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對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個相當可怕的疾病,我們人人都怕癌癥,但是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 年我國癌癥新發病例約 482.47 萬,新增癌癥死亡病例約 257.42 萬,每分鐘就有 6 人被診斷為癌癥,每分鐘就有 5 人死于癌癥,這樣的數字讓人觸目驚心。
這些冰冷的數據和殘酷的案例都在向我們敲響警鐘,癌癥的防治越來越刻不容緩。身為一個從事了30多年的腫瘤科醫生,為了大家的健康,想要一輩子不得癌,牢牢記住3句話。
1、認清癌癥本質,從根源防控
癌癥,從本質上來說,是基因突變導致的疾病。我們身體內的細胞就像一個個勤勞的小工人,它們有著各自的分工和任務,按照正常的秩序生長、分裂和工作。而基因,則像是細胞的 “指揮官”,指導著細胞的一切活動。當基因發生突變時,就如同指揮官下達了錯誤的指令,細胞開始不受控制地瘋狂生長和分裂,逐漸形成了腫瘤。這些腫瘤細胞不僅會掠奪周圍正常細胞的營養,還會破壞身體的正常組織和器官,嚴重威脅我們的生命健康。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先天的基因,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對癌癥就束手無策。我們可以通過減少外部刺激,來降低患癌的風險。生活中,常見的致癌外部因素有很多,比如紫外線。長時間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不做好防曬措施,紫外線就會對皮膚細胞的 DNA 造成損傷,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還有化學物質,像裝修材料中的甲醛、苯等,它們揮發在空氣中,被我們吸入體內,會干擾細胞的正常代謝,誘發基因突變。在一些化工廠工作的工人,如果長期接觸這些有害化學物質,患癌的幾率會比普通人高很多。
2、警惕慢性積累,改變生活習慣
癌癥,并非是一朝一夕突然降臨的,它更像是一個潛伏的敵人,在我們不知不覺中,通過長期的慢性積累,一步步侵蝕我們的健康。它是一種慢性病,是長期受到各種不良刺激的結果。就像高樓大廈不會瞬間崩塌,而是在長期的風吹雨打、年久失修中,逐漸變得搖搖欲墜。癌癥的發生也是如此,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環境污染、精神壓力等,就像那一次次的 “風吹雨打”,不斷損害著我們身體的細胞,為癌癥的發生埋下隱患。
像是吸煙酗酒,長期食用高油食物,長期熬夜、缺乏運動等。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一個好身體的基礎。
3、重視定期篩查,抓住治療先機
定期篩查對于癌癥的防治是極為重要的,可以為早期治療贏得寶貴的時間。很多癌癥在早期階段,癥狀并不明顯,患者往往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等到出現明顯癥狀時,病情可能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治療難度大大增加,預后也會受到很大影響。而定期篩查能夠在癌癥還處于萌芽狀態時就將其發現,此時進行治療,治愈率往往較高。
健康路上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畢竟現代醫學還不能夠逆天改命,直接去改變細胞的基因,讓它不再突變,所以減輕細胞的壓力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腫瘤科王紅軍醫生,我知道很多病人看病不容易,為了不讓大家到處奔波,我利用工作之余,為大家提供線上問診服務,希望能幫到更多的人,讓大家多一份參考方案,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到我,我會幫您解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