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春閏月清明不上墳”,2025年雙春閏六月,清明節可以上墳嗎
我國有四大祭祖的節日,分別是:“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和除夕”。
中元節,是農歷七月十五,民間里有“地門開”的說法。
重陽節,是農歷的九月初九,也是登高祭祀祖先的日子。
除夕,是農歷的大年三十,在北方一些地區除了上墳外,有著“請家堂”的傳統。
而相對于其它節日而言,清明節不僅僅是國家的法定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
時間過得真快,還有一個月就進入清明節了。對于清明節來說,不僅僅是一種傳統的祭祖方式,也是對祖先的尊重和懷念。
所以對于“以孝為先”華夏兒女們來說,清明節上墳并不是迷信,而是一個割舍不下的情感:
“我們的祖先并沒有離我們遠去,而是選擇了另外一個地方,始終活在了我們的心中”。
這也是清明節上墳最無法辯解的理由,所以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身在何方,在清明節這一天,是要給祖先掃墓上墳的。
不過今年是2025年,也是“干支紀年”中的乙巳蛇年,按照村里老人對雙春年和閏月的概念,有著:“雙春閏六月清明不上墳的說法。那么這句話是啥意思?今年清明節可以去上墳嗎,我來說一下:
今年是“雙春年”:
什么是“雙春年”呢?
雙春年是指在中國農歷中,一年內出現兩個“立春”節氣的年份。這種現象是由于農歷和公歷的歷法差異而導致的,也就是在農歷年中出現兩次立春節氣。
而農歷2025年就是“雙春年”,一次立春節氣是農歷正月初六,一次立春節氣是農歷臘月十七。
其實在民國以前,是沒有雙春年的說法的,在此之前我們老祖宗把立春節氣這一天是農歷新年的開始,也就是春節的開始。
但是在袁世凱當上了民國大總統以后,就把農歷正月初一作為“春節”,從此以后所以也就有了雙春年的說法。比如說:
進入2025年農歷正月初一以后,才正式進入蛇年,所以正月初一零點以后出生的寶寶就是“蛇寶寶”。而不是老祖宗把立春節氣交節的這一天出生的寶寶是“蛇寶寶”。
“雙春年”有什么說法和講究呢?
對于雙春年來說,雙春年還是有一些民間說法的,具體我來說一下:
從婚姻?上來說:
按照民俗的說法,“雙春年”是認為不適合結婚的一個年份,民間老人認為“雙春”象征著“二春”,這也有著婚姻不和諧的寓意在里面。
從立碑上來說:
按照民間的說法,在雙春年有著“不立碑”的說法,因為民間老人認為,一年有兩次立春節氣,好比有兩個年一樣。
而立碑也是民間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在雙春年立碑的話,那么好比立碑兩次一樣,這在喪葬文化中也是不合適的。
除此之外,民間里還有“雙春年不上墳”的說法,但是無論怎么怎么說,雙春年也是一種歷法現象,本身并不具有特殊的科學意義,但在不同的文化和傳統中,人們卻賦予了它豐富的寓意和象征在里面。
今年閏六月:
今年不僅僅是“雙春年”,也有兩個農歷六月,按照民間的說法為“閏六月”。那么閏六月是怎么來的呢?其實2025年農歷年閏六月是根據“陰歷歷法”而來的。
一般來說,公歷年一年有365天,時間是固定的,是根據地球公轉太陽而形成的,也是根據太陽達到黃經的度數而形成的。
農歷一年有354天,是根據月亮的潮汐變化而形成的,也就是以月相周期而指定的,所以公歷年和農歷年每年相差約11天。
而我國是同時使用“雙歷年”的國家,如果長期積累下去的話,這會導致農歷月份與四季脫節。我們老祖宗為了平衡四季和農歷年之間的天數,就采用了“置閏”來平衡這一差異,也就是每隔2~3年增加一個閏月,使全年天數接近太陽年。
當然按照老祖宗留下來的說法,2025年閏六月的關鍵在于“無中氣月置閏”規則而形成的,所以這個無中氣的月份也就是閏六月了。
“雙春閏月清明不上墳”的意思:
按照村里老人的說法,由于2025農歷年有兩次立春節氣,有兩個六月的原因,這也說明了今年蛇年是不一般的,這是不能去上墳的。
那么今年有著“雙春年”,閏月的“清明節”真的不上墳了嗎?
其實這不過是民間里老人的說法,并沒有科學道理的,當然在2025年的“清明節”自然是可以去上墳的,我來說一下:
①按照老祖宗留下來的說法。
在古時候,并沒有什么“無春年”,“雙春年”的說法,而雙春年的由來是這樣的:
其實雙春年是中國紀年歷法中出現的獨特現象,其實是陽歷和陰歷之間的“陰差陽錯”造成的。
而從歷史的說法來看,“雙春年”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前是沒有這個說法的,在以前古人把它稱為“陰差陽錯”年。
但是袁世凱當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以后,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因此也就有了“雙春年”的說法。
所以在古時候,從來沒有“雙春年”,“閏月”不上墳的說法,但是村里老人認為,在雙春年是不能立碑和遷墳的,這好比兩個立春立一一次碑一樣,在農村里對于這種喪葬文化,還是比較忌諱的。
②從現代科學的道理來說。
當然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說,在雙春年里自然是可以去上墳的,畢竟進入現代社會以后,一些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陋習”已經去除了。
當然雙春年也是一樣,而雙春年的由來,是根據公元紀年和干支紀年的天數差而制定的,所以對于“雙春年”的理解,也不過是一些民間里的老人,對此的錯誤理解而形成的。
因此來說,在有“雙春年”的清明節,自然可以去上墳的,所以對于“雙春清明不上墳,上墳惹得禍臨門”,也不過是以訛傳訛罷了。
那么今年有“雙春年”的清明節,何時去上墳呢?
對于今年有雙春年的清明節,還是要提前上墳為好,畢竟老話說的好“早清明,晚十一”。
意思是說,在清明節上墳的時間上,上墳要早,在十月初一寒衣節上墳的時候,時間要晚一些。而按照民俗的說法,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后四天”都是可以去掃墓上墳的。
通過上述來說,對于”雙春閏月清明不上墳”,這不過是民間老人的主觀說法而已,是沒有科學道理的,所以今年清明節自然可以去上墳的。但是在今年上墳的時候,還要講究一些民間習俗的,畢竟清明節上墳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尊重,也是孝道的傳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