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量狂歡下的“苦情戲”:一場自導自演的碰瓷
2025年春節期間,某百萬粉絲網紅以一條“本命年紅內褲過敏”的哭訴視頻引爆輿論。
她聲淚俱下控訴胖東來產品“掉色致敏”,指責品牌“敷衍賠償500元”,甚至曬出洗出“血水”的鐵證。
一時間,網友群情激憤,將胖東來推上風口浪尖。
然而,這場看似“消費者維權”的悲情大戲,實則是精心設計的流量陷阱。
當胖東來甩出53頁調查報告,聯合三家權威機構證明內褲質量合格、掉色屬正常現象時,“內褲女”連夜刪視頻、關評論,徒留一地雞毛。
網友深扒發現,她不僅是“過敏專業戶”(過往287次維權263次成功),更被曝偷竊胖東來購物車,連“苦情證據”都疑似擺拍——所謂“三次清洗仍掉色”,實為無視洗滌說明的刻意操作。
二、胖東來“殺雞儆猴”:賠500元是態度,追100萬是原則
胖東來的反擊堪稱教科書級公關:先以500元“投訴獎”穩住輿論,再以53頁報告自證清白,最后祭出法律武器索賠百萬。
看似矛盾的操作,實則傳遞清晰信號——對顧客的尊重不容踐踏,但惡意詆毀必須付出代價。
更狠的是,胖東來連自家員工也“揮淚斬馬謖”:涉事實習班長、主管等多人因處理失當被免職。
企業用“刮骨療毒”的姿態告訴公眾:我們不容忍任何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但更不容忍利用善意牟取私利的惡意。
三、網紅經濟的“照妖鏡”:流量無底線,法律有紅線**
“內褲女”事件撕開了網紅經濟的畸形生態:為博眼球,捏造事實、煽動情緒已成“財富密碼”。
她深諳“弱者為王”的流量法則,卻低估了企業維權的決心與法律的剛性。
胖東來的百萬索賠,不僅是為挽回商譽,更是為行業立規——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維權不能淪為生意。
若放任“按鬧分配”,最終買單的將是所有誠信企業與消費者。
當“狼來了”成為流量密碼,誰還敢做“沉默的羔羊”?
“內褲女”的鬧劇,是網紅經濟失控的縮影,也是法治社會的一記警鐘。
胖東來的重拳出擊,不僅讓碰瓷者“賠掉底褲”,更讓所有人看到:在事實與法律面前,任何表演式維權終將反噬自身。
畢竟,互聯網有記憶,而正義從不缺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