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出門診的時候,看了一位顱內腫瘤的病人,這個腫瘤的體積很小,剛剛達到1cm,而且一看就是良性的,對腦部的功能沒有任何不良影響,病人也很年輕,只有57歲。一般的醫生看到這樣的病人,大都會建議病人,暫時不要手術,先觀察著就行。但是,當時張醫生給他的醫療建議卻是:趕快把腫瘤切掉。
很多朋友看到這里,恐怕又要大聲指責張醫生:你是不是又窮瘋了,1cm的良性腫瘤,明明密切觀察就可以,它又沒有任何的功能異常,為什么非要人家割掉,是不是為了多掙錢?這種做法算不算是過度醫療?
如果您真有這種想法,就有點錯怪張醫生了,凡事不要急著做判斷,大家耐心聽完張醫生所講述的細節,就會明白張醫生的苦心了。這位病人雖然只有57歲,但他卻是一位多年的高血壓病人,平時血壓控制的并不好,平平常常就可以達到150/90mmHg,這還是在吃著降壓藥的前提下,如果不吃藥,血壓都不知道會高出多少。
另外,他的血糖也有問題,他的家人說,他只是血糖出現了異常,并沒有被診斷為糖尿病。于是張醫生就問他,您的血糖平時有多高呢?他說在家中自己測量空腹的指尖血糖,一般在7~8mmol/L之間。
經常看張醫生作品的朋友都知道,指尖血糖是不可以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依據的,因此,對于他沒有被診斷為糖尿病,張醫生并不感到意外。但讓張醫生疑惑的是,既然已經發現指尖血糖異常了,為什么不到醫院詳細檢查一下呢?
他的家人告訴張醫生,前一段時間,他們確實去過醫院,也抽了血,化驗單的結果是:空腹血糖8.3mmol/L。聊到這里,他的家人就停頓了一下,張醫生就問他們:然后呢?他們說: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就到這里結束了
當時,張醫生就被震驚到了,有一定醫學知識的朋友都知道,糖尿病的診斷可以分為4種情況,分別是:血糖正常,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減低和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在6.1mmol/L以下為正常血糖,6.1~7mmol/L之間為空腹血糖受損,而≥7mmol/L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了。
當然這必須是靜脈血糖檢查的結果,指尖血糖是不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依據的,因為它的干擾因素特別多,準確率也不如靜脈血糖高。所以,這位腦瘤病人,除了有高血壓之外,還患有糖尿病。更讓人感到擔心的是,他的生活方式還非常不健康,不但吸煙,還飲酒。如果用咱們以往的心血管病風險評估,他未來10年患上心血管病的風險是非常高的。
雖然到目前為止,這個腦瘤對健康的影響并不大,但是在未來,一旦發生了心腦血管疾病,如果需要溶栓治療,顱內的腦瘤就成為一個非常危險的因素,會對治療造成牽制,到那個時候,恐怕風險就非常高了。因此,面對這樣的病人,張醫生給出了3種治療方案:
第一個方案最為激進,立刻進行開顱手術,切除腫瘤,徹底消除隱患,同時積極地控制血糖、血壓,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但也正因為這個方案太過激進,不但病人和家屬不能接受,就連張醫生的同事也對這個方案持保守態度。
第二個方案相對來說比較溫和,暫不行開顱手術,但需密切觀察腫瘤的變化,每隔半年復查一次核磁,同時嚴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壓等目標,戒煙限酒,合理運動等。這個方案相對來說,是最穩妥,也是最容易被所有人接受的。
但這個方案的深層次問題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想過,病人每一天都會承受一定的壓力,畢竟腦袋里有個腫瘤,時間久了,心眼小的病人,甚至會失眠,患上抑郁癥也不是沒有可能。就算是承受能力比較強的朋友,每半年到一年,都要去醫院復查一次,也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更為重要的是,依照病人以往的生活方式,有多少人能相信,他真的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個方案是積極的控制血壓、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對于顱內腫瘤不管不顧,當它不存在,什么時候出現癥狀,什么時候再復查進行手術治療。這個方案對患病的朋友來說,是最友好的,同時,也是風險最高,隱患最多的一種。
看了這三個方案,朋友們是不是感覺有點像三國演義里諸葛老先生給主公出主意。其實,在醫院的診療活動中,這種方式是經常出現的,一位醫生往往會給病人整理出“上、中、下”三策,上策一般都是最激進的,同時都有治療費用高,創傷比較大,住院周期長的特點,因此,很容易被否定;中策一般是最全面的,也是最容易被朋友們接受的治療方式,但是,中策執行起來比較麻煩,可行性相對來說,比較差;下策是最容易的,同時也是最冒險的,醫生們甚至不會推薦病人。
很多朋友看到這種模式,會感到不滿,你們醫生凈弄一些神神秘秘的東西,結果把責任全部推給了病人,讓他自己選擇,他又不是學醫的,他怎么能知道,哪種辦法對自己是最好的?這種指責,張醫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醫療活動中,病人有2項基本的權利,叫做分別是自主權和知情權。而醫生們的這種操作,完全是為了這兩種權利。所以,醫生在介紹治療方案的時候,一定要有替代方案,這是明確寫到工作條例里的。
最后一個問題,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想過,就是這位病人即使面對如此困難的選擇,他是否能吸取教訓,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呢?張醫生通過多年工作中總結出的經驗來看,大概率,他不會接受。這也是為何,張醫生建議他選擇最激進的治療方案的主要原因。
今天的內容就聊到這里,如果對您有幫助,請關注我,我會帶您了解咱們國內最前沿的醫學知識,我是張醫生,下次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