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洋撒貝寧危機感來了,央視新文化節目適配度最高的張韜搶飯碗?
2025年新春檔,央視綜合頻道連續6天在下午5點檔播出全新文化節目《成語探華夏》,該節目沿用了《中國詩詞大會》的制作模式,采用選手答題、情景演繹、專家講解相結合的方式,普及和推廣成語背后的歷史文化背景。所不同的是,每期上臺參賽的選手,不是現場比拼選拔出來的,而是提前選好了20組選手,分6場進行比拼,每場4對上場。
雖然從舞臺設計到賽制流程,都與《中國詩詞大會》大同小異,但是選手比賽的題目并沒有套用常規版,而是選擇了節慶特別版。選手兩兩組合參賽,對抗性明顯降低,加上每期選手水平堪憂,導致節目從頭到尾沒啥熱點,很多成語愛好者甚至還不知道該節目。當然,也有與《中國詩詞大會》不同的地方,主持人沒有啟用龍洋,也沒有用撒貝寧。
而是選擇了王寧(3集)、王端端(1集)、張韜(1集)、康輝(1集)4位主持人分別主持,點評嘉賓有大家熟悉的康震、楊雨、酈波3位熟人,也有新加入的多位新面孔。除了王端端不是新聞中心,卻有同類型節目(中國考古、中醫藥大會)主持經驗之外,王寧、張韜、康輝3位雖然都是新聞頻道有名的主持人,此前都沒主持過大型文化節目。
4位主持人都是新聞節目主持人,轉型主持人大型文化節目,難免會有播音腔、端著的感覺。最明顯的表現在于,只會照著念題目,與選手和嘉賓都缺少有效互動,主持人游離在節目之外,沒有龍洋、撒貝寧的松弛感。王寧沒有放開、王端端播音腔明顯、康輝老干部風,每一位或多或少都有不足。不過康輝知識儲備量大,很多成語隨口就講解了。
綜合比較下來,只有張韜與該節目適配度最高。主要原因在于:張韜本來就是文藝、新聞綜合類型主持人,主持過眾多大型文藝晚會活動,臺風穩健,本場提前功課做得好,沒有緊張失誤,互動比較絲滑。還有張韜確實外形出眾,顏值高,往舞臺一站“玉樹臨風,風流倜儻”,請問誰不喜歡又帥又有才的主持人?對提高收視率起到正面推動作用。
主持《成語探華夏》,讓張韜實現了新的突破,登上了央視綜合頻道重點節目,也改變大家對新聞主播的刻板印象。原來新聞節目主持人,不僅能嚴肅認真播新聞,還能在其他節目中以親切自然的姿態與觀眾深度互動,還能把成語的來龍去脈、豐富內涵講解得清晰透徹,更通過與選手、點評嘉賓的交流,揭開成語背后的歷史帷幕和深刻文化內涵。
相信只要給更多歷練的機會,張韜主持大型文化節目會越來越得心應手,接替龍洋、撒貝寧之類的資深文化節目主持人指日可待。畢竟現在的央視,各種類型的文化節目如雨后春筍般推出來,僅有少數主持人能主持肯定不是長久之計,必須培養更多新生力量,才能讓文化節目制作生態,保持相對穩定的現狀,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就不一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