本該是萬家燈火的團圓夜。豆豆選擇在這一天,離開了家,讓很多人疑惑不解。我在網上查了很多新聞資料,都沒找到具體原因。
其父母只是說:孩子患有輕度抑郁、中度焦慮等心理障礙,但沒有規律服藥。出走前,她曾和父親視頻通話,并表達了“家人不關心她”的委屈。
當時,家人以為她只是發病了,心里慪氣,出去走走,一會兒就回來了。找人的過程中,他們在河邊發現了豆豆的鞋子、外套。
雖然心里有不祥的預感,但從沒想過,孩子會做傻事。那個時候,父親還心存幻想:豆豆就是找了個沒有監控的地方,躲了起來,等氣消了,就會回家。
沒想到,離家后的豆豆,會選擇用這種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是因為病痛折磨,扛不下去了?還是因為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絕情地走了?又或者是被其他事情壓垮,選擇了這條絕路?
其中的緣由,都被她帶到了另一個世界,再也沒人知曉。
03
豆豆的遺體被找到后,其父親接受采訪時,說過一句話:我為什么沒有多關心她?
白發人送黑發人,這種滋味絕對不好受。如果時光可以倒退,在聽到女兒最后的抱怨時,我想豆豆的父母,一定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也許,一個鼓勵,一句關心,就能挽回一條年輕的生命。
可惜,很多道理,我們都是經歷悲劇后才逐漸明白。
豆豆本身有抑郁癥,相對于其他普通人,她的內心更敏感脆弱,還會胡思亂想。而且,得了這種病的人,真的有無時無刻想自殺的沖動。
所以,豆豆的離開,可能不全是父母的失責。病痛的折磨,也是壓垮她的一個主要原因。
在他人的故事中探究人生,讓自己活得更通透、更睿智,也是我們追逐熱點的一個主要原因。
聽完這個悲傷的故事,我覺得:豆豆父親的自責,也是很多父母的遺憾。
04
隔三岔五,媒體上總能爆出一些鬧劇。
比如,因為被打了一個耳光,男生從樓上跳下。
比如,因為和父母發生爭執,一個孩子打開車門,從高架上一躍而下。
比如,因為只考了95分被家人罵,孩子從高樓跳下。
我承認,這個時代下的孩子,用“自殺”報復父母,逃避社會的例子越來越多。
人來這世上一趟,不容易。父母努力賜予你的生命,也很寶貴。用自殺來逃避現實的做法,我從來都不認可,也不提倡。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不管年齡多大,都能修繕內心,好好善待自己的生命。
但任何悲劇的形成,都不會憑空出現。
豆豆的遺體找到后,網上又出現了“嘲諷”的聲音。很多人覺得,現在的孩子心理素質太差了,一點小事,就尋死覓活。也有人覺得,所有的問題,挨一頓打,什么都解決了。
時代不同了,孩子們面對的世界也不一樣了,不要動不動就用“想當年”這一套,來說服他們了。
我一直堅信,世上的父母,大多是真心愛孩子。就像豆豆的父母,他們也愛。他們會讓女兒吃得飽穿得暖,也會在無數次女兒發病時,包容她的壞脾氣。
但這樣的愛,不一定合格,否則失去女兒后,豆豆父親也不會平白無故說出那句懺悔。
我們不否定父母的愛,但說句實話,很多父母終其一生,都沒學會如何真正愛孩子。
前段時間,我看過一篇文章《中國父母有什么特點》。
沒看之前,我以為里面大多數都是對父母的贊美。看了以后,里面很多孩子的留言,讓我陷入了沉思。
我摘選了幾條有代表性的內容,分享出來,大家可以對號入座,看看有沒有自己的影子。
第一種父母:假裝詢問孩子的意見,然后又想辦法否定他們的意見,時間久了,孩子也懶得說了,就隨便。
第二種父母:讓子女有負罪感,讓他們覺得就是因為孩子,父母一直在受苦受難,還要拉孩子一起下水。
第三種:唯學習論,認為學習好,什么都好,學習不好,這輩子就完了。
05
史學家易中天,曾經說過:“中國家庭最缺的不是愛,而是愛的表達。”深以為然!
我自己是子女,也是父母。如今,重新審視自己當孩子的時光,再對比自己當家長的歲月,感觸頗多。
我們小時候,那個年代的父母,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吃飽穿暖,能把孩子平安健康養大,就是他們最大的收獲。
到了我們當父母的年代,我們的孩子,吃穿用對他們來說,早已經不是難題。這個時代背景下的孩子,對物質的需求趨于平衡,對精神的渴望逐漸增加。
手機、電腦、網絡游戲的誘惑,校園霸凌、抑郁癥等心理問題的困擾,不同世界觀的沖擊,正在成為這一代孩子,需要面對的問題。
孩子面對的世界變了,可很多父母教育引導他們的方式,還停留在久遠的年代。
豆豆的悲劇,只是眾多孩子的一個縮影。這種血淋淋的教訓,帶給所有人兩個反思:
對孩子來說,千萬不要試圖用死亡,去解決問題。只要還活著,總能在漆黑的夜空,找到照亮自己的星星。
對父母來說,建議把對孩子的愛,拿出來深刻反思,不以權壓人,并愿意和孩子一起成長。
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