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段話:“身處逆境時,我們要讓不幸最小化;順風順水時,我們要讓幸運最大化;”
是啊,對于我們的人生來說,學會兩點很重要,那就是把不幸最小化,幸運最大化。換句話來說,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
仔細一想把“不幸最小化,幸運最大化”不就是在換位思考嗎?
看到這句話很多人都會說,這個道理誰不懂呢?我們都知道要換位思考。只是每一次遇到事情的時候,自己總是容易忽視。
畢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確實,如果是別人看待我們當時遇到的問題,很容易就會說出很多解決的辦法。
只是作為實際經歷的人很多時候并不容易換個角度去看問題。對此我們就要明白,在日常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就要學會換位思考。
就好像在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想著如何去解決問題。更多的時候我們的關注點都在想如何解決。
其實,我們更多的時候應該先想一想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就好像我們做一件事情會失敗,這個時候不能夠總是想著如何解決面前的失敗。
我們也要換一個角度去思考。總之,就是我們需要先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失敗出現了我們先去考慮一下到底為什么會失敗。
當然,并不是說我們不去解決問題,只是我們要先弄清楚到底為什么失敗,失敗的根源在哪里。這其實就是在把“不幸最小化,幸運最大化。”
是啊,如果一個人的失敗原因已經知道了,那么解決問題不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了嗎。事實上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只是想著出現了問題去解決問題,那么問題永遠會存在。因為根本原因并沒有解決。這樣出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多的時候是在“拆東墻補西墻”。
就好像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提出的杠鈴策略,在人生設計中表現為85%的穩定基本盤與15%的風險探索區。這種結構既能抵御負面沖擊,又能捕獲非常規機遇。人生的組合也需要這樣的資產配置。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都知道的故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成語出自《淮南子·人間訓》,講的是塞翁的故事。
故事里,塞翁的馬跑了,鄰居們安慰他,他卻覺得這可能是好事。后來跑出去的馬兒,又帶回一匹駿馬,這個時候鄰居們都來祝賀他,他又覺得可能變成壞事。結果他兒子騎馬摔斷腿,大家又安慰他,他再次認為可能是好事。后來胡人入侵,青年被征入伍,塞翁之子因殘疾得以保全性命。
這其實不就是在告訴我們要學會轉換自己的思維,福禍是相依,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確實,事情的好壞也不能只看表面。
正是這樣我們才需要學會,把“不幸最小化、幸運最大化”。確實,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夠總是想著事情不好的一面。也要多想一想它好的一面。
比如,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逆境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夠總是想著自己為什么這樣不順,各種怨天尤人。
這對于我們逆境的改變是沒有任何用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轉變一下想法,逆境有的時候也是在給我們指引另外一條路。
正如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好:“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么糟。”
是啊,事物的發展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我們就要主動的去擁抱變化,去接受變化。不要只看到壞的一面,更要看到好的一面。
這就需要我們學會把“不幸最小化、幸運最大化”。這樣即使拿的一手爛牌,也能夠把爛牌變成好牌。
文|明浮生
圖|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