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5年春節(jié)檔電影,
戰(zhàn)況異常慘烈。
投資10億的《蛟龍行動》票房墊底撤檔;
黑人版《美國隊長4》口碑票房雙翻車;
許多人認為他們只是生不逢時,
才被小哪吒打敗。
卻不知他們內(nèi)里早就有了致命的傷。
02
《蛟龍》撤檔,
表面看是票房慘敗,
實則是主旋律電影終結(jié)的一個縮影。
這部耗資10億的軍事大片,
企圖復(fù)刻《紅海行動》的輝煌,
影片中1:1核潛艇模型,
單兵飛行器,智能機器狗等武器裝備,
雖然堆砌出了硬核的工業(yè)美學(xué),
卻只拿下了3.79億票房。
內(nèi)容上“劇情稀爛、強行煽情”,
更是被觀眾集體吐槽:
“特效滿分,故事零蛋”。
更要命的是,
愛國情懷電影的票房紅利,
早已被《長津湖》和《戰(zhàn)狼》透支,
它卻依然認為觀眾會為此買單。
導(dǎo)演們給的,未必是我們想要的。
電影還未上映時就放出:
“口碑沸騰,超越紅海”的宣傳海報,
這種迷之自信就是他們病入膏肓的縮影。
這有點像當年智能手機的“折疊屏大戰(zhàn)”,
2019年當三星、華為相繼推出折疊屏手機時,
行業(yè)一片驚呼,市場一片叫好;
而如今幾乎所有品牌都推出了折疊手機,
開始比拼屏幕彎折次數(shù)和鉸鏈工藝,
但許多消費者卻發(fā)出了反問:
“我們?yōu)槭裁匆I一部又厚又重的手機?”
當供給與需求背道而馳,
再完美的產(chǎn)品也只能淪為時代的棄子。
03
《美國隊長4》的翻車更諷刺。
作為漫威宇宙第五階段的“救市之作”,
它延續(xù)了特效轟炸與個人英雄主義的老套路,
卻只換來豆瓣5.8分的差評。
影片中“反派弱智、劇情守舊”,
甚至有人發(fā)出了調(diào)侃:
“美國隊長應(yīng)該改名叫‘美國政委’。”
漫威這種頹廢之勢并非偶然,
從《黑豹2》到《蟻人3》,
超英電影全球票房連續(xù)五年下滑。
觀眾早已厭倦了“打不完的外星軍團”,
和“說不完的救世宣言”。
二十年過去了,
漫威依舊在用古老的套路,
試圖讓新時代的觀眾趨附。
這與傳統(tǒng)燃油車的衰落如出一轍。
當特斯拉用智能化和電動化重新定義汽車時,
老牌車企仍在宣傳“發(fā)動機的轟鳴”,
和“油車的情懷”。
就像網(wǎng)友吐槽的:
漫威以為我們要的是更炫的激光眼,
其實我們要的只是更真實的代入感。
《蛟龍》若敢拍潛艇兵相親被吐槽:
‘兵哥哥都是直男’;
漫威若愿展現(xiàn)出黑人美國隊長,
還不上房貸的窘迫;
票房也不至于這么慘烈。
舊藥難醫(yī)新癥,
老方不治新潮。
04
反觀《哪吒2》,
這個誕生于2019年的IP,
在5年后創(chuàng)下了超百億的票房奇跡。
它的成功絕非依賴技術(shù)升級,
影片甚至沒有盲目追求3D視效,
而是用“哪吒重塑肉身”,
“敖丙對抗天命”的劇情,
精準戳中當代人的集體焦慮:
在躺平與內(nèi)卷之間,
如何找回自我存在的意義?
當哪吒怒吼“我命由我不由天”時,
打工人想到的是職場壓迫下的反抗,
小鎮(zhèn)做題家獲得了殺出重圍的力量,
就連中年人也能從中品出,
“人生下半場”要如何才能淋漓酣暢。
這種情緒共振如同董宇輝的崛起,
當其他直播間嘶吼著“9塊9包郵”時,
他卻用“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
把帶貨直播變成了對觀眾心靈的撫慰。
和哪吒一樣,
他們都是把產(chǎn)品變成了情緒的載體。
05
時代拋棄你時,
連招呼都不會打。
這三部電影的命運,
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生存法則:
“生不逢時”的本質(zhì),
是對時代需求的誤判。
漫威低估了這個時代的價值觀變遷的速度,
當“平權(quán)”“反戰(zhàn)”“和平”成為全球青年議題時,
美國隊長卻舉著振金盾牌高喊“自由萬歲”。
那一刻他口中的自由,
在觀眾眼中既蒼白也無力。
《蛟龍行動》的團隊或許至今都沒意識到,
觀眾對“大國重器”的崇拜,
已悄然轉(zhuǎn)變?yōu)閷Α皞€體命運”的關(guān)切。
2023年《流浪地球2》能用“50歲以上航天員出列”
的集體主義引爆淚點;
可2年后的觀眾更想看到的是:
《宇宙編輯部》里唐志軍式的偏執(zhí)狂,
或是《我不是藥神》中程勇式的草根。
你上一次為‘集體榮譽’熱血沸騰是什么時候?
是學(xué)校運動會喊班級口號,
還是公司領(lǐng)導(dǎo)慰問時被迫合唱《感恩的心》?
當你在深夜為《隱入塵煙》淚流滿面時,
是否突然明白:
為什么我們不再迷信宏大敘事,
卻愿為馬有鐵的一袋麥穗破防?"
就像小紅書博主,
用‘離職倒計時100天’收獲百萬粉絲;
B站Up主靠‘三戰(zhàn)考研日記’,
成為學(xué)習(xí)區(qū)頂流;
我們早已用行動表明:
民眾需要的不是超級英雄和大國重器,
而是普通人真實的情緒共鳴。
06
《哪吒2》像一面“情緒雷達”,
精準捕捉到了社會心理的暗流:
在經(jīng)濟放緩、就業(yè)壓力加劇的當下,
人們需要的不是虛幻愛國情懷和英雄主義,
而是對抗現(xiàn)實和反抗命運的勇氣。
《哪吒2》的票房密碼,
藏在每個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
加班時幻想‘火燒辦公室’的暴躁、
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時,
默念‘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倔強、
刷到‘00后整頓職場’時偷偷點下的贊。
當敖丙說‘龍族永不為奴’,
打工人聽到的是‘拒絕996福報’;
當哪吒吼出‘去他的天劫’,
社畜想到的是‘去他的業(yè)績考核’。
這才是我們愿意二刷三刷的真正理由。
歷史也總是有著驚人地相似,
2005年諾基亞的工程師看著第一代iPhone,
嘲笑地說“這手機不耐摔”;
2015年出租車公司普遍認為,
滴滴“燒錢補貼熬不過三個月”。
可如今,結(jié)果卻擺在了我們面前:
諾基亞手機成為古董,
出租車也用滴滴搶單。
這些案例告訴我們:
真正的困境不在于時代是否眷顧,
而在于你是否愿意打破慣性思維。
抱怨生不逢時,
不如擁抱改變。
07
沒有永遠的風(fēng)口,
只有永恒的進化。
當蛟龍的潛艇沉沒在票房深海,
當美國隊長的盾牌被差評擊穿,
我們或許不該嘲笑它們“過時”,
而該在鏡子中看見自己的倒影:
那些熬夜加班卻被AI取代的策劃案,
是否像極了《蛟龍》堆砌的宏大軍事特效;
那些沿用了十多年卻被年輕人否定的經(jīng)驗,
何嘗不是漫威固守超英套路被唾棄的翻版;
而《哪吒2》的逆天改命,
恰似你隔壁用短視頻副業(yè)開辟新賽道的同事。
一切都在不斷變化,
唯一不變的只有變化本身。
時代不會努力淘汰奔跑的人,
只淘汰停在原地抱怨的看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