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戰場上,烏克蘭打出一位名將德拉帕蒂,正指揮8個旅烏軍在紅軍城發動反攻,這是在為澤連斯基在談判桌上,爭取最大的籌碼。美國已經公開威脅俄羅斯,和談必須帶著誠意來,可沒想到的是,馬克龍卻求著特朗普,要求放過歐盟,這場俄烏戰爭,打的越來越有意思了。
紅軍城絕境反擊,30000烏軍拼死爭奪
德拉帕蒂是烏克蘭戰場上,活活打出來的年輕猛將,2024年5月,俄軍發動第二次大規模進攻,直逼哈爾科夫北部,烏軍防線快速崩潰,在危急萬分之時,烏軍方將德拉帕蒂換上來,立刻跟俄軍展開對攻戰,雙方在沃爾昌斯克這座小鎮,激戰整整九個月。
如今澤連斯基是真敢用人,直接將這位年輕的將領提拔為頓巴斯戰區司令,又開始在紅軍城發起大反攻,俄軍計劃采取鐵鉗進攻,從兩翼壓迫紅軍城,最終形成三面包圍之勢。但烏軍調動了8個旅組成反攻主力,將近30000人左右,讓機器人率先打沖鋒戰,從南部切斷了俄軍的一只鐵鉗,導致進攻陣線發生了錯位。
在西方軍事武裝下,烏軍充分利用光纖無人機的數量優勢,平均每五分鐘就有一次新的光纖無人機,對俄軍的目標展開攻擊,還有各類自殺性、反坦克地雷,甚至配備機槍和榴彈發射器的各種戰斗無人機,也大量投入戰場,烏軍的目的不止是奪取領土,最主要是拿下舍甫琴科村。
這里有豐富的鋰礦資源,在全球新能源和電動汽車市場快速崛起下,鋰礦成為了全球爭奪的焦點,這里的儲量達到1380萬噸,堪稱全歐洲最大的鋰礦資源,能滿足未來幾十年歐洲對鋰的需求,美國財政部長過幾天親赴基輔,就是商討資源合作開發的問題。
美國公開威脅普京,談判需拿出誠意來
現在俄羅斯方面的要求根本無法讓西方國家和烏克蘭接受,放棄加入北約,這是大家達成的共識,美國也承認加入的概率極低,可問題是讓烏克蘭撤退烏東四州和去軍事化,這是西方國家和澤連斯基不可能答應的,仗還沒打完,憑什么就放棄,而且去軍事化,過幾年俄羅斯絕對會再次開戰,還怎么抵抗?
還要求去納粹化和保持中立,烏克蘭國內民族情緒高漲,勢必要捍衛自己國家的主權,而且美西方投入這么多武器、資金,怎么可能保持中立呢?還要求解除經濟制裁,俄羅斯很明顯是不想停戰,因為一旦停戰就意味著烏克蘭會迎來美西方的武裝,十年后的烏軍比現在要強數十倍。
可俄羅斯的心思美國非常清楚,據報道,副總統萬斯明確表示,美國對烏克蘭派遣軍隊仍是可能的選項之一,如果俄羅斯不愿意真誠談判的話,這是要逼普京上談判桌了,三方分別在德國和沙特進行一系列談判,如果烏克蘭能就地實現和談,那俄烏這場戰爭烏克蘭就贏得了戰略緩沖的機會。
作為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烏克蘭能在頓巴斯戰場上抵抗俄軍這么久,已實屬不易,在過幾年或者十年后,烏軍在美西方的軍事武裝下,戰斗力將會得到大幅度提升,幾百架F16和幻影戰機到位,烏軍就可以跟俄軍爭奪制空權,步兵部隊也就不會再天天挨炸無法反擊了,這么看來,俄烏和談從某種程度上看,是烏克蘭階段性勝利,因為普京想要的根本沒有得到。
馬克龍喊話特朗普,要求放過歐盟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美國有線電視采訪中,直言不諱地回應特朗普,表示:“歐洲作為美國的盟友,如果希望歐洲繼續投資,就不能拿關稅威脅,傷害歐洲的經濟,這明顯是對美國霸權主義外交政策的不滿,現在美國最大的問題是國內,所以特朗普核心政策是“收縮”。
理由美國強大的威懾力,最大限度地從世界各國,特別是盟友身上“榨取”利益,強化美國的自身實力,所以才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關稅,迫使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甚至威脅要吞并丹麥的格陵蘭島,同時對歐盟發出關稅威脅。這些行為的背后,都是“美國優先”戰略的極端自我主義。
法國作為歐盟的核心國家之一,在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時,必須展現出強硬的立場,而非一味示弱,早在1999年,美國戰略大師凱南就有過一個非常經典的評價,他認為法國在文化自信和對外部世界的態度上,始終保持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不喜歡外來干預,非常排斥外部勢力的干涉,在處理外交事務時,都傾向于抱團自處,強調自主性和獨立性。
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都不懷好意地看待法國和歐盟,美國可能笑臉迎人,卻用關稅、制裁等手段進行打壓;俄羅斯采取更加激進的方式,直接威脅或挑戰歐洲的安全和經濟利益,可歐盟畢竟屬于北約,要想在全球格局的激烈變化中,立于不敗之地,只有硬剛美國,而不是求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