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備受矚目的首屆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在四川巴中恩陽正式舉行,國家級科普視聽創(chuàng)新應用產業(yè)基地——恩陽科普大視界也于同日正式啟用。這一科普盛事,為巴中的科技教育與文化旅游發(fā)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恩陽科普大視界園區(qū)構建了“1+10+1”的視聽矩陣建筑群落,集航空航天、文博科考、人工智能、虛擬現(xiàn)實、生物科技等熱門領域的最新成果展示于一體,通過沉浸式超高清、虛擬現(xiàn)實、人工智能等先進數(shù)字光影技術,讓觀眾得以感受嫦娥奔月、蛟龍下海、天宮一號等大國重器的震撼魅力。
園區(qū)內的超高清LED球幕飛翔影院尤為引人注目。其門頭設計靈感源自川東北傳統(tǒng)斗拱、挑枋出挑等建筑精髓,搭配鳳鳥紋、銅龍紋等獨具特色的紋飾紋樣,與小青瓦、穿斗式木結構的建筑風格相融合,盡顯巴山特色。影院屏幕面積近800平方米,配備232個動感座椅,運用七大超清視聽技術,結合7D特效,播放《飛越蜀道?千年米倉》等影片時,能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視聽盛宴。飛翔影院讓觀眾視野完全沉浸在畫面中,極大增強了視覺包裹感和沉浸感。
元宇宙光影聚落同樣亮點十足,包含8K全息幻影劇場、8K沉浸式軌道互動光影空間等多個沉浸式體驗場景。在8K全息幻影劇場內,嘉賓們通過《科幻奇妙夜》與北宋時期巴中籍著名天文學家張思訓開啟“穿越時空”之旅。短片制作精良,技術先進,與傳統(tǒng)文化結合得很好,這種體驗式教學極具教育意義。
大巴山影像記憶館則為游客開啟了一場觸動心靈的文化之旅。館內,氣勢恢宏的《蜀道.千年米倉圖》再現(xiàn)秦巴山脈雄偉,兩邊陳列的影像作品展示了大巴山多元文化的交融。游客漫步其中,在各種老物件及光影作品前,由衷嘆服這些細小物品所折射出來的文化內涵。竹椅、棕編、儺面具、葉雕等手工藝品,充分展示了巴山人精湛的手工技藝和豐富創(chuàng)造力。
此次恩陽科普大視界的啟用和首屆青少年科普視聽大會的舉辦,不僅為巴中青少年提供了接受前沿科學技術教育的機會,也吸引了全國科普愛好者、科普大V的關注。這必將促進巴中研學旅游的迅猛發(fā)展,帶動產業(yè)升級、催化科技創(chuàng)新、賦能營城聚人,提升巴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