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后不“失聯”~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村里每個人都會說我是個傻子、是個廢物……”
但現在,24歲的拉克希塔不會再聽到這些話了,因為她已經成了印度最頂尖的殘疾運動員,她為自己的成功感到驕傲。
(拉克希塔)
拉克希塔出生于印度南部一個偏遠小村莊,她出生時就雙目失明,10歲時父母雙亡,由患有聽力和語言障礙的奶奶撫養長大。
拉克希塔的童年很不幸,但她卻并不自卑:“因為我倆(她和奶奶)都是殘疾人,所以我的奶奶理解我。”
13歲時,拉克希塔被學校的體育老師看中了。他鄭重地告訴她,她有潛力成為一名偉大的運動員。
拉克希塔很高興,但她也很疑惑:“這怎么可能?我是個盲人,連跑道都看不清,還怎么跑步呢?”
老師解釋說,視力障礙的選手可以有一名向導(領跑員)陪跑。有一種短帶,兩端各有一個環,選手和向導可以一人握著一頭,由向導為選手領航。
(短帶和眼罩,因為選手間的視障程度不同,一些比賽會要求所有運動員戴上眼罩)
在體育老師的鼓勵下,拉克希塔開始訓練跑步。
一開始是由其他學生擔任拉克希塔的領跑員,但拉克希塔越跑越快,很快,學校的同學們開始跟不上她了。
2016年,15歲的拉克希塔參加了全國運動會,在那里,一個叫拉胡爾的男人看到了她的潛力。
拉胡爾曾是一名中長跑運動員,之前參加過一些比賽,后來受傷了。康復期間,在一名教練的介紹下,他開始接觸殘疾人田徑運動。
當時印度的殘疾人運動既缺教練,也缺向導,拉胡爾必須身兼兩職。雖然政府只承認教練的工作,不支付領跑員的薪水,但拉胡爾卻沒有絲毫怨言。
因為一名視障跑步運動員贏得國際比賽后,他們的向導也能獲得一枚獎牌。這是拉胡爾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從未獲得的榮譽。
他說:“我有機會能為自己和我的國家贏得一枚獎牌,這讓我非常自豪。”
(拉克希塔和拉胡爾正在跑步)
后來拉胡爾開始擔任拉克希塔的教練和向導,他甚至自己貼錢教導拉克希塔。2018年,他出錢幫拉克希塔搬到了班加羅爾,以便她能獲得更好的訓練設施。
在訓練中,兩個人也變得越來越熟悉了。
比賽規則規定,領跑者和運動員之間不能手拉手,只能靠那根短帶相連,而且領跑員不得推、拉或者以其他方式助力視障運動員。
(拉克希塔和拉胡爾正在跑步)
但這些都難不倒兩個人。
拉胡爾說,對于領跑者來說,跑步時的細節很重要。比如當他們靠近彎道時,他得出聲提醒。或者當對手超車時,他也得告訴拉克希塔,讓她再加把勁。
隨著時間推移,兩個人亦師亦友的情誼也越來越深厚。
拉克希塔說:“現在我信任他超過信任我自己……”
刻苦的訓練也讓兩個人獲得了回報。
在2018和2023年的殘疾人亞運會上,拉克希塔都獲得了金牌,拉胡爾也終于站上了夢寐以求的領獎臺。
(拉克希塔和拉胡爾獲得了獎牌)
后來拉克希塔衣錦還鄉,當她得知那些曾經嘲笑過她的人如今是如何為她組織游行、歡呼和揮舞旗幟時,她終于放下心結笑了出來。
(拉克希塔衣錦還鄉)
2024年,拉克希塔成為第一位獲得殘奧會1500米參賽資格的印度盲人女性,跟拉胡爾一起站上了巴黎殘奧會的賽場上。
可惜,在這次比賽中他們無緣獎牌。
不過另一位來自印度的視障短跑女運動員西姆蘭卻登上了領獎臺。
(最前面的是西姆蘭與她的領跑者)
西姆蘭的視力有問題,不過她之前一直都是不帶領跑員一個人跑的。
直到2021年,她參加東京殘奧會時偏離了跑道。她這才意識到,如果她想繼續跑下去,她就需要一名領跑員。
但尋找領跑員的過程哪有那么簡單?
西姆蘭說:“這不是隨便找個運動員就行的。你需要一個技術特點跟你一樣,跑得跟你一樣快的人。”
后來,西姆蘭認識了一個18歲的年輕運動員阿布海。
阿布海跟西姆蘭在同一個地方訓練,阿布海此時處于休息期,但他樂于為西姆蘭擔任領跑員,因為這也是他獲得國際賽事經驗的一個機會。
阿布海說,西姆蘭的團隊給他發了視頻,看完之后他覺得動作很簡單,他應該很快就上手了。
但當他第一次以領跑員的身份站上跑道之后才發現,這完全不是一回事。他必須每一個動作都跟西姆蘭保持同步,這可太難了。
(西姆蘭與阿布海正在練習同步起跑)
兩個人其實還沒有完全磨合好,但時間總是不等人的。
倆人才訓練幾個星期,就不得不參加他們的首場國際比賽——2024年日本世界殘疾人田徑錦標賽。
他們先出戰了100米短跑,然后以災難般的失敗告終。
西姆蘭說,當時他們倆都不太理解領跑員的規則。
阿布海以為他必須停在終點前,讓西姆蘭沖線,所以他就站住了。結果倆人被取消了資格,因為按照規定,阿布海需要繼續前進,然后跟在西姆蘭身后沖線才行。
幸好這次失敗幫倆人積累了經驗。
到了幾天后的200米比賽,他們終于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了,兩個人也成功拿到了一枚金牌。
(西姆蘭與阿布海)
兩個人決定乘勝追擊。
他們參加了巴黎殘奧會,最終在100米比賽中獲得第四名,在200米比賽中獲得了銅牌。
兩個人的合作非常愉快,但西姆蘭也一直隱隱擔心著,阿布海還能給她當多久的領跑員。
畢竟領跑員雖然能一起站上領獎臺,但他沒有工資,也沒什么晉升空間,他終歸還要為自己的人生考慮。
國家田徑隊的教練也說,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這些領跑員的短期需求,比如食物、住宿、交通和訓練設施,更多的他們也沒有辦法了。
不過好在如今西姆蘭和拉克希塔都足夠出色,她們獲得了贊助,可以幫他們支付領跑員的工資,還能給他們提供一部分獎金。
但大家更希望的,還是能從政府那得到更多的支持,希望這些領跑者能夠有一個更好的職業發展,就像這些運動員一樣。
(拉克希塔接受召見)
盡管大家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但西姆蘭和拉克希塔都沒有放棄。
西姆蘭說,她已經開始期待下一屆洛杉磯殘奧會了:“我不會休息,直到我把這枚獎牌變成金色。”
拉克希塔也希望在下次殘奧會上贏得獎牌,她幸運的一點是,拉胡爾會一直陪在她的身邊。
拉胡爾說:“她一定要贏得獎牌。村子里有很多像她一樣的人,他們不知道體育運動能改變人生的可能性,拉克希塔需要成為他們的榜樣。”
ref: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vgezm9per7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