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安全會議,成了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俄烏沖突、特朗普新政策、世界貿易等方面的轉折和挑戰,都將在這次會議上進行討論。
國內的網友對這次會議的關注度也在逐漸上升,主要是因為會議上出現了很多令人吃驚的變化。
會議期間,我外交部長王毅應邀同烏克蘭外長瑟比加,舉行了見面會。雙方還表示希望保持溝通,為促進烏克蘭危機的和平解決共同努力。
在記者招待會上,王毅外長還說出了一個14年前的協議,那就是中烏2011年簽署的《發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聯合聲明》。
王毅外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打趣地說道:
“可能有些國家不知道,我今天就再一次披露這個事實!”
說實話不僅僅是“有些國家”,估計這么多年來一直關注俄烏沖突的、很多國內的網友,也都不知道我們居然還與烏克蘭有這么一層關系。
還有一件讓人想不到的事情,一向對美國“唯命是從”的澤連斯基,居然對特朗普說了“不”。
特朗普上任之后,最想要的東西之一就是烏克蘭的礦產資源,他甚至還暗示過:
只要澤連斯基同意簽署協議,俄烏沖突結束后,美國可以保證其安全。
都以為,澤連斯基最后肯定會為了不成為美俄談判桌上的“魚肉”,然后簽署協議的時候,他居然在此次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我沒有允許簽署該協議”。
澤連斯基給出的理由是,協議內容并沒有保證烏克蘭的安全,同時他還暗示美國可能要從俄烏沖突中撤出,希望歐洲能接手。
一場會議將國與國之間的利益交換,演繹得淋漓盡致,朋友與敵人的身份也成了可以隨時變化的標簽!
(如果喜歡,請您點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