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劉淵稱漢王,在晉惠帝永興元年(304)于左國城登基,建號元熙,依據漢制建百官。這樣,劉淵就成為十六國第一個政權的創始者。
現在看來可笑的是,劉淵尊蜀漢后主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假模假式地真以漢朝后嗣來立國。
劉禪 畫像
劉淵立國未久,西晉宗室、東贏公司馬騰派將軍聶玄征討,雙方于大陵激戰。此役,匈奴五部兵大顯神威,擊敗聶玄的晉軍。司馬騰驚懼之余,忙率并州兩萬多戶倉皇奔走山東。劉淵乘勝,遣其族侄劉曜,一舉攻克太原、屯留、長子、中都等地。
轉年,劉淵打敗司馬騰派來的司馬瑜等晉軍,但在版橋一戰中,晉朝并州刺史劉琨擊敗劉淵的前將軍劉景,占據晉陽。
劉淵受挫后,有段時間一籌莫展,本想退保,但其漢族臣下王育等人進諫:
“……殿下如能命將四出,決機一擲,梟劉琨,定河東,建帝號,克長安而都之,以關中之眾席卷洛陽,肯定易如反掌!”
劉淵 畫像
劉淵大喜,說:“這正是我所想做的啊。”于是,他進據河東,攻陷蒲坂、平陽等地,擊降上郡四部鮮卑。
晉朝內賊王彌(在九曲和劉淵喝酒的那位)、氐酋單征以及羯族頭領石勒都慕其威名,投靠在劉淵旗下。劉淵對這些人一一封官晉爵。
石勒(羯族頭領) 畫像
晉懷帝永嘉二年(308),劉淵稱帝,改元永鳳,遷都平陽(今山西臨汾)。當時,“八王之亂”中的八王已有七王命歸黃泉,晉惠帝也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在位的是晉武帝第二十五子、晉惠帝之弟司馬熾,即西晉懷帝。
東海王司馬越 畫像
劉淵稱帝后,大舉攻晉。他命其子劉聰與王彌進攻洛陽,并遣劉曜等人率匈奴軍為后援。匈奴聯軍一路皆捷,接連打敗東海王司馬越和平昌公司馬模派遣的數支晉軍。
連勝之下,劉聰頓起驕心,不久,匈奴漢軍被詐降的晉朝弘農太守垣延認偷襲得手,大敗而還。
劉聰 畫像
氣惱之下,當年冬天,劉淵派劉聰、王彌、劉曜、劉景等人率精騎五萬進攻洛陽,并派呼延翼率漢族步兵殿后,在河南大敗晉軍,包圍了洛陽城。
好景不長,漢軍大將呼延顥和呼延朗接連被殺,匈奴軍奪氣,劉淵見好就收,忙下令召還諸將,匈奴軍還于平陽。
劉淵深信其能卜會算的大臣鮮于修之所言,不再攻晉,靜待“辛未之歲得洛陽”的讖言。他于境內大赦,大封諸子、宗室,立其妻單氏為皇后,立兒子劉和為皇太子。
劉淵 畫像
永嘉四年(310),劉淵病死,在位六年,被謚為光文皇帝,其子劉和繼位。
劉淵打著“興漢”的旗號,借尸還魂,起兵之初,確實很有政治頭腦和政治手段。其將劉景攻克黎陽后,曾殘暴地把三萬多漢族百姓趕入黃河中淹死,劉淵聞訊后大怒,馬上下旨把劉景降職。但是,由于他長期坐鎮平陽,根本約束不了匈奴本部狼性勃勃的諸子和五部諸將,致使匈奴漢軍攻掠之地百姓多流移四散,死亡委厄,白骨橫野,十不存二……
在劉淵統治末期,他已經看到匈奴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民族仇恨難以泯滅,原先“稱漢以懷人望”的政策根本行不通,就只得放棄他自小學來的那套“漢家儒法”,恢復匈奴舊制,實行“胡漢分治”,此舉雖屬劉淵的“不得已而為之”,但也成為日后十六國諸多少數民族政權進行統治的“法寶”,他們對此紛紛仿效,命祚雖短,確實也加速和深化了亂世中的中華各族大融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