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這兩天呢,胖胖大概掃視了一下最近新聞,發現現在的新聞都大差不差,基本上就是那些寫過內容。
然后胖胖就想著換點話題扯一扯。
不知道有沒有發現啊,尤其是在年后,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話:“明年我要混出個人樣!”。
其實,這類話從哪個角落,好像都能聽到。
像是一個自我激勵的口號,很多人都把“混出個人樣”當做自己奮斗的目標。
胖胖身邊也有些人經常跟我說同類型的話,我當時心里就想,混出個啥人樣啊?
我本來就是人,干嘛要混出人樣?
難道我不就是個人樣?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把“混出個人樣”作為他們的終極目標?難道“人樣”真的那么稀缺嗎?
這個詞語呢,在胖胖看來本身就透露出一種巨大的社會焦慮,反映了人們對自身生存環境的無奈與對未來的焦慮。
大家可能都覺得如果沒有富貴的加持,就沒資格做人,甚至連“人”字的資格都要混出來。
但是呢,這種觀點看似是個人的奮斗目標,實際上可能是對社會結構的問題的一種妥協,是對不平等結構的一種默認。
畢竟,人是被社會塑造的,而不是天生低人一等的。
你說,這個“人樣”到底是啥?
從字面上看,所謂“人樣”,就是符合社會標準、獲得社會認可,社會認同的樣子。
可是,如果我們追溯下去,會發現這種“人樣”并不是一個自然的概念,而是社會賦予的一種標簽。
為什么是“混出個人樣”?而不是“活得像個自己”?
所以呢,“混出個人樣”這句話本身透露的就是是一種深深的階層壓迫感。
很多人說“混出個人樣”,背后潛臺詞其實就是在說:
我需要成為一個社會公認的“人上人”,否則我就不配過正常人的生活。
你看看這話背后的潛臺詞:
我不混,我就不配;我不拼,我就低人一等;
我不依靠裙帶關系,不靠獻媚,不靠溜須拍馬我就活得像個下等人。
所以,這種“混出個人樣”的心態,其實就是因為大家深知,社會分層極為明顯。
很多時候,我們每個人都被迫進入了一個“階梯”,如果沒有辦法爬上去,那就只能低頭,安慰自己,“至少我還活著,明天還要繼續混出個人樣。”
這種生存壓力,迫使我們去拼命爭奪有限的資源,甚至放棄自我,只為了追求那個別人定義的“人樣”。
那在胖胖身邊呢,不乏有人就會這么認為:
只要我能進入所謂的“上流社會”,我就變得有價值。
我需要穿著名牌、吃好的、住豪宅、開名車,甚至要做出一副儼然“人上人”的樣子,才能被社會認可。
這種“人樣”背后,其實是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的產物,追求外在的成功和“成功的標志”,卻忽視了內在的自我實現。
那為什么要追求這些外在的標準?對吧?
我們每個人的自我價值難道不是應該根據我們內心的真實體驗和個人成長來定義的嗎?
而不是依靠外部的標準來衡量我們的“人樣”。
而在當下社會,很多人被迫接受了這種不平等的規則——沒有富貴的加持,沒有資源的支持,根本就沒有資格活得像個“人”。
這就是為什么“混出個人樣”成了很多人的目標,因為他們認為,只有擁有了社會認可的外在標志,他們才算“人”。
所以呢,背后并不僅僅是個人奮斗的簡單呼喊,它代表著社會階層的割裂和對“階下人”的邊緣化。
想想看,現實生活中,所謂的“人樣”往往都是富貴、地位等等的代名詞。
而對于那些生在貧困家庭,或者處于底層社會的人來說,“混出個人樣”的最大愿望,就是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成為“上層社會”的一部分。
可是,事實是,階層并不是說輕易就能打破的。
無論你如何努力,在社會的資源分配面前,你的努力往往會受到限制。
你可能會發現,努力拼搏的同時,你依然會被困在原本的階層中。
這個現象不單純是個人能力的問題,而是社會結構的問題。
社會資源的不均勻分配、階級固化的現象,使得很多人即便努力一輩子,也未必能真正跨越階層。
所以呢,胖胖就會覺得,“人樣”并不應該是我們在社會中攀登某個階層后得到的虛假標志。
“人樣”前提呢,應該是建立在尊嚴和平等之上的。
當我們真正把自己當人,把別人當人。
不需要為了迎合社會的標準而迷失自己,認同每個人的獨特性與尊嚴,而不是說通過不擇手段的手段去追逐一個虛假的社會標準,就可能會倒逼社會結構改變這種文化觀念,讓每個人都能擁有平等的尊嚴和機會。
所以呢,這個“人樣”只是某些人眼里的“人上人”標準,就根本沒有什么普適性。
其實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已經是“人樣”,但社會給我們貼的那些標簽,把我們逼得像是在追一個永遠也追不到的影子。
你說是不是?
你拼命地“混”,搞得好像自己比別人更“人樣”,最后累得像條狗。
倒不如說,先把自己當人,把別人當人。
那個時候,社會的“人樣”標準才會變得更加有意義,而不是把人異化成了工具。
混不混,能不能混出個“人樣”,其實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是不是一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