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閱讀俱樂部”是三明治線上寫作社群每日書社區的共讀共寫活動。我們會在當月的寫作社群內更新選書資訊,書籍范圍包括非虛構、文學、歷史、社科類。參與每日書的作者可報名申請獲得贈閱。在閱讀俱樂部,你可以:
●獲贈精選書目
●嘗鮮還未上市的新書
●和每日書小伙伴們共讀,交流閱讀感受
●獲得編輯推薦的延伸閱讀
●共寫書評,你的閱讀體驗被更多人看見
本期閱讀俱樂部共讀書目是野spring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品的《大眾文化的女性主義指南》。
從綜藝到K-pop,從韓劇到電影,作為娛樂工業王者的韓國,給我們的時代創造過多少文化奇觀,其背后又隱含著怎樣的“厭女”邏輯和父權馴化?
以《極限挑戰》《爸爸去哪兒》為代表的“韓男娛樂”,以《創造101》為代表的女團制造工業,再到網絡“熱梗”和steam游戲社群,你愛看的,都可能大有問題——是的,關于“厭女”,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反應過度”:我們要娛樂,也要學會清醒地分辨與思考;我們要歡笑,同時也要知道自己為什么而笑。
2015 年,由韓國女性勞動者會策劃并創作了一檔女性主義播客“乙們的驢耳”,后邀請女性主義理論研究學者、作家孫希定作為播客主播。本書精選該播客節目的熱門內容“大眾文化與性別”集結成書,在韓國正式出版后迅速引發關注,并成為當年圖書網站的年度非虛構作品之一。
本書以“娛樂解剖”作為方法,徹底拆解“韓娛”奇觀背后的“厭女”病灶,開出犀利的體檢報告和解毒指南,每一句都是炮轟父權制大眾文化的粉紅炸彈。同時,本書也是一份從性別視角出發的當代娛樂文化警世錄,更是對其他可能性的期待與召喚:在對文化工業的審慎觀看與批判性思考中,新的視角,新的敘事,終將到來。
加入本次三明治閱讀俱樂部的作者
在閱讀中有怎樣的發現?
Jocelyn
職業:科技行業女工
坐標:上海
就要敏感,就要表達出所有的不舒適
翻開《大眾文化的女性主義指南》,只覺如此的暢快,常常拍案,恍然大悟。雖然是七八年前的韓國播客內容,但是書中的種種大眾文化現象在如今的國內也處處都有對照,就像豆瓣熱門短評所說,唯一的遺憾就是引進得太晚了,但“引進再晚也是極其超前的”。
男性泛濫、女性消失的世界,從“韓男娛樂”、“大叔娛樂”的綜藝節目,到熒幕中幾乎沒有女性主角的影視作品,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習以為常。《極限挑戰》、《向往的生活》等綜藝我一集不落看了好多年,主角和常駐嘉賓都是男性。難以忘記第一次看到全女性綜藝,當年《乘風破浪的姐姐》時的激動。
可原本是給30+姐姐們一個被看見的舞臺,誰想到演變的方向是又給大叔們量身定做了新的節目《披荊斬棘的哥哥》。哥哥們可以定點走位擺pose唱歌,舞臺和選曲也專門對應他們本身的長處,練習室里很多都是插科打諢玩游戲。姐姐們卻必須唱跳俱佳,挑戰各種不適合自己的高難度,練習室片段肉眼可見的辛苦,睡眠不足甚至練舞練到昏倒。
關于影視作品的討論同樣一針見血。在以男性為中心的電影中,無論女性多么扁平,多么缺少筆墨,人們也不會批評電影拍得差。但在以女性為主的敘事中,沒有那么詳盡地講述男性的故事,就會被說“怎么只講了這么點”。
今年是中國的女性主義作品之年,從《熱辣滾燙》、《出走的決心》到《好東西》,女性導演和女性敘事終于走上牌桌。其實也只是三部電影而已,數量上對應男導演不止三百部的老生常談相去甚遠,但也已經走在量變引起質變的路上。
當女性成為主角,女性的故事不再一切圍繞著戀愛、家庭,不是作為一個可有可無的性對象。走出電影院的我終于理解男生看那些英雄片、公路片的爽感。為什么他們會覺得自己生來就可以征服世界,因為主流敘事是以他們的視角展開,而女性是等待王子拯救的灰姑娘,是在家里帶孩子做飯的黃臉婆,是爭風吃醋的心機女,是孤單寂寞的女強人,是被凝視被幻想被審判的客體。當女性也能在銀幕上看到自己性別的不同可能,真實世界里女性的故事也會被改寫,就像《好東西》里小葉和小孩說的,你們可以建立新的規則,玩自己的游戲。
啤桃
職業:高中老師
坐標:深圳
她已經那樣勇敢地去反抗這一切,但最終還是被困其中
昨天大S去世了,貫穿了我整個少女時代的一位女性偶像,從此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這種感覺不像是一位女明星的離開,而更像是一位認識多年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的離開。打開社交媒體,鋪天蓋地都是對她的懷念與贊美。不知道這里面是否會有那些曾經謾罵過她和她的婚姻的人。我終于也在遲到五天后讀完了這本《大眾文化的女性主義指南》,回過頭再看她的一生,似乎正是一場大眾文化對女性的消費與支配。她已經那樣勇敢地去反抗這一切,但最終還是被困其中。
這本書的第一章,集中討論了在韓國綜藝中,男性泛濫而女性消失的現象。回顧這些年的中國綜藝,從《奔跑吧兄弟》到《爸爸去哪兒》到由07快男組成的友情綜藝《快樂再出發》,中國的綜藝舞臺其實也在模仿韓國的過程中將女性綜藝人的位置悄悄消除。
我們很難想象,在并不算久遠的十幾二十年前,一檔名為《康熙來了》的綜藝節目曾經以一位毒舌、性感且大膽的女主持風靡整個臺灣乃至大陸。在大部分電視節目對于女性出鏡的要求是美麗、端莊、得體、溫柔時,小S在《康熙來了》中為我們打開了另一種關于女主持的想象:原來女性也可以像香港黃金明星訪談節目《今夜不設防》中的幾位男主持人一樣和來賓談起性話題,原來女性也可以像那些喜歡開黃腔的男人一樣直白地表達對異性的欣賞和喜愛,原來女性也可以在公眾場合中公開談論起自己關于美容、購物、時尚的心得和喜好,而不會被斥為敗家或瑣事。
以小S和蔡康永為核心的《康熙來了》,構筑起了我對于一個更加開放的世界的想象。女性不能搞笑嗎?女性不能成為一位幽默的女明星嗎?在韓綜質疑并反省這一點的時候,其實在很久以前,那一對姐妹就已經為我們證明過了。
然而,即便身為擁有名氣、美貌和財富的女明星,大小S在進入婚姻以后,同樣面臨著父權制社會的壓迫。書中說,“女性幾乎走在荊棘之路上,男性卻做什么都容易獲得掌聲”,在大S那場轟轟烈烈的十年的婚姻中,她幾乎放棄了自己的演藝事業,流產兩次誕下一兒一女,甚至在流產后不到半個月還得配合汪小菲去上一檔夫妻綜藝。那時的她由于流產后的身心受損,容易感傷,于是一堆網絡看客指責她不識好歹,并稱贊那位在婚姻中并未付出太多的且情緒易狂躁的男人是難覓的好夫君。而這個容易飆臟話、好面子的男人,只需要流露出對女兒的喜愛和為妻子剝個蝦,便可獲得許多夢男夢女的支持。還有不少人流露出對于大S身為女明星在產后未能迅速瘦身成功的嫌棄,卻全然忽略她身為高齡產婦九死一生連續生產的付出。這正是書中所言,真人秀中對待女性比男性有更嚴格的審判標準。
女性需要兼顧美麗、溫柔、能干,而男性只需要以一種“男人至死是少年”的調侃和所謂“愛妻”“女兒奴”的人設,便可以將其他的恐怖問題一律忽略。
G?kotta
職業:碼字女工
坐標:北京
我找了不適感的來源
沒想到播客還能做成書,如此精準直接,里面的現象不僅僅適用于韓國,也適用于日本和中國。
·為什么男性犯的錯在新聞中總是被模糊化或輕量化處理,而其中的女性受害者占據新聞的主語位置?
·為什么女性能頂半邊天的口號下,是女性要打兩份工的事實?
·江浙滬獨生女這一看似公主的標簽下,是否是另一種厭女?
用這本《大眾文化的女性主義指南》來看,或許能找到一些答案。
男性泛濫、女性消失的世界里,男人連呼吸都能做成綜藝,或許在我們這里,綜藝里的性別占比方面有一些不同,但相同的是人們對男女的不同態度和寬容度,參見最近的情感類綜藝便知。人們揪住那些錯誤,將內心的不滿投注進去,用聲勢浩大的聲浪審判邪惡的女巫。
還有那些懸浮的職場劇,采訪中難以避免的“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類問題,這類問題連航天員都無法避免。職場媽媽一邊努力打工一邊照看孩子,女性勞動者,無論是奶奶、外婆還是母親本人,成為照看鏈條上的固定角色,那么爸爸哪里去了?
在張莉老師的課堂上,有一位男生說,他同情涓生,厭倦了川流不息地吃飯,而女同學看到的是,子君川流不息地做飯。
這便是女性主義所揭示的。
有一部日劇叫《今夜我將成為誰的女友》,為了牛郎,那些女孩進入色情業賺錢,最后泥足深陷。看,連色情業里,也是不平等的。牛郎能夠獲得愛意和金錢,而女性只能獲得侮辱和傷害,賺來的錢以另一種形式回流入資本體系。
不過,近年來隨著大量的韓女文學,女性綜藝也開始有了好的女性范本,比如《海妖的呼喚:火之島生存戰》等。互聯網上雖然依舊是男性特質的,但很女的部分,已經成為前輩姐姐們散發出的熊熊火苗,照亮了小女孩們的心。
阿黎
職業:文案
坐標:深圳
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算結束。
這是一本由韓國女性主義播客“乙們的驢耳”的熱門內容整理集結出版的書,特別有意思,也很好讀。結合當下的熱聊話題,嘉賓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新的視角,來讓我們重新看待那些大家早就習以為常不加思索就進行消費和接受的各種大眾文化產品。
所謂大眾文化,就是大眾很容易接觸到的文化。文化之所以可怕,正因為它強烈地、潤物無聲地影響著我們的精神和思考方式,因此,我認為不批判性地看待是不行的。電視擁有權力,大眾媒體擁有權力。
而身中其中的我們,需要看看,我們究竟生活在怎樣的社會結構里?我們在消費什么,又是如何被消費的?尤其是作為女性。這本書從很多層面幫助我們辨認和解構那些隱藏在日常文化中的性別權力結構,讓我們可以看清,我們身處何處,為什么如此。
那么,女性主義是什么?本書的定義是:
女性主義是一種能讓我們用不同的視角更有深度地觀察某些主題的認知方法,一種需要持續訓練的感覺。
這非常貼合我對女性主義的理解,女性主義是提供不同視角的認知方法,而且是一種需要持續訓練的感覺。我們的感覺早就在悠悠歷史長河中被規訓成某一種特定的樣子。現在,我們要學會,要嘗試用『女性主義』的不同視角,去重新認識一下這個熟悉的社會。
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視角?
這種視角能看見,社會對于女性的雙重或多重標準,女性無論做什么都幾乎走在荊棘之路上。『要有能力,要聽話,要漂亮,還能照顧家庭』,一旦出現失誤,就被說『果然,女的還是不行』。
這種視角能看見,女性身上內化的自我管束。連笑的時候都要自我審查:這里能放聲大笑嗎?還是只能抿嘴微笑?這種無形的規訓讓女性從行為到心理,都要時刻服從社會期待。
這種視角能看見,『女團是欲望和形象的產業。』女性被當成商品,像盆栽一樣被不斷復制和消費。女性的身體在這個過程也成追逐標準和促進消費的工具,女性生命的價值被產業重置。
這種視角能看見,在歷史書上和主流敘述中被遺忘的女性。她們的革命性,她們的復雜性,她們的取舍,她們的謀略,她們被『埋沒』的生命非常精彩。
這種視角能看見,色情業常常以“自愿”或“選擇自由”為名,掩蓋了這些女性身上存在『系統性剝削』的事實。一個女性進入色情業的原因,不僅僅是個體的經濟需求,還存在社會經濟結構的壓迫,比如貧困、不平等教育機會、以及其他職業領域的性別歧視,這些都限制了她們的職業選擇。
在進入這個行業之后,色情行業與金融業、整形業的互相勾結,讓女性的身體成為連接點,織出了一張巨大的網,將弱勢的女性持續拖向深淵。這不是只憑借個人努力就能掙脫的問題。
這種視角,能看見『沒有哪種方式,比毀掉他人的社會性更能象征自身的成長。』對于女性來說,更是。當我們真的看見了我們身上被建構的社會性,單一的、壓榨性的社會角色定義,可以伸手一點一點撕掉它。然后要不斷訓練女性主義的視角,去看見,去講述、去表達。
多一重聲音,就是好的。聲音越來越多,就會改變話語的結構。像這檔播客、這本書,讓更多人加入到對話中來,去討論日常文化里的現象,在輕松、親近的氛圍中引發思考,就是女性主體性的展示。
我們發出自己的聲音,表達我們的感受,創造我們的話語。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看完這本書之后,重新再回來看看我們中國的大眾文化,也可以看到很多星火在持續地燃燒。女性在屏幕上表達也多了起來,尤其是女脫口秀演員的增多,讓我們更是看到了女性的多元。播客中還有《巖中花述》這種針對女性群體的對談播客,更是讓我們深深地看到了女性生命能創造的精彩與豐富。
表達,會帶來更多表達。
更多表達,會讓我們看見女性的多樣多元、豐富繁榮。她們講述她們的故事,描述她們的感受,給出她們分析解讀的意見,就是女性主義視角。更多表達,會讓其他女性感受到鼓勵,感受到力量,『聽到、看見、理解、接納』就是女性主義視角的一種訓練。
逐漸地,我們會越來越確定自己的感受,我們的視角會變得堅定,堅固,堅硬。那就是我們女性的主體性正在拔節,茁壯生長。
· 更多三明治閱讀俱樂部 ·
磨鐵
中信出版
新行思
野spring
新經典
后浪
明室Lucida
人民文學出版社
光啟書局
磨鐵
人民文學出版社
新經典
磨鐵
磨鐵
新經典
磨鐵
磨鐵
新經典
讀客
新星出版社
浪花朵朵
光啟書局
格致出版社
新經典
光啟書局
新經典
Open Call
歡迎有意與「三明治閱讀俱樂部」合作的出版機構與我們聯系,每日書期待與大家共同促進讀者、作者、編輯與出版機構的交流,讓好的書籍被更多讀者看見。
咨詢請添加三明治小訊
微信號:sandwichin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