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申公豹
你是申公豹。
你的母校是一個十八線小城里的雙非醫學院校。
你是你們村里第二個大學生,上一個是你爸。
你爸一輩子在這個雙非醫學院教解剖,最愛跟學生說的是,高考不是全部,考研還有機會。你是你爸帶出來最成功的學生,如今在沿海大城市的大三甲里讀博。
你考上學的那天,是你爸一輩子最高興的一天,教起學生來像吃了大補丸似的。你還有個小你十歲的弟弟,八歲就嚷嚷著要學醫,你是他最好的榜樣。
大三甲機會多,人也多。老板底下有二老板、三老板,還有大師兄大師姐以及跟小老板開「夫妻店」的小老板家屬。
你筆試第一的光環很快退去了。
「勤能補拙。」你爸這么說。
于是你幾乎住在醫院,不住醫院的時候就住實驗室。沒人想值的班你值,沒人想錄的數據你錄,沒人想做的隨訪你做,沒人想干的活你干。
本科實習生私下偷偷說,申老師好像不用睡覺。某個深夜,大老板從某個酒局結束返回辦公室拿東西,意外看到了你仍在努力的身影。
「小申,以后大有可為。」一年到頭說不上幾句話的大老板拍了拍你的肩膀,再次離開了。第二天你起了個大早,大師兄來上班時看到你愣了下:「一周三個班還這么精神呢?」
此時正值你讀博最后一年。
半年后,科室年會上,大老板喝到盡興,順手宣布要將唯一一個留院名額要給坐在自己旁邊大師兄。大師兄,本校出身,本地出生。眾人紛紛舉杯,你坐在角落默默喝空了一整壺,腦海中浮現起一句話: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大師兄是個好人,但你總覺得他有點不著調。大師兄愛吃、會偷懶,在醫院值班時,他變著花樣從點你沒聽過的外賣、奶茶、咖啡,每次都不做聲放一份在你旁邊。
但你寧愿吃食堂冷掉的盒飯。
「當醫生就像修行。」你爸這么說。
你一天不敢懈怠,更不理解為什么有人一出生就在羅馬。
02. 闡教
你是國內頂尖大三甲闡教醫院的一名普通醫生。
你很想這么說,但實際上,你只是闡教醫院牽頭的醫聯體里一個周邊區縣城市二級醫院送來委培的。
開全院大會的時候,你差點沒搶到最后一排。
遠遠的,這兩年剛上來的無量院長在臺上慷慨陳詞,憶往昔崢嶸,但你沒咋聽,反正錢也發不到你的口袋。
上一任元始院長已經退居二線了,這幾年基本不在醫院出現。你認出臺下坐在第一排,胖胖的笑咪咪的是太乙醫生——聽說已經定好要留院了。
但你也覺得跟你沒什么關系。像這種本地出生、本院出身的人,你連羨慕的情緒都無法調動。你時常意識不到,太乙醫生和你也是同齡人。但那種人生對你來說太過遙遠,以至于也不怎么愿意費心去想象。
太乙旁邊,瘦高的冷著臉的是申醫生,你有所耳聞。
那是真卷啊,這一點上你其實挺佩服他的。但每次聽到有人說,「申醫生是小鎮做題家的成功」,你心里又總是有些茫然。
什么是小鎮呢?
是的,申醫生也是十八線小城里考出來的學生,但他爸好歹也是教解剖的教授。不像你,腦子一熱在高考志愿里填了臨床醫學,但家里往上數三代往旁看八支,跟醫學沾不上半毛錢關系。
全家都為你高興,全家都出不上主意。醫生到底要怎么當,全家沒人知道。你其實直到現在也還不太懂。
那什么又是做題家呢?你從來不敢如此自稱。
人生唯一一次考雙百分是在小學三年級,人生上一高光是考上醫學院。隨著年齡增長,你無痛接受了自己是個普通人的事實。
全家人長期對你當醫生的事實感到驕傲,同時持續性不遵醫囑,偶爾像忘了你也是醫生一樣,罵現在的醫院果然掙得都是黑心錢。
要不要轉行呢?你偶爾冒出這樣的念頭,但通常不能持續5分鐘。
臺上,院長已經從追憶往昔到了展望未來,而你已然悄悄尿遁。
闡教醫院的大禮堂里烏泱泱坐了幾百號人,沒人會注意到你,這一點你相當自信。
03. 土肥坡
你是從土肥坡里考出來的。
這一路的記憶已經被模糊成凌晨五點的冷風和暖烘烘的不能辨別內容物的大鍋湯。
abandon,abandon,你是真的在無數個被仰臥起坐折磨的夜里復習過英語。
說起來好笑,你第一次考慮轉行是在某次普通的茶歇。
本科畢業之后你無縫鏈接了本校的專碩,對著老板盡力展現自己的青春活力和剩余價值。主任是個高水平醫生,雖然指使起人來不遺余力,但碰到病例眼里仍有對發刊的渴望。
你在主任手下貼了半年化驗單,而對著滿桌甜品搞不懂什么是蒙布朗和布朗尼,按照土肥坡的老家做法,只會把它們一鍋全煮了。
直到從科里辭職出去的師兄悄悄把你叫來,說,專門給你留了點果凍,你愛吃的。
哦,后來你才知道,這種裝在陶瓷小碗里得用小勺挖著吃,帶一股揮之不去雞蛋味的東西,原來叫布丁。
好在畢業的時候你順利拿下了四證,主任眼皮一抬告訴你要進來碩士學歷不太夠啊。
你想說我的能力你是知道的,又想說當初都講本校系統互相有個照應,話到嘴邊卻看到桌面上 top3 院校博士的簡歷。
你說哦,哦,那主任以后多多關照。
你又回到了土肥坡,最高興的是你父母,他們沒聽過什么國自然青年長江,但身邊的孩子是真的。你時不時幫親戚朋友掛個號,突然就成了同輩里最有話語權的人。偶爾你抱怨科室里一個蘿卜一個坑,父母給你夾一筷子紅燒肉,問,那給領導送點茶葉不?
土肥坡其實也不差,你想。機場修起來了,醫院也翻新了,改革幾年設備引進,硬件設施不比哪兒差。不能辨別內容物的大鍋湯,也越品越有滋味了。
但某天大查房的時候你看著病歷突然覺得刺痛,領導親切安慰,患者十分感激,你卻意識到隱隱的不對。
為什么不手術?為什么不讓轉院?你最后的勇氣變成了向領導的討教,你想說我之前看過的……
領導從科室的大鍋湯里舀出來一碗給你,問,知不知道這鍋湯是誰出錢?
你搖頭,領導哈哈大笑道,你太年輕了,再過幾年你就明白我的苦心。
來源:丁香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