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點擊▲觀看視頻
昨天我問了DeepSeek一個問題,說我想在上海虹橋機場附近訂一個500塊到600塊左右的酒店,附近最好還有一個人均消費在100塊左右的火鍋店,你能不能推薦一個給我?
問題上交后DeepSeek就開始思考,它首先告訴我相關這個信息有48個網頁。然后它就對這些網頁中的酒店和火鍋店進行了一系列的推理和分析,你會感覺好像有一個人在電腦的那一頭認真地思考我的這個問題。經過10多秒的分析后,DeepSeek推薦了三個酒店和兩個火鍋店給我。
再接著,他又進行了一輪推理和分析,最終確定說最適合我的是一家叫華港雅閣的酒店和一個城窄巷子的火鍋店。如果這個時候它再推一個酒店和火鍋店的預訂電話,我很可能就馬上下單了。
這是一個非常普通和日常的體驗,但是你想,它的背后預示著什么呢?在未來,那些專業型的應用APP,都可能置于一個像DeepSeek的人工智能入口之下。后者,成為人機交互信息的第一入口。
你根本不需要打開這些APP,甚至不需要下載它們。
所以很可能,未來三年內,你手機中的那些APP有一半將會消失,這是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一個新的變革的開始了。
現在有一個詞很熱,叫做Agent,中文翻譯過來就是智能體。 很多人認為2025年很可能是智能體的元年。
隨著像DeepSeek、Kimi、豆包這些人工智能應用的不斷的繁榮和普及,每一個消費者都將擁有一個Agent。所有的信息都不再是單向的推送或搜索,而是在互動中產生,從而它也更加的精準和個性化。它會越來越了解你的消費習性和知識層面,同時推薦相關的信息給你。
我們常常講,今天是一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在傳統的APP時代,大平臺可以通過投放和購買的方式獲得大量的流量。 而在人工智能時代呢,流量的主導權將重新回到個人手上。這個變化將是中國電商市場崩潰和重建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