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在政策的推動下電車崛起,網絡上唱衰合資車的聲音不絕于耳,把合資車比作古董,比作功能手機的言論比比皆是。
然而,從轎車的銷量上看,合資車的銷量依然穩健,朗逸、軒逸、邁騰、奧迪、雅閣、帕沙特、凱美瑞、速騰等經典車型的月銷量為1.5至2.5萬量。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然有經典車型的品牌烙印,另一方面也和很多車主實際用車場景息息相關。
畢竟油車在可靠性、續航,維修和使用預期成本方面優勢巨大,而且不用擔心自己的車哪天自燃了,不用擔心被遠程鎖車,不用擔心被車企遠程調取數據侵犯隱私,不用擔心軟件更新導致剎車失靈,不用擔心火燒連營自己賠不起變老賴。
雖然費油,但省事,保險更低,特別是對于一年就開3000-5000公里的車主而言,油車也比電車省錢。
上面榜單中排在第一的是星愿,另外幾款電車中,除了Su7是中大型車,秦L是中型車,其余幾款都是小型車和微型車,這說明最受消費者喜歡的電車是星愿、五菱這類微型車。
轎車榜單中之所以合資車型多,根本原因是合資車在燃油轎車中競爭力強,國產燃油轎車缺乏精品車,主要精力用在SUV上,轎車中少數幾個精品,比如紅旗H5、艾瑞澤8、星瑞均榜上有名,逸動、帝豪雖然品質不如前三者,但考慮到其價格,也是不錯的買菜車,因而也上榜。
政策的不確定性也是影響2025年1月銷量重要因素,畢竟2025年國補、省補政策尚未確定,不少電車的潛在購車者自然會規避風險,不在1月買車,等補貼政策明朗后在買車。
因此,2025年1月的銷量某種程度上反而可以用來預測未來補貼叫停后的轎車銷量格局。
總體而言,合資車在轎車領域的競爭力依然強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