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說,我的身體很健康。但是健康和不健康,真不是嘴上說說,舉個例子,不久前遇到這樣一名患者,平時身體一直很好,四十歲之前幾乎沒有得過什么大病,即便有個感冒,也是三四天就好了,只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四十歲生日剛過,這名患者就病倒了,去醫院檢查,很快被明確為胰腺癌,這是癌癥之王,確診的時候癌細胞已經發生了遠處轉移,像這種情況,醫生的生存期不會很高。
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健康不健康,不是依靠你個人感覺,而是有一些判斷的指標,中了6條以上,說明你的身體很健康。
第一,膳食均衡
很多人不知道膳食均衡是什么意思,所謂的膳食均衡是營養科學的一個重要長遠的目標。除了出生至六個月之內的嬰兒用母乳喂養可以獲取均衡的膳食以外,可以說沒有單一的食物能稱得上是人類的均衡膳食,只有相互搭配的多種食物才可以構成實際生活中的均衡的膳食。
通俗點來說,要想膳食均衡,一定要保持食物種類的豐富多樣,因為不同的食物提供的營養也不同,比如瘦肉提供的主要營養是優質蛋白質,而蔬菜提供的主要營養是膳食纖維。
絕對的肉食或絕對的素食對健康都是不利的,要想保證身體的健康,一定要做到營養的均衡。
第二,堅持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運動能夠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運動可以控制你的體重,運動可以增強骨骼的力量,運動可以讓你的心肺功能更好,運動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從而保護血管的健康,如果一個人不愛運動,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形色色的疾病就容易找上,這些疾病無疑會成為長壽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第三,良好的排便習慣
無論是大便還是小便,大家一定要牢記,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是至關重要的,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及時排出大小便,才更有利于身體的健康。
很多人問我,醫生,如何才能保證良好的排便習慣呢?
最重要的,大家一定不要憋大小便,很多人有憋的習慣,殊不知這樣做,很容易破壞排便的生物鐘。
第四,合適的睡眠
為什么我要說是合適的睡眠呢?
很多人每晚的睡眠時間特別少,連六個小時都沒有,睡眠不足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和內分泌的紊亂。
那么,反過來,睡眠時間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當然也不是,睡眠時間過多,同樣不利于健康,睡得過多的人,身體更易發福,而肥胖則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第五,標準的體重
一個人要想更健康,一定要把體重控制好,現在肥胖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了,可是很多人卻沒有意識到肥胖的危險。
肥胖會增加胰島素抵抗,時間長了,很容易誘發2型糖尿病,肥胖還會增加冠心病、腦卒中、癌癥、高血壓的發病風險。
當然,體重過輕也不是好事,體重過輕,很容易導致營養不良,時間長了,也容易誘發一系列疾病。
第六,樂觀開朗的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一定要牢記,千萬不要做情緒的奴隸,要變成情緒的主人。
如果你長期飽受各種負面情緒的困擾,時間長了,一系列疾病就很容易找上,所以,保持樂觀開朗的性格至關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