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蘇秀荷
故事來自生活中的瑣事,有所藝術加工。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過度理解。感謝!
兒子給我打來電話的時候,我和老公正在收拾行李。要搬家了,肯定要收拾一些能用的東西帶過去。看到屏幕上閃爍的名字,我和老公說,肯定是告訴我們時間,我就知道,這么簡單的一件事情,兒媳婦不會不同意的,之前肯定是沒說清楚。
我高高興興,接通了電話,但等來的不是好消息,兒子氣急敗壞,說:“媽,你是不是就不盼著我過安生的日子?非要折騰一些事情出來。我都說了我老婆不同意,你還非要我再去和她說。這下好了,你兒媳婦說咱家想吃絕戶,人家不給咱們機會,要和我離婚。媽,這個結果,你滿意了?”
兒子說完,就掛斷了,都不給我反應的機會。我聽著忙音,整個人都不好了。不同意已經夠讓我意外了,還鬧上了離婚,兒媳婦真離譜。我兒子和兒媳婦,是在工作中認識的,兩人算是一見鐘情,感情很好。家境相仿,也算是門當戶對,這段婚事,也算是穩了。
談婚論嫁的時候,原本我是準備雙方父母一起出首付,房子寫小兩口的名字,然后婚后兩個人一起還房貸。但當時,也是趕巧了,正好兒媳婦娘家拆遷,能分3套房子。親家表示不想小兩口婚后生活壓力大,就準備給女兒陪嫁一套房子。
換一句話來說,不用買婚房了。然后還說,既然陪嫁了房子,別的嫁妝就沒有了,我家的彩禮就用來簡單裝修一下房子好了。其實一開始我是不同意的,這么一來,我家不是虧本了?要知道房子雖說是陪嫁婚房,卻是我兒媳婦的名字,隨時能要回去。
但裝修一旦裝好了,怎么辦?拆回來嗎?而且原本給彩禮,三四萬或者五六萬也就差不多了。但裝修三室兩廳,還是婚房,五六萬肯定不夠。感覺這門婚事,女方沒付出,就我家出錢了。但我兒子勸我別多想,我想想也是,雙方都是獨生子女,也無所謂,就答應了。
就這樣,一年之后,兒子和兒媳婦結婚了。婚后好多年,我和我老公都住在村子里,鮮少打擾兒子和兒媳婦的生活。有人可能會問,奶奶不幫忙帶孩子嗎?我倒是想,但兒媳婦不肯。當然了,她有理由,說聽多了因為帶孩子產生婆媳矛盾,從而影響夫妻感情。
兒媳婦說,她還是讓娘家媽媽帶孩子為好,而且娘家媽媽也住在附近。我嘴里說你自己決定,但心中還是忍不住腹誹,請自己娘家爸媽幫忙,長久以往,就不擔心我兒子和他們產生矛盾?老公勸我,讓我不要多想。
兒子也說了,如今外公外婆帶孩子的也不少,還笑話我,不讓你帶孩子,讓你享受愜意的生活,還不夠嗎?既然都這么說,那我也就不勉強了。就這樣,也就是逢年過節,兒子和兒媳婦會帶著孩子來看我。
平常我買了東西,都要問過兒媳婦的意見了,然后再和老公一起過去。原本這樣的日子,如果不發生改變,估計能相安無事一輩子。但我的決定,讓事情發生了改變。家中的老房子,年久失修,其實需要好好修補,不然真的沒法住了。
但一計算,要花四五萬,我覺得不劃算,沒必要。以后要是遇見拆遷,反正看面積,又不看房子好壞,所以我準備不修了,我覺得這筆錢,還不如花在孩子身上。而且,我和我老公,年齡也上來了,也想要熱鬧一點的生活,離兒子一家人近一點。
我想到兒媳婦娘家的3套房子,一套是我兒子和兒媳婦的婚房,一套是自己老兩口住著,還有一套租了出去。前段時間正好說收回來了,還空著,我就想要借住。要是讓我們給點房租意思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給房租這句話,我也和兒子說了的。我說這樣不是一舉兩得,咱們一家人都在同一個小區,互相幫襯,互相照顧,都方便。我老公覺得也不錯,但我兒子可能是了解自己老婆,一開始就說了不合適。
但我不死心,我說怎么就不合適了?兒子說,我們住,兒媳婦娘家肯定不好意思要房租,那家里不是少了一份收入?而且我們這么做,也容易讓別人覺得不想花錢,就住房子。我覺得兒媳婦和她的娘家人,不會這么不講道理。
于是堅持讓兒子再去嘗試一次,好好溝通,好好說話。我以為肯定沒啥問題,結果出了大問題。我怎么都沒想到我的這個想法,會讓兒媳婦覺得我們家想吃絕戶。你們說,我的要求過分嗎?眼下我應該怎么辦?
圖片|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