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
這張照片拍攝于1939年北平輔仁大學校園內,照片中的女大學生名叫王光美,當時年僅18歲。王光美穿著一件呢絨大衣,僅從這件衣服來看,就知道她家境不一般,要知道當時可是全面抗戰期間。
我們必須要承認一點,就是18歲的王光美一看上去就是大家閨秀,氣質確實不一般,盡管這時她的相貌還沒有那么出眾。照片拍攝時,王光美是一個標準的超級學霸,她的理工科特別強,在中小學時就是同學眼中公認的“數學三王”尖子之一,而且出身名門,是名副其實的天之驕女。
王光美
當時還有一個說法,大家都認為王光美最應該從事物理學的研究。王光美,1921年出生于北京,這是一個顯赫的家庭。在王光美家譜上,關于她父親生平是這樣記載的:
“王治昌,號槐青,早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專修法律,畢業后東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學改學商科。回國后在清末科舉應試中,考取商科舉人。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時,任農商部參事,后升至工商司司長、代理農商部長……”
王治昌在北洋政府為官期間,他為官清正廉明,曾被授予“特命全權公使”頭銜,參加了兩次重要的國際會議: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對德和約的巴黎和會;1921年裁減海軍和太平洋問題的華盛頓九國會議。
王治昌還有一個重要身份,他跟國民黨著名左派領袖廖仲愷關系密切,兩人既是留日同學,又是拜把兄弟。王光美晚年回憶時說:“我記得我們家的堂屋里,好多年都放著一張合影照片:兩個大人中間站著一個小孩。兩個大人就是我父親和廖仲愷先生,中間的小孩就是廖仲愷先生的幼子廖承志。”
王光美的母親董潔如也了不起,出生在天津的一個富商世家,早年就讀天津北洋女子師范學院,是中國第一批女大學生。如此家境,讓王光美在出生那一刻,就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使得她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王光美在家中排行第七,她有6個哥哥和4個妹妹。或許是長女,母親董潔對王光美格外特愛。用王光美的原話就是,“我是最受父母親寵愛的,什么事情我都得頭份,什么事情都把我舉在前面。”
王光美
從讀書開始,王光美就表現出過人的天賦,加上她性格很好強,平時讀書刻苦,學習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這讓老師們對她頗為重視。在一次整個北京所有中學都參加的數學聯考中,王光美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當消息傳回王光美所在的中學時,她的老師激動地說:“這是是一個好苗子,說不定未來能培養成‘數學女王’呢!”由于王光美學習能力驚人,她跳過高一課程,直接上了高二。1939年9月,王光美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輔仁大學,她來到數理系就讀光學專業。
王光美
跟之前一樣,王光美在大學期間成績依舊名列前茅。1945年,王光美從輔仁大學畢業,并獲物理學碩士學位。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王光美這樣的高材生首選就是去美國留學深造,何況她已經考取了美國斯坦福大學和芝加哥大學原子物理系全額獎學金博士研究生。
但是,早在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前,王光美就跟中共北平地下黨組織有關系,她還跟輔仁大學的工委領導人崔月犁結識。就在這人生的關鍵時刻,王光美人生發生了重大變化,她放棄了去美國留學的機會。
輔仁大學
1946年春節期間,王光美的家中來了一位客人。來人自稱是一名共產黨員,他希望王光美能幫忙做一件事,他說:
“我們黨和國民黨政府、美國三方為了實施停戰協定,成立了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第二廳廳長鄭介民、我十八集團軍參謀長葉劍英和美國駐華代辦羅伯遜,都到了北平。我方代表團急需選調一名政治上可靠、精通英語的翻譯,經組織研究,希望你能完成這項重要使命。”
王光美
那一刻,王光美遲疑了一會,最后毅然選擇放棄去美國留學,主動承認這次擔任翻譯的任務。1947年2月,國共和談破裂后,王光美去了延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