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有疑問"小S。
這個團名由音樂制作人王治平所取。最初姐妹倆的組合名為“嘟比嘟哇”,但因名稱辨識度低且角色混淆,王治平在發片前夕接到大S的求助電話后,將“徐氏姐妹”的英文名“Sisters Of Shiu”簡化為S.O.S。
徐姓的拉丁化拼法非常之多,普通話/國語中最常見的是漢語拼音Xu和威妥瑪拼法Hsu,粵語中港府粵拼的Chui/Tsui以及澳門粵拼的Choi,東南亞則有Chee/Seh/See/Cho等多種不同拼法。還不算越南語的T?/Sy,韓語的Seo等等。
徐熙媛的英文名Barbie Hsu,徐熙娣的英文名Dee Hsu,明顯都是用了臺灣常用的威妥瑪拼法。
那么構成她們藝名來源的Shiu究竟從何而來呢?這其實源自臺"教育部"于1986年公布的《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
注音符號"第一式",就是以民族形式書寫的ㄅㄆㄇㄈ,目前仍在臺灣被廣泛使用。
但注音符號并不適用于國際場合,因此早在1928年,國民政府大學院便公布了基于拉丁字母的"國語 (Biijee sh G.R. de jongshyr iongdoen, suooyii yiishiah pyngluenn shyrfen bu-kehguan / 筆者是國語羅馬字的忠實擁躉,所以以下評價十分不客觀) 國語羅馬字完全采用現成的拉丁字母,不加任何附加符號,通過拼寫法的變化來表示聲調,極其巧妙且富有開創性。例如:包含 = bauharn 飽漢 = baohann 暴汗 = bawhann;
攻擊 = gongji 供給 = gonqjii 共計 = gonqjih;
朝霞 = jaushya 找下 = jaoshiah;
商議 = shangyih 上衣 = shanqi;
然而由這個趙元任大師一手開發,精妙絕倫無出其右的方案,卻并沒有得到大力推廣。
woode ooushianq
很多觀點將其歸結為方案本身過于繁瑣復雜,特別是拼寫規則,增加了記憶和應用的難度。
但筆者認為國語羅馬字本身并沒有一些材料渲染的那么繁瑣,字母標調只要稍加練習很快就能掌握,更大的原因還是缺乏有力的政府支持以及足夠的教育資源,可以說是生不逢時,實在可惜。
說回《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這個方案實際上是對國語羅馬字的簡化修改。
由于推廣不利,國語羅馬字在1940年被改為"譯音符號",到了80年代"應外籍人士及華僑子弟學習中國語文之實際需要",又被想了起來。
1984年,臺教育部門召集多方人士研定,試用一年,于1986年1月定稿公告。修訂原則之一,是"以民國政府原先制訂公布之譯音符號聲母韻母基本拼法為準,略作修訂"。
《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完整保留了國語羅馬字的聲母拼寫。比如"徐",在國語羅馬字中拼作shyu(原型為shiu),在第二式中拼作shiú。
最大的變化是空韻?,在國語羅馬字中以-y表示,在第二式中則分為r/z,在翹舌音之后寫作-r,如jr(知/jy)、chr(持/chyr)、shr(始/shyy)、r(日/ryh);在齒舌音后寫作z,如tz(資/tzy)、tsz(慈/tsyr)、sz(四/syh)。這一設計明顯參考了耶魯拼音。
ㄦ的拼法用er,而不是國語羅馬字的el;ㄨㄥ在國語羅馬字中寫作-ong,在第二式中寫作-ung,如dung(東/dong)、túng(銅/torng)、lǔng(壟/loong)、gùng(共/gonq)。
ㄧ、ㄨ、ㄩ無聲母相拼時寫作yi、wu、yu,在國羅中是二聲陽平的拼法,這種設計倒是和漢語拼音無二。
《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的修訂原則之二,就是"改用現今通行之四聲調號以表示四聲",陰平為ˉ、陽平為ˊ、上聲為ˇ、去聲為ˋ、輕聲不標調,也是和漢語拼音看齊。
實際上,除了ㄓㄐㄑㄒㄗㄘ用j/ji-/chi-/shi-/tz/ts,ㄠ用au,ㄨㄥ用-ung,以及沒有增添加符字母ü(女寫作niu而不是nü)、-iou不簡寫(劉寫作liou而不是liu)之外,《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和漢語拼音幾乎沒太大差別。
然而歷史再一次和國語羅馬字開了個玩笑,第二式僅是由教育部門公布,并沒有獲得"行政院"批準,最后也只能在民間層面推廣,沒有得到實際的應用。
此后臺灣又陷入了通用拼音和漢語拼音的"拼音之爭",至于《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又漸漸被人遺忘了。
由是觀之,Sisters Of Shiu(徐氏姐妹)之所以要把“徐”拼成并不常見的Shiu而不是常用的Hsu,完全就是為了湊成S.O.S的團名,畢竟S.O.H就說不通了。
這樣說,大S小S其實也就是大Shiu和小Shiu了。
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