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024年12月末,宇樹科技旗下的UnitreeB2-W機器狗的短視頻引發全球市場大討論。在視頻里,該機器狗可以進行絲滑的“霹靂舞”表演,又可以幾乎90°垂直的碎石坡滑下,沖入濕滑河流,并穩步前進……
緊接著,在2025年央視春晚《秧BOT》節目中,一大批穿著花棉襖的機器人在現場手持紅帕,扭起秧歌,動作精準流暢,步伐與鼓點契合,再度引發全民熱議。該機器人正是宇樹于2023年8月推出的Unitree H1。
就這本周末,宇樹科技官方又發布最新視頻,表示“算法升級,任意舞蹈任意學”。
那么,宇樹機器人究竟在全球機器人形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又孕育著怎樣的投資機會呢?
01
不是PPT公司
在《》一文中,我們曾提到一個觀點:在四大人形機器人廠商中,最有可能突圍的玩家為華為產業鏈、以及以宇樹為代表的人形機器人新勢力。
那么,宇樹機器人實力幾何?
宇樹由王興興于2016年創立,此前創始人在大疆工作。成立之初,員工僅4人,用時1年便研發了電機、電機驅動及主控、整機機械結構及全新重構的控制系統,且發布了全球消費級四足機器人Laikago(也被稱為機器狗),零售價為2萬元。
2019年,Laikago改進款AlienGo發布,為當時全球最大尺寸、總量,且能夠實現后空翻的機器人。此后幾年,UnitreeA1、UnitreeGo1、 B1、GO2、B2、B2-W等四足機器人相繼發布,面向的領域包括以安防巡檢、公共救援等為主要用途的工業機器人以及面向大眾的消費級機器人。
宇樹機器人各大產品,來源:機構
除四足機器人外,宇樹于2023年8月發布了人形H1,為國內第一臺能夠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
2024年5月,宇樹再度發布新品G1。它會做飯煎蛋,會徒手砸核桃,會一掌劈開瓶裝可樂瓶,且行走、跑步的步態上明顯升級,在大街、石塊地面上暢行無阻,在斜坡上還能保持平衡狀態下進行側跑,被網友稱為“地表最強機器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款人形機器人售價僅9.9萬元起,相較于其他人形機器人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價格(特斯拉擎天柱預估為2萬美元+),具有很高性價比。
基于技術突破以及產品性能等方面的優勢,宇樹在四足機器人領域占據全球絕對領導者地位。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數據顯示,宇樹科技在2023年全球四足機器人市場中的銷量份額為69.75%,市場規模份額為40.65%。因此,宇樹在四足機器人領域被稱為“地面大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成立于1992年的波士頓動力,從四足機器人Spot,到人形機器人Atlas,每一個展示視頻總能引發全球熱議,但商業化落地困難,頻頻賣身。其技術實力以及市場份額被宇樹遠遠甩在身后。
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宇樹2023年下半年便實現了小批量量產,現在是全球訂單最多的人形機器人公司(王興興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沒有第三方統計數據)。
宇樹產品性能也是全球第一梯隊。雖然宇樹介入人形機器人時間不算早(2023年),但從立項到H1上市,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因為人形機器人用了四足機器人的底層硬件和軟件技術。
因此可見,宇樹在四足、人形機器人領域陸續有量產產品出來,且進行了小批量商業化,在全球范圍來看屬于第一梯隊。加之技術實力很強,未來在人形機器人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的概率較高。
02
產業鏈圖譜
宇樹之所以能夠取得當前市場地位,與自身技術優勢密不可分,包括高扭矩密度電機技術(自研電機M系列,成本僅為進口電機的50%),動態運動控制算法、模塊化關節、輕量化及材料創新、感知與AI交互系統等等。
在硬件端,宇樹采用更低成本、輕量化技術路線,與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的技術路線有較大差異,導致生產成本與未來量產商業化能力不一樣。
在AI軟件端,目前海內外架構路線均不明晰。常見AI架構有兩種,一種是把大語言多模態模型直接給機器人用,然后再加一部分機器人底層的操作運動集等,讓大語言模型去調用一下,完成一些任務。另一種是人為采集大量的動作數據去訓練機器人。特斯拉擎天柱則采用的是后者。
王興興曾判斷,在2025年年底之前,通用機器人初代的AI模型,至少全球范圍內會有一個實驗室或公司能做出來,且認為在2026年推廣到工廠或服務業場景進行落地應用,是非常有可能的。
目前,宇樹也在做AI通用模型,但發力時間較晚,未來領先全球第一個做出AI模型的概率較小。而競爭對手,諸如華為、英偉達介入該領域,實力是更強一些的。
總體來看,宇樹在人形機器人硬件層面的技術處于行業領先水平,AI軟件不算強。
宇樹在硬件端除自研外,背后還有一批核供應商、持股方等合作伙伴。
在電機與驅動領域,主要供應商為綠的諧波、哈默納科(日本);在軸承/絲杠領域,主要供應商為長盛軸承、北特科技、貝斯特、雙林股份等;在減速器領域,主要供應商為中大力德、綠地諧波;在靈巧手領域,主要供應商為兆威機電、鳴志電器;在其他零部件領域,主要為金發科技、江蘇雷利、全志科技、東睦股份、奧比中光、禾賽科技等。
此外,宇樹科技背后第一大外部股東為美團。此外還主要包括景興紙業(1.8%)、吉華集團(0.022%)、金發科技(4.6%)、深信服(0.6279%)、實益達(0.011%),持股比例均很小。
宇樹已披露的業務合作方,主要還包括盛通股份、理工光科、漢威科技、科大訊飛等。
03
A股產業鏈
宇樹機器人背后供應商涉及將近20家A股上市企業,那么哪些企業更有發展潛力呢?
市場是一臺稱重機,過去幾個月將未來可能更為獲益的企業,用投票的方式(漲幅)選擇出來了,具備一定參考性。據Wind統計,去年9月24日至今年2月11日,漲幅前三的公司為長盛軸承、兆威機電、雙林股份。
圖:宇樹機器人產業鏈漲幅TOP15,來源:Wind)
長盛軸承在中國自潤軸承行業處于龍頭地位,產品定位中高端,旗下滾柱絲杠、滑動軸承產品供應給宇樹機器人。兆威機電主要為宇樹提供靈巧手產品。除宇樹外,兆威機電相關產品已切入華為產業鏈,未來還有望進入特斯拉Optimus、FigureAI等主機廠產業鏈。
雙林股份主營汽車零配件、塑料、五金件以及模具等。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為宇樹提供滾珠、絲杠產品和相關傳動部件,正處于客戶驗證階段。
從合作角度看,長盛軸承、兆威機電已經是宇樹確定的核心供應商,而雙林股份還面臨不確定性。
接下來,再對比一下三家企業的基本面情況。2019Q3-2024Q3,長盛軸承、兆威機電、雙林股份營收年復合增速為13.31%、-4.14%、0.37%,歸母凈利潤年復合增速為13.94%、-2.34%、92%(2019Q3基數極低)。
再看盈利能力。截止2024年前三季度末,三家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4.8%、31.55%、20.4%,銷售凈利率分別為20.8%、15%、11.33%。很顯然,長盛軸承、兆威機電毛利率要比雙林股份更高一些,經營競爭壁壘要高一些。
圖:三家核心供應商銷售凈利率走勢圖,來源:Wind)
此外,長盛軸承凈利率最高,保持在20%以上高水平,費用率控制良好(銷售費用率僅1.96%),保持多年下滑態勢。而兆威機電費用率則在最近5年保持震蕩上行趨勢,其中,研發費用率提升明顯。
綜上來看,三家被資本市場選擇出來的核心供應商,基本面最好的是長盛軸承。兆威機電和雙林股份過去5年基本面表現均較差,前者盈利能力會更強一些。
經過股價一輪大幅暴漲之后,三家最新PE為93倍、135倍、43倍,較去年9月24日之前均出現了翻數倍的飆升。當然,這里PE參考意義不大,因為市場交易的是人形機器人業務在未來能夠帶來豐厚回報,而目前均未產生或產生微乎其微的收入。
2025年被業內視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行業景氣度頗高,有望成為今年資本市場主線板塊之一。以上被市場選擇出來的潛力股則有一定可能性呈現“恒者恒強”之勢,當然也面臨極大的估值動蕩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