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是容易懷舊的一代。原因很簡單:經歷了國內經濟高速發展的四十年,看著童年時期買不起的白月光接連消失,既是時光如流水的恍如昨日,又是莫欺少年窮的追悔莫及。童年報復性補償,就是這撥人心甘情愿被情懷反復收割的核心原因。
而這,亦是我在深入體驗HIFIMAN HE-R10平板版(以下簡稱R10P)一周后的真實感受。
在三十年前那個并不遙遠的“上古時代”,耳機品牌遠不如現在這般百花齊放,SONY這四個字母就是品質和標桿的代言詞。坦白說,我一直很不理解,為什么索尼曾經有那么多經典的頭戴式耳機,卻從未考慮到再產。你要說是因為生產線現在都沒了所以無法復刻,我是肯定不信的,我寧愿認為是從利益角度不具備實操的可能。如今,這個遺憾,得到了解決。
在HIFIMAN剛發布HE-10的時候,爭議是比較大的,無非是圍繞“抄襲還是致敬”這個話題展開。其實換個角度設想一下,如果你是個80后的耳機從業者,在不侵犯專利的前提下,有機會超越兒時的偶像,這樣的機會你是否會心動?
曾經32500元的R10P我愛搭不理,如今12999元的R10P我不用高攀也買得起。迎來價格跳水的R10P,音質和腦放是否也會隨之縮水,是我這篇文章主要想回答的問題。
OK,老規矩,先來簡單開個箱。
方正豪華的褐色皮質包裝箱,配合正面銀色的金屬拉絲面板,妥妥的奢侈品風格,提供了不怒自威的莊嚴儀式感;制作成精致畫冊的說明書我還是頭一次見,不愧是頂級產品才有的待遇;黑色絲綢面料包裹的耳機本體,將低調大氣演繹的淋漓盡致。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情緒價值直接拉滿。
做工方面,高精度CNC復合結構頭梁依舊是HIFIMAN的設計,木材和航空鋁CNC雕刻的耳殼則是精準還原了索尼R10的造型。不得不說,這個碩大飽滿且貼合手掌的曲線,抓起來還真的是莫名舒適(我沒有開車!)
標配附送了3.5mm單端、6.35mm單端和XLR平衡三條耳機線,插針是比較泛用的3.5mm接口,方便發燒友后續自行更換升級線。
聲音方面。大的框架上,R10P是一款主打溫暖柔和、寬松自然,偏含情脈脈、娓娓道來的聽感流耳機。第一感受,R10P的綜合素質相當出色,尤其是解析力,并不過度賣弄,亦非通過凌厲的線條和過度打薄的結像實現,而是用從容淡定的手法將細節一一交代清楚。侵略性較弱,真實不做作,是有著極高音樂素養和完成度的雅致聲音。
R10P打動我的地方,主要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是封閉式耳機里天花板級別的空間感。在我的印象里,HIFIMAN以開放式耳機見長,旗下的諸多平板耳機都是這類設計,包括縱觀整個行業,能賣到萬元級的封閉式耳機都是屈指可數的。從物理結構的角度來說,封閉式+動圈的組合,是很容易出現“悶糊”問題的,想要實現對多種曲風的駕馭就會很難,還不如技能點都加在流行音樂上,借力打力,以小聲場+包裹感取勝。所以在R10P用納米級厚度的隱形磁體平板單元的封閉式設計,做到了可以媲美開放式耳機的聲場規模時,我是相當震驚的。究其原因,平板單元本身中高頻的穿透力和細節感就很強應屬頭功,是動圈單元普遍不具備的優勢。
不過話說回來,R10P的“大”跟開放式的“大”,還是有區別的:開放式耳機強調的是四周不設墻的無盡自然發散,通過腦放聯想出遼闊無垠的廣袤空間;R10P走的是大道至簡的路數,就是實打實的給你置身在大劇院的沉浸感:你的確能感知到上下左右的極限在哪里,但是需用丈量的精準位置感,還是會不自覺產生寬敞明亮的愉悅感。
其二是模擬味十足的調音理念。初聽R10P,我會覺得聲音很有迷惑性,與我認知里的平板單元的發聲特點完全不同,只在沉穩理性的基調和真實還原的音色等細微之處方可感受平板的魅力。換言之,R10P似乎是取平板之長,模擬動圈單元風格的研發思路。
具體來說,三頻能量分布均衡,且對前端設備的冷暖傾向會有比較敏感的反饋。在搭配中性前端的時候,R10P的低頻量感適中,舒緩彌散,力道溫和,打擊面積合理,是強調蓬松厚實、有落地感,回彈帶有絲絲慵懶的暖聲低頻;中頻人聲距離和尺寸都比較適中,齒音幾不可聞,厚度略薄,輕微的甜美音染加持下,是相當細膩真摯,同時不乏立體感的真切人聲,對男聲和女聲都有很強的包容度;高頻的頻響覆蓋完整,樂器音色優雅準確,并不過度怒刷存在感,仿佛一位經過良好教育的大家閨秀般,舉手投足間即可起到撩人心魄的效果。不甚明顯的顆粒感則是讓我想起了靜電單元的味道,是既有不錯的鮮活毒性,又完全不會刺激惱人的冷靜調音。
所以,R10P是糊聲么?我不覺得。準確的說是在保證扎實凝聚的前提下,周圍有一圈若隱若現光暈的蕩漾感。談不上極致的透明或者純凈,但至少與我認知里涂抹成一片的“糊”是兩碼事,是能提供安撫作用,越聽越入迷,值得回味的韻味之聲。
另外,R10P出色的動態范圍和瞬態表現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別于某些動圈單元的拖沓粘滯,或者過于輕浮的犀利硬朗,R10P有如一個內功渾厚、厚積薄發的大師,每個beat發出都伴隨著明顯的起伏和結實的肌肉感,氣勢不算磅礴卻很充沛,速度不會發軸又有架勢,再配合這個溫馨的泛音和中正肅穆的聲底,大小編制的古典音樂那是再合適不過了,這點在封閉式耳機里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看了下R10P的數據,阻抗30Ω,靈敏度只有100dB/mW,作為頭戴式耳機,對驅動力的要求并不算高,實測大部分國磚播放器高增益平衡輸出都是可以一戰的,不過條件允許的話,我還是建議搭配臺式機設備(比如小夜曲等高登和HIFIMAN聯名的解碼耳放),以獲得更有針對性優化的音質。不管怎么說,作為一款頂級頭戴耳機,R10P整體上手的難度并不算高。
在我的界定里,降價后的R10P,是一款充分滿足了“情懷+性價比雙廚狂喜”需求的靠譜產品,無論是歌單很雜的年輕燒友,還是熱衷于港臺老歌的懷舊老燒,在R10P上都能找到你喜歡的元素,瞬間就能把你拉回到屬于索尼R10的那段光輝歲月。消費者唯一的顧慮可能在于:R10P是否會繼續跳水到萬元內?坦白說,即便有這個可能,我感覺也至少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等等黨雖然永遠不輸,但是也很難贏,千萬別等停產了也沒降價才抱頭痛哭。
一句話總結我對R10P的認可:賣3萬的時候確實有溢價,賣1萬3我不知道什么是溢價!
以上
By鐵西遲之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