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勝訴了,但卻只得到一紙判決,并不能將權利真正變現,而“失信被執行人”往往以“名下無房無車,微信支付寶只剩3毛錢”等等為由拒絕執行生效判決。但真相卻是:他們一邊哭窮,一邊享受奢侈生活,利用各種手段逃避債務。北盈律所擁有深耕債務執行領域的專業團隊,熟知“失信被執行人”的經典套路。本文將從專業角度教大家拆解失信被執行人的七大經典套路,用法律與技術手段直擊其痛點,懲治失信被執行人最痛點,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最高法通報:20202024 年五年間,全國法院共審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 6200 余件、生效判決人數 6200 余人,但這與拒執罪判刑案件并非完全等同,只是相關聯的一類涉及拒不執行行為的刑事案件數據。
兩高發布案例:2025 年 1 月 20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 5 件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典型案例,進一步明確相關法律理解與適用,向社會傳達對于拒不執行判決、裁定行為零容忍的態度。
根據最高法的通報和兩高發布拒執案例可以看出國家打擊失信被執行人的決心,為我們拆解失信被執行人套路和懲治其痛點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失信被執行人通過把房產過戶給親戚、用他人銀行卡收錢、購買金條藏匿等等方式,制造“窮光蛋”假象。
1.全面查找財產線索:
法院可調取失信被執行人本人及親屬的銀行、微信、支付寶流水,若發現兒子賬戶突然存入50萬,直接認定為轉移財產(依據《刑法》第313條拒執罪)。(上海某失信被執行人將300萬轉到表弟賬戶,被法院以拒執罪判刑2年,錢全數追回。)
2.提起刑事自訴:
若執行法院不主動移送公安,債權人可自行委托律師提起刑事自訴(2023年江蘇某案通過此招7天追款180萬)。
部分失信被執行人以為自己懂法,于是濫用法律程序,提管轄權異議、執行異議,把3個月能解決的官司拖成3年。
1.巧用財產保全、預查封:
起訴時同步申請財產保全。向法院申請凍結對方的微信、支付寶、抖音錢包。
2.罰款+黑名單:
對惡意拖延者,法院可每日罰款1萬(《民訴法》第118條),并48小時內列入失信名單,禁止坐高鐵、住星級酒店。
用空殼公司簽合同,賠錢就說“公司破產”,自己卻在住別墅開豪車。
1.識破空殼公司:
若失信被執行人用公司賬戶給老婆買包、付房貸,法院可直接執行他的個人財產(《公司法》第20條“法人人格否認”)。
2.追加股東為被執行人:
公司注冊資金未實繳?掌握股東抽逃注冊資金、挪用資金,職務侵占行為證據,以刑事報案向其施壓,實現債權或報案解決。
有些失信被執行人會通過撕毀借條、清空聊天記錄等等方式不認賬,咬定自己“沒借過錢”來逃避債務。
1.保存電子證據:
借錢時用“公證云”“權利衛士”APP存證,刪了記錄也能恢復(杭州互聯網法院已支持區塊鏈證據)。
2.刑事追責:
故意銷毀證據可構成幫助毀滅證據罪(《刑法》第307條),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
北盈律所·執行攻略|如何懲治失信被執行人最痛點(下)
本文旨在法規之一般性分析研究或信息分享,不構成對具體法律的分析研究和判斷的任何成果,亦不作為對讀者提供的任何建議或提供建議的任何基礎。作者在此明確聲明不對任何依據本文采取的任何作為或不作為承擔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