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否認讀歷史、政治書對一個人的幫助,《華杉講透孫子兵法》就是一本結合了歷史、政治及《孫子兵法》的一本暢銷書。
在華杉老師的解讀中,總能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
看了《計篇》中的這8句,我發現早在2500年前,孫子就把人性的弱點想明白了。
對于思想單純,思慮簡單的女生,我建議這一段一定要好好記住。一來可以保護自己,二來可以武裝自己。
原文:“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1.“利而誘之”不貪心,就不會上當。
所有的騙局,都是從“貪”入手的。人只要看到利,就起貪心,會開足馬力拼命自己騙自己。
所以,不要讓你的欲望來左右你對利害的判斷。
同時,當你要挖掘客戶的需求時,是否要勾起對方的貪欲,引導對方掏錢買你的產品。
2.“亂而取之”不心亂,就不會有難。
心里一亂,就會著急,就容易考慮不周全,也因此容易露出破綻,容易出事。
我們都知道,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會有,我們去人員密集的地方,就是到了一個環境混亂的場景下,如果心不專心,就很容易跟自己的家人走散了;也恰是這亂乎乎的狀態下,容易丟東西。
3.“實而備之,強而避之”觀其虛則進,見其實則止。
有一個詞叫“觀其虛則進,見其實則止”,還有一個詞“避其鋒芒,偃旗息鼓”,看到對方實力比自己強時,我們就要再多準備準備。明知道對方是石頭,還要拿自己的生雞蛋去碰石頭,只會讓自己損失慘重。
華杉老師講,我們不要百戰百勝,要一戰而定。所以一味的勇猛是不可取的,更要智、信在前,多考慮整體的得失。
4.“怒而撓之”憤怒讓人忘本。
我們說不要隨便動怒,原因就在于,人一生氣,腦子里就只有憤怒這件事了,一開始的初衷和目標全都排到后邊去了。
教孩子寫作業,看到孩子寫作業慢,上來就是一頓打,這就是忘了一開始想要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件事,光顧著自己出氣了。
男朋友陪自己逛街,看到男朋友幫路邊一個女生拍照,就生氣地甩臉走了,男朋友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都忘了。
有時候,別人想要讓你出丑,自亂陣腳,會不斷地用語言刺激你,讓你生氣,元氣大傷。
5.“卑而驕之”爭一時之氣,會被別人利用。
別人說你不行,你偏說自己行,然后你乖乖把事情做了,這是逞強。
別人說自己不行,你能行,然后你就真的把事情做了,這是爭一時之氣。
還記得“狐貍和烏鴉”的故事中,狐貍就是不斷夸贊烏鴉,讓烏鴉得意忘形,弄丟了辛苦找來的肉。
過分生氣和過分得意,都容易讓一個人忘了本心、忘了初衷。
別人再埋汰你、再夸贊你,你也要先把你的目標實現了再說。
6.“佚而勞之”胸有全局,更要對自己有判斷。
毛澤東曾說“一上戰場,兵法全忘了。”原因是,敵人來了,你不知道他是來騷擾你的,還是發起了總攻。
怎么辦呢?表面上是對對方敵情沒有判斷,本質上是對自己沒有判斷。
想要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就要保護好自己,不要輕易出戰,更不要輕易樹敵。
當自己有一擊斃命的實力時,再出擊不晚。
7.“親而離之”。
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很難琢磨,尤其是親人間的恩恩怨怨,上一秒吵架,下一秒和好。沒有恩就沒有怨,有多大恩,就有多大怨。
我們和敵人之間的關系很簡單,利益之爭罷了,競爭關系。一個團隊里,團隊成員之間也是利益競爭關系。
離間計,常是外部競爭者,打破并參與團隊內部的競爭關系,使得壁壘從內部被攻破。
范增設計了鴻門宴,想要讓項羽把劉邦殺掉,然而項羽卻沒有聽范增的。范增非常生氣,范增為項羽提供了很多智囊,卻還是被項羽質疑。范增智慧再多,卻沒能與項羽處理好關系,致使他不得志。
《孫子兵法》這8個計謀,我們不著急向外施展,用它看清我們自己所處的境遇,再徐徐圖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