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代詩人韓愈的這句詩,描繪了雨水節氣特有的朦朧春意。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標志著春天的正式到來。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雨水增多,萬物開始萌發,大自然的色彩也愈發豐富起來,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
雨水節氣,也是農事活動的重要時點。農民會開始播種一些耐寒的作物,而大地也在這一時期準備好迎接春耕。這個節氣,正是進入春耕的“黃金窗口期”。與此同時,春天的許多美味食材,也在這個時候悄然上市,它們不僅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古人“應季而食”智慧的體現。今天,我們就來細數雨水節氣的3種“黃金菜”,看看如何用舌尖感受春天的氣息。
一、小蔥
俗話說:“正月蔥,二月韭。” 雨水節氣前后,正是小蔥鮮嫩可口的時候,小蔥在古代被視為“百藥之長”,《禮記》中記載:“膾春用蔥”,說明古人早已認識到小蔥的調味和養生價值,此時的小蔥,不僅可以用來做輔料炒菜、做蔥花餅等等,還可以用于做蔥油面,味道十足,令人垂涎。
【蔥油拌面】
備料:面條或掛面、大蔥、小蔥、老抽、生抽、蠔油、白糖
1、大蔥取蔥白切片,小蔥切段和蔥花。
2、鍋中倒油,放入蔥白開小火炸香,蔥白變黃后夾出,倒入小蔥段炸至焦黃撈出
3、碗里倒入三勺生抽、兩勺老抽、一勺蠔油和一勺白糖攪勻。
4、料汁倒入鍋中和蔥油攪拌融合,小火煮至冒氣泡關火倒入碗里。
5、煮鍋接水燒開,下入面條煮熟,撈入碗中澆上蔥油料汁,放炸好的蔥段,撒上蔥花、芝麻,攪拌食用。
二、薺菜
提到早春的“黃金菜”,不能不提到薺菜。每年雨水時節,田野里到處可見薺菜的身影,它是春季最早上市的野菜之一。薺菜在古代被視為“野菜之王”,宋代詩人陸游在《食薺十韻》中寫道:“日日思歸飽蕨薇,春來薺美忽忘歸。”表達了對薺菜的喜愛之情,其味道清香獨特,口感鮮美,尤其適合做湯、做餡,或者與其他食材搭配烹飪。
薺菜蝦仁蒸雞蛋羹
食材:薺菜、雞蛋、鹽、生抽
1、鍋中燒水煮沸,加入適量油鹽,倒入洗凈的薺菜,焯燙至變色撈出,稍冷卻之后擠干水分,切成碎末。
2、打一個雞蛋在碗里,加適量鹽和少許料酒,加入1.5倍的溫水,溫水的溫度大概控制在30°左右。
3、將攪勻的雞蛋液倒入一大半在碗中,上面蓋上蓋子或者找個盤子蓋上,放冷水蒸至水沸騰后,改小火再蒸三分鐘。
4、定型后取出,將切碎的薺菜均勻鋪在上面,鋪好后倒入剩下蛋液,最后放蝦仁枸杞點綴。再放入蒸鍋蒸五分鐘,淋上生抽即可。
三、春筍
春筍是雨水節氣最具代表性的食材之一,被譽為“山珍第一鮮”。清代美食家袁枚更是將其列為“素食第一品”,從營養角度來看,春筍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堪稱春天饋贈給我們的珍寶。
泡椒春筍
食材:春筍、小米椒、蒜、蔥、醬
1、竹筍剝皮洗凈,切成長段,另切些小米椒圈、蒜片、姜片和蔥段備用。
2、煮鍋接水燒開,放一勺鹽,倒入筍段焯水煮五分鐘撈出,控干水分。
3、把筍段裝入無水無油的密封罐里,放入小米椒、姜蒜片、蔥段,再加一小把花椒。
4、加入泡椒水和泡椒適量,白酒1勺、白糖1勺、鹽適量、白醋2勺、涼開水適量。
5、蓋上蓋子搖晃,腌制24小時入味即可。
——老井說——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春天的氣息愈加濃郁,正是嘗鮮時節。春筍、薺菜、小蔥,這三種“黃金菜”不僅口感鮮美,還富含豐富的營養,是我們早春不可錯過的食材,飲食順應時節,為身體注入新的活力。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分享日常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