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我是槽三刀,一個喜歡吐槽的布衣青年!
2月11日,京東正式宣布以“全年0傭金”政策招募“品質堂食餐飲商家”,標志著劉強東帶領京東高調殺入外賣市場。
這一動作不僅是對外賣平臺“雙寡頭”格局的正面挑戰,更折射出互聯網企業從流量競爭向服務深耕的轉型趨勢。
但在這場商業博弈的背后,尤其是對員工權益的重視,將會與商超界“頂流”胖東來的邏輯不謀而合。
簡單一句話:“誰對員工好,誰就能成功?!?/strong>
其實,京東的野心不僅在于外賣本身,更在于通過高頻餐飲訂單帶動生鮮、3C數碼等低頻即時零售品類的增長,構建“電商+本地生活”的雙輪驅動模式。
例如,京東“秒送”已整合達達集團的配送網絡,覆蓋2300余縣區市,試圖以物流優勢突破現有外賣平臺的壁壘。
那么,京東到底有什么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呢?
首先,以月銷售額20萬元的餐飲店為例,入駐京東可節省1.2萬元/月成本,這對利潤微薄的餐飲業極具吸引力。
此外,京東強調“品質堂食餐廳”的定位,試圖通過食品安全和配送時效(如“最快9分鐘送達”)建立差異化優勢。
這一策略既是對現有外賣平臺高傭金模式的挑戰,也是對消費升級需求的回應。
其次,是京東的物流體系。
通過私有化達達集團,京東整合了130萬活躍騎手和50萬家合作門店,配送成本降低15%,邊際成本優勢顯著。這種“外賣+零售”的協同效應,與胖東來通過精細化服務實現區域壟斷的邏輯有異曲同工之妙。
之所以說劉強東會成功,我覺得主要原因還是回歸于對員工的關懷,畢竟員工的價值才是商業競爭中的核心變量。
劉強東以“把員工當兄弟”的理念著稱,京東外賣計劃為騎手繳納社保,這一舉措若落地,將成為行業先例。
此前,京東物流已為超1200名一線員工提供退休保障,并多次加薪,這種對員工權益的重視,與胖東來“員工幸福優先”的策略如出一轍。
相比之下,現有外賣行業長期存在騎手社保缺失、勞動強度大等問題。
曾有報道稱其現有外賣騎手多為外包,社保覆蓋率低。
京東若能兌現社保承諾,不僅可能吸引騎手資源,還將倒逼行業提升用工標準,正如胖東來通過高薪資和人性化管理成為零售業標桿。
也許你會好奇,為什么我一直在強調員工價值與企業的共生關系?
從商業邏輯看,善待員工并非成本負擔,而是效率投資。
胖東來的案例證明,高福利帶來的員工忠誠度將會直接轉化為服務質量的提升。
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零售的壓榨式供應鏈,形成“高滿意度員工,極致服務,顧客忠誠,業績增長”的正向循環,京東若想在外賣市場復制這一邏輯,更需長期投入而非短期補貼。
當然,對于京東來說,入局外賣平臺還有著不小的挑戰。
京東當前的外賣入口深藏于APP二級頁面,且價格優勢不明顯,短期內難以改變消費習慣。
此外,京東的“0傭金”僅為引流策略,長期可能面臨盈利壓力。
即使京東未能顛覆格局,其“騎手社?!焙汀捌焚|外賣”的嘗試仍可能推動行業進步。
正如胖東來帶動永輝、華潤等商超改革,京東的入局或迫使現有外賣平臺優化騎手待遇,最終惠及整個生態。
最后,劉強東入局外賣的野心,不僅是商業版圖的擴張,更是一場關于員工價值與社會責任的實驗。
胖東來的案例證明,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對“人”的尊重。
在資本狂飆的時代,企業若將員工視為“成本”而非“資產”,終將陷入內卷化競爭。
只有將員工福祉納入核心戰略,才能實現可持續增長。
京東的外賣之戰,或許勝負未定,但其對員工權益的重視,已為行業點亮一盞明燈。
請【點贊】,點【在看】,把文章【轉發】給您身邊的人,謝謝!
點擊上方小卡片關注一下,記得星標!
謹防失聯,可關注下面小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