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的一個平凡日子里,一位姑娘小景翻出了自己9歲時的存單,那一刻,她仿佛打開了時光的寶盒。
存單上赫然寫著:1000元,定期1年,利率2.25%。這張存單承載了小景童年的記憶,每一分錢都是當年過年時長輩們給她的壓歲錢。
24年前,1000元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對于一個小女孩來說,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財富。
小景的父母每年都帶她把這筆錢存入銀行,用這種方式教會她儲蓄的意義。雖然中途有部分存款因各種原因取出,但這一張存單被特意保留下來。
大學時期,小景曾想過取出這筆錢,卻被銀行柜員勸住,為了多半年的利息,她再次將存單保管起來。
直到最近,小景終于決定將這份特殊的“時光儲蓄”取出。經過24年的積累,連本帶利共計1674.2元。
當她從銀行取出這筆錢時,心中滿是感慨。雖然1600多元在今天看來并不是巨款,但它承載了太多的回憶與溫情。
小景決定將這些現金留在家里,作為一份珍貴的紀念,不再動用。“這是家人對我的愛,是我成長路上的一份見證。”她說。
此事引起熱議,有的網友說,想當年我 600 塊錢放農業銀行的卡里,把卡放一衣柜里放著,卡被放忘記了。8 年后重新翻出卡拿銀行一查里面一毛錢都沒了,卡里的錢都被扣完了,什么小額管理費,年費,短信費,實際上每個月一條信息都不見。
也有網友說,你是幸運的。我十七年前在建設銀行帳戶上有250多元一直沒動,直到今年二月去銀行準備取出,結果,打印顯示:24年7月余額760多元,同時,當天就直接減去所有的錢,余額顯示:零元。去咨詢工作人員說,扣年費扣完了。無語……
還有網友說,虧死了,24年前的1000元相當于現在的一萬元了!24年前我工資400多元,現在我工資6000多元,相差了十幾倍,利息只有600多,錢全被貶值掉了!
如果你現在每月存一千元進銀行,假設年利率是3%,自動本息續存,這樣30年后,就會利滾利變成2500元,跟你現在買社保,30年后拿到的退休金差不多。
當然你會說退休金會不斷漲,但每年繳納的社保費也會調整上漲,你50歲時每月可能存入2000元,但80歲時會從銀行每月拿回5000元,一樣結果。
記得我十多年前在銀行開了個帳戶,前面帳戶一直用的,后面沒有用了,里面剩的錢不多就沒管了。
結果隔十二年了,農商銀行打電話過來讓去交欠費一百多元。之前卡里也是一百或者幾十元,電信也是一個樣的,我被坑了又坑。
網線申請容易,注銷太難了!我注銷了一次,隔半年又叫我去交網費,說第一次是申請注銷,第二交費后再辦理手續。
隔幾個月又要去交網費才能真正注銷,而且我都沒那網線了,還要多交幾個月,差不多一年的網費。
這就說明一個問題,錢放銀行里時間越長錢越不值錢!相反,如欠銀行的錢時間越久那就得傾家蕩產了。這是啥邏輯,根本不對等!
對于此事,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