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元宵節已然落幕,然而在廣州,年味依舊縈繞在我們身旁。一場又一場的燈會、廟會、民俗節日持續傳遞著年味……在正月十八、十九連續2天,于廣州番禺鐘村盛大舉行大型民俗活動“康公出會”。鐘村的康公出會已被認定為番禺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是鐘村人極為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
在番禺鐘村,人們將康公視作俠義英雄,民間流傳著很多康公鋤強扶弱、肅清盜賊的故事。人們還將其與出生于洛陽,曾任高陽主帥、抗擊遼兵戰死沙場的康保裔形象相互疊合,稱其為“主帥公”,鐘村村民為了緬懷他,將每年的正月十八、十九定為康公誕,并舉行“鐘村出會”巡游。曾有一段時期,康公巡游因故中斷。2001 年康公主帥廟重建竣工后,這一獨具特色且飽含鄉愁記憶的民俗活動再度被村民憶起。于是,在多方的支持與籌劃之下,自 2004 年起,康公出會這一盛事重新開啟,由本地鐘一、鐘二、鐘三、鐘四、漢溪、勝石六個行政村聯合舉辦。如今,康公出會已成為鐘村本地大型的集體性巡游紀念活動,也成為嶺南文化及番禺地方民間藝示的展示舞臺。今年的康公出會恰逢周末舉行,我也來到鐘村,感受這一傳統節日的熱鬧與喜慶。
一大清早,我來到了鐘村。早上八點巡游的隊伍從康公古廟出發,途經鐘村街道辦事處 - 鐘靈北路(錦繡文化中心) - 毓秀西路 - 鐘興路、嘉勝路 - 社學西路 - 鐘村市場 - 入解放路 - 西城大街 - 鐘四環村路 - 鐘四村府 - 解放路 - 云市東路 - 鐘山公園,沿路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圍觀。
在人群中觀看的人我發現巡游隊伍規模宏大,一眼望不到盡頭。最先頭是一位村民灑凈水,接著是先鋒令旗開路,護著載有康公主帥像的車出行,再緊跟其后的是由醒獅隊、鑼鼓隊、旗幡隊、八音隊、民俗表演隊等組成的巡游隊伍,他們穿街過巷,還會停下來為市民表演,整個鐘村彩旗飄揚,鑼鼓喧天,極為壯觀熱鬧!沿路吸引市民游客圍觀,有幾處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
印象深刻一:眾人皆摸康公像
當康公主帥像經過之時,許多街坊會攜同孩子,一同觸摸康公像,這不禁令我心生好奇:能否觸摸?向巡游隊伍中的人員詢問,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可以!
在鐘村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摸摸康公手,發財更就手;摸摸康公臉,好眉又好貌。”故而,在康公像經過的瞬間,不少街坊會帶著孩子,一同觸摸康公像,寄托了他們對新年家和業順、國泰民安的美好憧憬。
印象深刻二:觀賞龍騰獅躍表演
鐘村乃“中國龍獅文化之鄉”,早在 20 世紀 40 年代便已極為盛行,可謂村村有獅。每逢節慶假日,獅隊更是活躍異常,巡游四鄉、相互團拜、采青祝福,為鄉村增添諸多歡樂祥和的氛圍。在此次康公出會中,鐘村的鐘一、鐘二、鐘三、鐘四、勝石、漢溪等各村獅隊,以及本地拳會全員出動。他們每至一個主干道路口,皆會停下進行醒獅、武術表演。醒獅威風凜凜,凌空而起,場面熱鬧非凡,吸引街坊駐足觀看,人群里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現場喝彩聲不斷。
印象深刻三:民俗音樂現場演奏與腰鼓隊表演
此次康公出會,不但延續了古老的康公巡游儀式,還融入現代文旅元素,煥發出新的生機。今年的康公誕更有廣東民俗音樂現場演奏,將傳統緊密相連,推陳出新,著實引人注目;同時還邀請了祈福腰鼓隊參與巡游,活力四射。
番禺鐘村康公出會這并非一場簡單的巡游,而是流傳千年的“康公精神”傳承!今年康公出會,你有前來觀賞嗎?有什么今你印象深刻的場景?歡迎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