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抑郁癥屬中醫學 “郁病”范疇。袁今奇提出辨體質,論病機; 抓主癥,權化瘀,兼辨氣、火、痰、虛,自擬當歸活血解郁湯、柴胡調氣解郁湯、梔子瀉火解郁湯及瓜蔞化痰解郁湯; 崇倡移精變氣法,重視色診、脈診及問診; 配用寧心安神、血肉有情之品、移情解郁及芳香安神四類藥物治療。
患者,女性,61 歲,2014 年 7 月 9 日初診。
主訴:精神抑郁、頭痛、失眠 2 年余,加重 6 個月。患者有抑郁癥家族史,平素性格內向,于 2012 年初開始出現抑郁、厭食、便溏、多汗、頭痛、失眠,偶見心煩躁怒。曾在多家醫院診治,經各項理化檢查均未發現明顯異常。后經某醫院心理科診為 “抑郁癥-中度焦慮發作”,先后服用黛力新、喜普妙、奧氮平片、阿普唑侖片等治療,病情時有緩解,但抑郁、焦慮、恐懼、汗出、便溏及頭痛、失眠未能控制,近改為每日早服鹽酸舍曲林片 2 片 ( 每片50 mg) 、晚服阿戈美拉汀片 1 片 ( 每片 25 mg) ,焦慮有所好轉,抑郁仍存,睡眠有改善,但晨起頭昏加重。
刻診:神志清楚,精神抑郁,善嘆息,疑慮多汗,形寒乏力,食少便溏,頭痛健忘,失眠多夢,常覺下肢疼痛,痛有定處; 舌質淡胖,邊有瘀斑,苔薄微膩,脈弦緊。西醫診斷: 抑郁癥; 中醫診斷:郁病 ( 氣郁血瘀,陽氣不振) ; 體質診斷: 氣郁質,瘀血質,陽虛質。
治宜化瘀解郁,兼以益氣溫陽;方用自擬當歸活血解郁湯化裁,處方:當歸 15 g,丹參 15 g,川 芎 12 g,紅 花 10 g,水 蛭 5 g,郁 金15 g,制香附 12 g,佛手 12 g,玫瑰花 10 g,生曬參15 g,補骨脂 12 g,鹿角片 15 g,淫羊藿 10 g,忘憂草 30 g,金戒子 1 枚 ( 包煎) ,琥珀末 6 g ( 沖服) 。14 劑,每日 1 劑,水煎分 3 次服。
2014 年 7 月 24 日二診:精神轉安,已無厭食,仍感頭痛。原服西藥不變,劑量同前。囑于前方增全蝎 5 g,連服 30 劑。
2014 年 8 月 23 日三診:氣色轉佳,未見嘆息,食欲漸增,汗出銳減,肢體轉溫,大便每日 2次,睡眠好轉,近半月來未見頭痛及下肢疼痛。諸癥顯有起色,考慮抗抑郁西藥有依賴性,患者已將其減半量服用。守初診方去川芎、香附,增鬼箭羽15 g、石菖蒲 10 g,余藥不變,繼服 30 劑。
2014 年 9 月 24 日四診:精神明顯好轉,可見笑容,已能正常料理家務,堅持上午參加集體活動,睡眠可達 6 h; 舌邊瘀斑轉淡,脈弦稍緊。囑以三診方生曬參減為 10 g,加靈芝 15 g,繼服 2 個月,其間如有變化可隨癥加減,并囑其家屬,注重情志疏導,鞏固療效。
2014 年 11 月 24 日五診:迭進化瘀解郁、益氣溫陽之品已 4 月余,患者精神較為振作,飲食及二便正常,睡眠安好,現已停服西藥 1 個月,未見不良反應。繼以四診方去金戒子,改為顆粒劑沖服,每日或隔日 1 劑,堅持常服,以善其后。2016 年歲末隨訪,病情穩定,未再復發。
按語
本例系年已花甲女性患者,有抑郁癥家族史,平素性格內向,退休后多因子女瑣事,常郁郁寡歡。三年前因精神抑郁、頭痛、失眠等逐漸加重,確診為 “抑郁-焦慮癥”,曾內服多種西藥,其效不盡人意。
袁今奇教授根據初為氣郁,遷延致瘀,病久必虛的證候演變規律,由四診所悉,患者辨為氣郁血瘀、陽氣不振。治以化瘀解郁,益氣溫陽,用當歸活血解郁湯化裁。方中當歸、丹參、川芎、紅花、水蛭養血活血,水蛭用于多種血瘀證,活血之力尤著且不傷正氣; 郁金、香附、佛手、玫瑰花理氣解郁,氣行則血行; 生曬參、補骨脂、淫羊藿、鹿角片補益心氣,溫陽而不燥; 忘憂草、金戒子、琥珀為靈異之品,排憂舒郁、化瘀安神。首診即以情志疏導,樹立信心。二診精神已現好轉,食欲略增,惟頭痛如故,于原方不變,增全蝎熄風散結,通絡止痛。并囑其子女多作喜悅告慰。三診患者氣色轉佳,肢體漸溫,頭痛若失,余癥均告向安,患者已將西藥減半量服用,治守初診方去川芎、香附,配鬼箭羽以強活血化瘀之能,增石菖蒲和中化濕并醒竅寧神。令其不斷釋放情志之郁,方可使藥餌盡功。四診患者精神振作,睡眠明顯好轉,能堅持鍛煉,舌質瘀斑轉淡,脈弦稍緊。治守三診方,生曬參減量,配靈芝,久服有益于抑郁解除。及至五診,患者已停服西藥 1 個月,病情穩定,遂以四診方去金戒子,余改為免煎顆粒劑沖服,堅持心身結合治療,以鞏固療效。隨訪多年,未再復發。
文源:本文摘自《中醫雜志》。作者/袁今奇。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版權聲明:文章源于網絡,我們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此文出于學習分享、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無商業用途。若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刪除
(哲醫論壇——讓門生受益,為患者解難!)
專家簡介:
于斌,醫師/藥師 雙職稱;三屆國醫大師/親傳弟子;嘉慶、道光兩代御醫/ 背景;哲醫八歸辨證法/創始人;國家中醫遠程網診技術/研發師;西藏崗堅藥師佛醫學/ 傳承人;臺灣徒手筋膜及針灸技術/培訓導師;中國醫學科學院遠程醫療分會/ 特邀專家
2003年跟隨國家首批國醫大師評選導師李俊德教授為師;
2007年拜師于上海同濟大學第一屆國家名老中醫顏德馨門下;
2009年至今先后修習藥師佛崗堅藏醫學,拜第三屆國醫大師王世民為師;
臨床經驗20年,首創“八歸辨證法”及哲醫網診技術。主攻糖尿病、癌癥、婦科、消化四大領域及各類疑難雜癥。
擅長范圍:
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
消化:便秘/腹瀉、胃腸頑疾、胰腺炎、乙肝、膽囊炎、肝硬化;
婦科:閉經/崩漏、更年期、流產產后病、多囊卵巢、卵巢早衰;
癌癥:宮頸癌、乳腺癌、肝癌、腸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胰腺癌、白血病等。
雜病:頑固咳喘、結節、頑固潰瘍、痤瘡、痔瘡、抑郁焦慮、不孕不育;
專家在線,權威方案;主攻十大疾病,短期見效:
癌癥、糖尿病、高血壓、失眠焦慮、痔瘡、痤瘡、多囊閉經、甲亢結節、胃腸炎、肝膽病;
往期經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