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中國男籃出征亞預賽的15人大名單確定,名單如下:
中鋒:周琦、胡金秋、楊瀚森、余嘉豪
前鋒:曾凡博、朱俊龍、杜潤旺、張寧、趙嘉義
后衛:趙睿、徐杰、趙繼偉、廖三寧、高詩巖、程帥澎
離隊的是李弘權、李炎哲、付豪、王嵐嵚、段昂君。
一,李炎哲和付豪的落選,生動詮釋了郭士強籃球。
郭士強其實就是杰夫.范甘迪的中國門徒,講究防守,講究轉換,講究內線。
貫穿范甘迪執教生涯的兩大定理,第一,越靠近籃筐,越容易得分,第二,當我們得到90分而對方不足90分,我們必勝。
看看本賽季的快船,就知道什么叫小范籃球。
而現在快船的蛻變,其實就是郭士強對于中國男籃的終極追求。
李炎哲落選的原因,就是他的進攻短板,相比四大中鋒,李炎哲的功能過于單一。
而付豪落選的原因,就是余嘉豪,特別是楊瀚森的成長,使在聯賽狀態糟糕的付豪徹底成為前浪。
我甚至認為余嘉豪肯定也不會有太多的出場時間,因為郭士強其實非常在乎內線的移動能力。
二,杜潤旺的再次入選,成為真偽球迷的入門考題。
杜潤旺的入選,再次戳中了太多中國球迷的淚點,如果說杜鋒選擇杜潤旺還有任人唯親嫌疑,那從喬老爺到郭士強,杜潤旺的三進宮,確實是因為自己外線高炮臺的唯一性。
如果朱旭航沒有受傷,如果顧全依舊處于巔峰,郭士強還有的挑,現在杜潤旺就是純粹的ONLY版。
而李宏權的落選,則與此相反,那就是作為一個3D,他競爭不過曾凡博、張寧和趙嘉義,如果張鎮麟和崔永熙健康歸來,李宏權入選的機會更加渺茫。
三,中國男籃的最大短板,依舊是后衛線。
在郭艾倫和孫銘徽已經淡出國家隊之后,四大控衛只剩下趙繼偉和趙睿,這其實是新生代后衛的機會。
從美國熱身和亞預賽的表現看,廖三寧對于趙繼偉的取代只剩下時間問題。
這次王嵐嵚的落選,說明他沒有達到郭士強的要求,至于與郭士強國家隊漸行漸遠的林葳,說到底根本就不是郭士強籃球能夠容忍的后衛,這就是段昂君得到試訓機會和高詩巖永遠被無限信任的原因。
相比內線和鋒線,后衛就是中國男籃的永遠短板,一方面這事關人種,另一方面更事關青訓和選材機制。
如果中國男籃想在亞錦賽打出成績,就必須歸化一個小外援,因為中國男籃的后衛線,就沒有一個能夠在世界大賽做到傳突投一體。
馬上到來的亞預賽,因為河村勇輝、渡邊雄太、富永啟生、霍金森的缺陣,使中國男籃的取勝,甚至大勝都已經成為極大概率,郭士強男籃需要做的,就是打出杜鋒男籃摧毀級別的統治性,讓看輕我們的對手們再次留下心理陰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