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第十八回寫到了賈元春歸省。賈府為了迎接元春省親,可是大興土木,大肆揮霍錢財,建造了一座繁華難以細表的大觀園。
當然大觀園這名是元春后來賜的,此前可是叫“天仙寶境”,元春一見,覺得奢華太過,忙命人換為“省親別墅”。
元春省親,明面上說是天恩浩蕩,皇上體念妃子相親親切,讓她們回家得以團聚,以享片刻天倫之樂。但實際上也不排除皇上借此打探各家的權勢虛實,了解后宮有無與前臣勾結。所以能夠歸省的妃子,其實都是小心謹慎,步步為營的。
但是賈府好像沒有意識到這個,他們極盡奢華,連元春看了“默默嘆息奢華過費”。這一場省親,正如秦可卿托夢時說的,猶如“烈火烹油,鮮花著錦”!這已經犯了皇家的大忌了。
01
元春入宮前,最疼愛寶玉,長姐如母。她聽說園中所有亭臺軒館的文字,皆為寶玉所題,又聞聽兩位表妹寶釵、黛玉文采極佳,元春也是愛才之人。機會難得,她吩咐寶玉、黛玉、寶釵和家中的姐妹們都來作幾首詩,一來試試他們的才情,二來有些好詞好句回宮后也好交差。
皇上真實的心思是什么甭管,但是歌功頌德的話肯定是人人都愛聽的,皇帝也不例外。
不一會,賈府三春的詩寫好了。她們都寫了什么呢,我們來看看:
迎春——《曠性怡情》
園成景備特精奇,奉命羞題額曠怡。誰信世間有此境,游來寧不暢神思?
探春——《萬象爭輝》
名園筑出勢巍巍,奉命何慚學淺微。精妙一時言不出,果然萬物生光輝。
惜春——《文章造化》
山水橫拖千里外,樓臺高起五云中。園修日月光輝里,景奪文章造化功。
這三春的詩都寫得中規中矩,說不上有什么問題,但也談不上有什么好,主要是她們三個的詩就真的是純屬寫詩,和本次的歸省扯不上一點關系。
元春讓她們寫詩,真的只是想看看這個嗎?別忘了,旁邊還站著很多宮女和太監呢。皇上這么開恩讓元春回娘家團聚,賈府的人不得好好歌頌一番?可惜三春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只是自顧自的抒發自己的心情了。
接著,李紈、寶釵、黛玉的詩也寫好了。
李紈——《文采風流》
秀水明山抱復回,風流文采勝蓬萊。綠裁歌扇迷芳草,紅襯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應傳盛世,神仙何幸下瑤臺。名園一自邀游賞,未許凡人到此來。
薛寶釵——《凝暉鐘瑞》
芳園筑向帝城西,華日祥云籠罩奇。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
文風已著宸游夕,孝化應隆歸省時。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
林黛玉——《世外仙源》
名園筑何處,仙境別紅塵。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李紈不愧是國子監祭酒的女兒,見識自是高一些。她心中領悟到了一點政治意味,便在詩中稍稍的贊美了一下元春,說她是神仙下瑤臺。但李紈過于含蓄,也不算真正贊頌了天恩。
寶釵來自商人之家,做人做事也是有一套的,她借助華麗的辭藻,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提了一下“修篁時待鳳來儀,孝化應隆歸省時”。但寶釵的意境還是不夠自然,更多的顯得造作,最后也不忘帶一把自己出來。
而黛玉的詩則清新多了,仿似信手拈來,一氣呵成,自然卻不失為稱頌的好詩。別看黛玉年齡不大,但她的啟蒙老師可是進士出身的賈雨村。
賈雨村縱然野心極大,利欲熏心,但他還是有幾分真才實學的。比起賈府三春,寶玉寶釵這些人,黛玉算是正式受過教育的。賈雨村的見識自然比賈代儒這樣的老頑固高出許多。
加上林家本身書香門第,林如海又是探花郎,黛玉的見識和才華毋庸置疑是拔尖的,所以她看懂了里面的門道。
黛玉原本是“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將眾人壓倒,不想賈妃只命一匾一詠,倒不好違諭多作,只胡亂作一首五言律應景。”
雖然是胡亂作的,但是既應景水平也不差。這樣的時刻,應景就是最好的了。元春要的也是這種效果。
果然賈妃看畢,稱賞一番,又笑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這不就說明了此處寫詩的目的嗎?
02
這時只剩寶玉尚未作完,只剛作了“瀟湘館”與“蘅蕪苑”二首,正作“怡紅院”一首,起草內有“綠玉春猶卷”一句。
寶釵眼尖瞥見,便趁機提醒寶玉,說元春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才改了“怡紅快綠”,便讓寶玉把“綠玉”的“玉”字改作“蠟”字。
寶玉卻不記得“綠蠟”的出處,寶釵又乘機賣弄了一把。喜得寶玉稱她為“一字師”,還說“從此后我只叫你師父,再不叫姐姐了。”
寶釵亦悄悄的笑道:“還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誰是你姐姐?那上頭穿黃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認我這姐姐來了。”
寶釵這一番動作,上頭的元春會不會看到,自然是看到的。寶釵也正是要借此顯擺她博學多才,還能為人師。
但元春喜歡寶釵這一做法嗎,不見得。打著為寶玉著想的目的,也不過是為了給自己博眼球而已。這樣的事,元春在宮中應該也沒少見。
再看此時的黛玉又是怎樣幫寶玉的呢?她見寶玉獨作四律,大費神思,便問他是否都有了,得知寶玉還少一首,她讓寶玉抄寫完的三首,剩下的那首自己替他作。
果然,黛玉的才情不是吹的,不過低頭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寫在紙條上,搓成個團子,擲在他跟前。
黛玉替寫的一首《杏簾在望》如下: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不得不說,黛玉這五言律詩是寫得真好,頗有王維的田園風格。
就連不懂詩的在下,讀來都覺得一股清新的自然風撲面而來,而后面的一句“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也是順其自然,完全不覺得突兀。
這頌圣的詩寫到這地步,已遠遠超越賈雨村當初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了。
賈妃看畢,喜之不盡,說:“果然進益了!”又指“杏簾“一首為前三首之冠,遂將“浣葛山莊“改為“稻香村”。又命探春另以彩箋謄錄出方才一共十數首詩,出令太監傳與外廂。
看到沒有?這些詩最后是要讓太監傳與外廂的,最終皇上也是會知曉的。以賈府三春和寶玉自己的那幾首,皇上知道了會高興嗎?
幸虧有黛玉的一首的《世外仙源》,以及她替筆的那首《杏簾在望》,不然元春回宮之后都無法交差。特別是她從一開始就哭到回去,如果沒有這幾首高歌頌德的詩打底,皇上會如何去猜想元春和賈府的態度?
03
黛玉雖然當面替寶玉作弊,但元春并不會因此而厭惡黛玉,反之只會更喜歡她。畢竟黛玉是在救急,那個時刻當然救場更重要,不然難道要像寶釵當眾教育寶玉嗎?
要為人師,要教他,什么時候教不得,非要當著元妃的面來教?啰啰嗦嗦的說了一大堆,都不知安的什么心!
其實要說為寶玉選擇妻子,不管于公于私,元春都應該會更偏向于黛玉。
為什么?因為黛玉的出身擺在那里了。
寶玉聰明,人物出色,是國公府最受寵的少爺,也極有可能是將來重振國公府的人。他這樣的身份,妻子當然應該是出身名門、知書達理的貴族女子。
而寶釵呢,商人之女,那時商處在階段排行的最末位。更甚者,寶釵的哥哥薛蟠還是個打死人的黑戶。元春傻了才會覺得寶釵適合!
別說國公府看不上寶釵,其他的侯爵、伯爵之家,也不會選擇寶釵。在那個年代,門當戶對很重要。如果國公府的少爺娶了商人之女為妻,估計以后出門都要被人嘲笑。
后面賈環、賈蘭娶妻,以及賈府以后的小姐要出嫁,可能都會受此影響。娶薛寶釵,那賈府這是在自降身份!按理,元春不至于這么傻。
至于后面的端午賜禮,被調包的可能性極大。那兩份一樣的禮包,要么是給寶玉黛玉的,要么是給寶釵黛玉的。
如果是給寶玉黛玉,就是向賈府暗示她的選擇。如果是給寶釵黛玉,則是考慮到她倆是表妹,是客人,所以給的禮物不同于自己姐妹兄弟。寶玉的禮物可以和三春的一樣,因為都是自家兄妹。
最后變成寶玉寶釵的禮物一樣,只能說不是元春的本意,是被人動了手腳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