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星光大道》觀眾好感度降低,為啥主持人朱迅還能一直霸屏?
2025年,央視經典平民選秀節目《星光大道》進入第21個年頭,正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局面。隨著時間的推移,選秀節目遍地開花,以及選手水平的下降,《星光大道》早已風光不再。觀眾審美疲勞,好感度越來越低,主持人也換了一波又一波。從最初的老畢到朱軍到尼格買提朱迅,再到朱迅嚴尚嘉高浩森,再到高浩森范明,現在又是朱迅高浩森。
歷任主持人中,老畢和朱迅是主持時間最長的,老畢的功勞自不必多說,可很多網友很疑惑。老畢之后那么多主持人,為什么其他人都干不長,只有朱迅盡管52歲了還能堅持?其實,是有一定原因的,有央視文藝節目中心領導的賞識,更有朱迅自身的努力。在《星光大道》朱迅以其獨特的主持風格,將一檔普通的選秀節目升華為一場場藝術盛宴。
朱迅不是簡單的綜藝節目主持人,而是一位深諳人心的“心靈捕手”,用真誠與智慧編織著一個個平凡人的追夢故事。在這個舞臺上,朱迅展現了一位優秀主持人應有的專業素養與人文情懷,她的主持風格值得探討。
一、情感共鳴:搭建主持人與選手的心靈橋梁
在2018年的一期節目中,一位來自農村的選手因緊張而忘詞,場面一度尷尬。朱迅沒有選擇打斷或催促,而是輕聲細語地引導他回憶家鄉的風景,講述自己的故事。在她的引導下,選手逐漸放松,最終完成了一場動人的表演。這種對選手心理的精準把握,體現了朱迅深厚的主持功力。她總能敏銳捕捉選手的情緒變化,用恰當的方式化解緊張,讓選手展現出最真實的一面。這種能力源于她對人性深刻的洞察,也源于她真誠待人的態度。
二、文化積淀:提升節目內涵的深層力量
面對一位演唱京劇的選手,朱迅不僅準確點評了唱腔特點,還即興演唱了一段《梨花頌》,展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種專業素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練就的,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朱迅在主持中善于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相結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專業內容,讓觀眾在欣賞表演的同時獲得知識。這種文化積淀使她的主持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為節目增添了獨特的文化魅力。
三、人文關懷:溫暖人心的精神力量
在一期節目中,一位盲人選手的表演打動了所有觀眾。朱迅沒有刻意渲染悲情,而是以平等的態度與選手交流,稱贊他的音樂才華。節目結束后,她還主動聯系相關機構,為這位選手提供專業培訓機會。這種超越節目本身的人文關懷,體現了朱迅作為媒體人的社會責任感。她始終關注選手的成長與發展,用實際行動支持他們的夢想。這種關懷不是作秀,而是發自內心的善意,讓星光大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夢想舞臺”。
朱迅在《星光大道》上的主持技巧,值得年輕同行們學習和借鑒。她用真誠搭建起與選手、觀眾之間的情感橋梁,用文化積淀提升節目內涵,用人文關懷傳遞溫暖力量。不僅提升個人主持生涯的觀眾口碑,更為綜藝節目主持人樹立了標桿。在這個娛樂至上的時代,朱迅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有價值的主持人,甚至會推動本行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