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最近很多網友看川馬組合放衛星看上頭了,天天叫嚷著百日維新,反腐倡廉,人類之光什么的,最關鍵是,這群人里面還有一部分是20多天以前,還在天天叫嚷著要冷靜清醒、努力發展。以及:中國的發展和優秀不能靠美國的衰落,只能靠自己的創新和進步。說實話,我很難相信這是同一群人。
作為一個不合格的,不喜歡煽動情緒的互聯網吃瓜人,我知道自己是在和流量背道而馳,但也不想改變自己的初衷。按照自己的初衷和心意去寫自己想寫的東西,而不是流量。
搞笑的是,大選之前,還有個川粉天天給我私信發特朗普的信息,現在全民狂吹了,那個川粉反而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群人,一群看熱鬧看上頭之后,自己無限腦補的吃瓜群眾。對此我的感受是,原來“彩虹屁”聽多了會飄的不只是美國,還有我們自己人。
中美對賬給我們大家最深刻的啟示:我一直覺得不是美國人民水深火熱,而是,我們不能以自己的思維方式代替美國人民去思考,也不能用看權謀劇和歷史長大的我們的頭腦,去代替美國政府思考。
今天這一篇,我又來給上頭大家的降降溫吧。
最近川馬組合精兵簡政計劃
鬧得轟轟烈烈
那么我們就來看看美國的公務員系統
到底是怎樣的
江湖傳言的
民主黨大政府
共和黨小政府政策
真的和裁員息息相關嗎
相關數據表明
美國裁員之王其實是克林頓
而他是民主黨的總統
(沒想到吧)
政策背景:克林頓與副總統戈爾主導了“國家績效評估”(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NPR),旨在精簡政府機構、提高效率。
裁員規模:聯邦公務員數量減少了約30萬人(從1993年的約212萬降至2000年的約180萬),主要通過自然減員(如退休)、部門合并和技術替代實現。
領域:國防部(冷戰結束后裁軍)、郵政服務(1996年重組為獨立機構)、社會福利部門等。
另外再告訴大家一個冷知識
政府效率部其實不是
美國第一個用于提高政府效率的機構
也不是唯一一個
管理與預算辦公室(OMB)
前身:預算局(Bureau of the Budget, BoB),成立于1921年,隸屬于財政部。
改組:1970年,尼克松總統將其升級為管理與預算辦公室(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OMB),直接隸屬白宮。
職能:負責聯邦預算編制、政策協調和行政效率改進,是推動政府高效運作的核心機構。
國家績效評估委員會(NPR)
成立時間:1993年,克林頓政府時期由副總統戈爾牽頭成立,全稱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后更名為“國家伙伴關系政府改革委員會”)。
目標:通過“重塑政府”(Reinventing Government)計劃,削減官僚程序、裁撤冗余部門,提高聯邦政府效率。
成果:推動裁減約30萬聯邦公務員,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引入電子政務系統。
總務管理局(GSA):成立于1949年,負責聯邦政府資產管理和采購優化。
政府問責署(GAO):成立于1921年,監督聯邦政府開支和項目效率。
另外一個方面
其實特朗普第一任期也采取了不少
裁減公務員的措施
比如這幾天新提出的
減少四個公務員
只能補充一個
其實就是上一任期的老政策
效果其實也還不錯
考慮到上一任期
特朗普作為政治新人
被美國傳統官僚系統排擠
這個業績其實也很亮眼了
但還是沒有克林頓的強
我只能說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特朗普政府(2017-2021):2018年行政令允許解雇“低效”公務員,但被法院叫停。通過“自然減員”政策(1補3退),聯邦雇員減少約2%(2017-2020年減少16萬人)。
下一個問題
美國到底有多少公務員
加上地州數量則更可觀
根據馬斯克最近公布的數據
涵蓋聯邦政府(282.4萬人)
州政府(439.9萬人)
地方政府(1,240.8萬人)
加上公立機構雇員
總計約2,300萬人
那么新政府上任之后
每屆政府都需要
隨之更換的政府成員有多少人呢
說出來可能大家都會嚇一跳
4000人
其中需參議院確認的約1,200個
那么歷屆政府裁員的成果
又如何呢
馬斯克和特朗普能超越歷史嗎
其實從這個表里面
我反而沒有
感覺到大政府和小政府的區別
更明顯的反而是加加減減的變化
最接近事實的真相是
其實每屆政府根據自己的需要
裁掉不聽話的部門和人員
加上自己好控制的
聽話的部門和成員
不過這一點到無可指摘
指出這一點
主要是提醒吃瓜群眾不必上頭
真以為美國最徹底的改革來了
最關鍵的是幾十萬的裁員
和美國2300萬人的公務員規模比起來
其意義并不像
某些吹捧者說的那么有意義
我們再看看世界上
其他國家的公務員比例
根據各國官方數據顯示
狹義公務員比例中國為倒數第二
為0.56%
但日本是公務員終生制
相關說明:
1. 中國公務員解構特殊:基層自治組織(村委會/居委會)占比達16.8%。這也是中國擁有獨特的集中統一的組織優勢的原因:中國的政策執行依賴黨政體系的強力推動,能夠突破地方利益壁壘,實現全國“一盤棋”。這不但是精準扶貧能夠實現的基礎也是疫情期間中國的管控效果最優勢的原因。
2.俄羅斯對"公務員"的定義采取全球最狹窄口徑:僅包含:聯邦政府雇員、 地方行政機關人員、 特定安全部門,排除了其他國家常計入公務員的群體: 公立學校教師、 公立醫院醫護人員、 國有企業員工、軍隊現役人員;
我們拋開最特殊的俄羅斯不談
哪怕是相對值較高的德國和韓國
美國的比不上
根據白宮官方文件及彭博社報道
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
計劃將美國聯邦政府文職雇員數量
削減5%-10%
按2025年聯邦雇員總數約230萬人計算
目標裁員規模為11.5萬至23萬人
(其實特朗普上一任期也做到了)
目前完成的已確定官方數據為
考慮到馬斯克一開始的目標是
將美國現有的約428個政府機構
削減至99個
同時解雇約1771萬公務員
僅保留不到四分之一的政府人員
我只能說
加油加油加油
然后每天一定要跟100個保鏢在一起
一定不要讓吃瓜群眾失望
至少要超過美國歷史業績30萬
才能成為創造歷史的男人
最最夸張的是
我今天在搜索相關資料的時候
發現了一個更夸張的事實
世界上還存在
公務員終生制的國家還真不少
據不完全統計有這些
公務員終生制占主流的國家
德國——官員為終身制,需效忠憲法,享有高福利(如終身養老金),但不得罷工。(公務員分為:官員、雇員和工人。)
法國——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后,進入終身制序列。解雇需經過嚴格司法程序,實際案例極少。
奧地利——公務員(Beamte)通過考試錄用后為終身制,享有穩定福利。解雇需經獨立行政法庭裁決。
韓國——高級公務員(5級及以上)通過國家考試后通常為終身制。
日本——通過試用期(通常1年)后轉為終身雇傭;
有限終生制的國家
瑞典、丹麥——公務員職位穩定性高,但以合同制為主,無嚴格終身制。解雇需符合勞動法規定,程序較為復雜。
部分職位終生制
意大利——傳統上公務員職位穩定,但2000年后改革引入合同制,終身制比例下降。
西班牙——高級公務員(Cuerpos Superiores)多為終身制,基層逐步靈活化。
印度——通過聯邦公務員考試(UPSC)的官員為終身制,受憲法保護。
說實話
我越來越相信
只有中國才進行了真正意義上的
反帝反封建的偉大革命
并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功
《毛選》含金量還在提升
我今年一定要繼續研讀
好好研讀
最近特朗普又是給內塔尼亞胡拉椅子
又是給莫迪拉椅子的
我突然想到了這個
不過
雖然都是拉椅子
拉完椅子之后
內塔尼亞胡得到了定心丸
莫迪得到了“自斬四刀——印方已宣布對美國削減關稅。
——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和美國計劃到2030年將雙邊貿易額增加一倍以上,達到5000億美元。
——2025年起,美國對印度軍售數額將增加數十億美元,并將“為最終向印度出售F-35隱形戰斗機鋪平道路”
——特朗普希望美國能夠成為印度的第一大能源供應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