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資本市場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國。這一年,中國資產的表現堪稱“逆天改命”,尤其是港股市場,成為了全球投資者的“香餑餑”。恒生科技指數自年初以來漲幅高達23.7%,穩居全球主要指數漲幅榜榜首。與此同時,港股生物科技板塊更是“黑馬”頻出,股價一飛沖天。
這還不算完,港股市場的明星公司們也在瘋狂“刷屏”。 阿里巴巴在春節前后漲幅超過60%,小米市值突破萬億港元,金山云股價翻了10倍等這些公司的表現,不僅讓投資者賺得盆滿缽滿,也讓全球市場重新審視中國資產的潛力。可以說,2025年是中國資產的“大年”,而這一切的背后,是中國科技與文化雙輪驅動的強大引擎。
科技領域的突破,是中國資產崛起的核心動力。以DeepSeek為例,這家公司憑借極低的成本和超高的效率,推出了令人驚艷的AI產品。2025年春晚,人型機器人登臺表演,不僅讓全國觀眾眼前一亮,更讓全球市場看到了中國在AI和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實力。可以說,中國在科技領域已經不再是“跟跑者”,而是與西方并駕齊驅,甚至在某些領域實現了“領跑”。
除了科技,文化領域的突破同樣令人矚目。2025年,國產動畫電影《哪吒2》票房大賣,躋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單前列,并且還在持續攀升。這部電影的成功,不僅讓中國動畫電影在全球市場上揚眉吐氣,也讓中國文化IP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有趣的是,文化產品的崛起還帶動了周邊市場的繁榮。過去,孩子們更喜歡變形金剛、奧特曼這些海外IP的周邊產品。而現在,國產動畫角色如哪吒、敖丙的手辦和卡片成了小朋友們的“新寵”。這種變化,不僅反映了中國文化自信的提升,也打破了長期以來對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如果說科技和文化的突破是中國資產崛起的“內因”,那么港股市場的定價權轉移則是“外因”中的重要一環。過去幾年,港股市場一直被邊緣化。外資撤離,轉向美股市場;本港資金也紛紛出走,購買西方資產。然而,2025年,港股市場迎來了“逆風翻盤”的機會。內地資金通過港股通大舉南下,截至本周五,凈買入金額已經達到3.85萬億港元。這些資金成為了做多港股的“主力軍”,推動港股市場觸底反彈。
更令人振奮的是,外資也開始重新審視港股的機會。隨著內地資金的持續流入和外資的回歸,港股市場迎來了內外資的“合力共振”,股價也隨之快速上漲。可以說,港股的定價權正在從外資手中逐漸轉移到內資手中,這是中國資產崛起的一個重要標志。
對于投資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歷史性的機遇。無論是港股市場還是A股市場,中國優秀資產的價格大概率會持續突破。過去無人問津的“冷門股”,未來可能會變得“人聲鼎沸”。而那些抓住機遇的投資者,或許將收獲豐厚的回報。
總之,2025年是中國資產的“逆襲之年”,也是全球資本重新認識中國的一年。在這個大時代中,中國資產的崛起才剛剛開始。
風險提示:文中的看法僅供交流,不構成你的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謝謝點贊、轉發與收藏,祝您收益長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