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節過后,全國影迷只關心一件事:
《哪吒2》的票房,到底還能走多高?
目前,影片票房已經突破110億,媒體預測其最終票房將突破160億。
數字持續走高的同時,也將排在2、3名的《長津湖》(57.75億)和《戰狼2》(56.94億)遠遠甩在身后。
而隨著《哪吒2》登陸海外市場,口碑的助推下,或許還會掀起一股全球熱。
不過歡慶和熱鬧之余,我們還是要把目光從表面移開,往更深層看。
《哪吒2》登頂,其實釋放了三個信號。
電影市場大賣固然是好事,但其實熱鬧之下,也暗藏隱憂。
一些更糟糕的事,正在電影圈悄然發生。
01、趙本山的一句話,照進了電影圈,含金量還在上升
在很多國人的眼里,動畫片就是“給小孩看的電影”。
《哪吒2》從形象設計到故事層面,也的確是比較兒童向。
但上映后豆瓣上98.7萬人打出8.5的高分,斷檔式領先其余5部電影,說明《哪吒2》從影片整體質量上看確實十分優秀。
我們拿《封神2》來做比較。
這兩部電影“師出同門”,都是改編自古典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片中也都有“哪吒”這個人物。
但從人物設定、故事主題和特效場面調度及呈現上看,就是看出兩者存在的巨大差距。
《封神2》和《哪吒2》都是基于原著的“魔改”,但從人物設定上看,兩者走的就是完全相反的路。
《封神2》一直在做“減法”。
原著中的“三十六路伐西岐”,本是一場聲勢浩大的神魔大戰,影片卻把大部分人物都直接刪掉了,只留下幾個重要人物。
改動最多,也被詬病最深的是鄧嬋玉。
電影不僅用臺詞讓她的父親鄧九公提前下線,還把她的“原配”土行孫刪掉了,讓她跟姬發組CP。
而原著中金鰲島十天君擺下的十絕陣,也成了聞太師一人的專利。
再看《哪吒2》。
延續前作的故事,對比原著中“哪吒鬧海”那段劇情,能看出導演餃子在做“加法”。
恨不得把小說中那些牛逼人物統統加進去。
比如四海龍王、十二金仙、石磯娘娘、哪吒的兩個哥哥金吒木吒。
他還原創了許多形象各異的角色,比如申正道。
一口氣往電影里加進太多角色實屬冒險,因為你必須讓角色服務主線,又要讓他們性格鮮明。
但餃子還是做到了僅用寥寥數筆,也盡量塑造好角色。
還提這個申公豹的父親申正道,從他的言行舉止,就能看出他雖是豹子成精,卻是個剛正不阿、志存高遠的世外高人。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片中出場人物的“法力”,都維持著與原著基本相同的設定。
比如元始天尊的確法力無邊,但其門下弟子無量仙翁、太乙真人、申公豹及十二金仙法力都在伯仲之間,不會出現如《封神2》中那樣“元始天尊讓凡人殷郊吸干法力”的奇葩劇情。
雖說這些都是電影的虛構,但一部好的作品,即使虛構的人物和故事,也需要做到令人信服,不能夠出現明顯的漏洞和前后矛盾。
六爺曾說過:“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p>
這是一種創作上的嚴謹態度,也是對觀眾的一種尊重。
故事主題上,《封神2》這回是“舍本逐末”。
明明是只專注于拍好“西岐保衛戰”就行,烏爾善導演硬是要把“兒女私情”加進去,展現影片主題完全變味。
你看《哪吒2》怎么表現主題的。
餃子就抓住一條——遵從本心,反抗權威。
哪吒作為太乙真人弟子,本可通過升仙考核位列仙班。
但面對善惡的選擇,他卻為了解救龍族,義無反顧地站到了闡教的對立面。
并且影片借著東海龍王敖光之口說出:“父輩的經驗畢竟是過往,未必全對,你的路還需你去闖?!?/strong>
借著哪吒之口說出:“我們都太年輕,不知天高地厚?!?/strong>
這些話雖然直白,但對于銀幕前的觀眾來說,都是一種無形的鼓勵。
再來看特效場景的打造。
《封神1》結尾,魔家四將的壓迫感被渲染到極致。
結果《封神2》魔家四將不僅遭遇降智,還草草下線。
主創還把十絕陣簡化成十面鏡子,把三頭六臂殷太歲變成通體發光的藍精靈。
《哪吒2》則是竭盡全力把“不可能”變成現實。
餃子說他們先是制定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目標”,再想方設法去完成它。
為此影片集結了100多家國內制作團隊,包括《流浪地球》的Morevfx團隊、《深?!返氖聢F隊、《姜子牙》的泥丸星公司和《熊出沒》的華強方特團隊等。
正是凝聚了全國眾多優秀的動畫公司的心血,才打造出《哪吒2》這部動畫界的“萬鱗甲”。
所以對比下來一看,《哪吒2》的成功,春節檔其他電影的失敗,其實一切都是必然的。
用趙本山在戲中的話說,沒能力就說沒能力,別總抱怨大環境。
02、160億“大蛋糕”下的邊邊角角
目前《哪吒2》也走出國門,安排在海外上映。
眼見《哪吒2》勢如破竹,前景一片大好,皮哥卻發現在繁榮景象的背后,還藏著隱憂。
近期大盤堪稱火爆,但其實本質上只是《哪吒2》的獨角戲。
《哪吒2》的品質雖然夠硬,其他影片還是沒能站出來。
春節檔的6部影片,除了《哪吒2》之外,《唐探1900》和《熊出沒·重啟未來》只能說是維持了各自IP的口碑。
被寄予厚望的《封神2》和《射雕》,都沒能達到觀眾的期望,這也導致兩部電影的口碑一路下跌,豆瓣評分只有6.0分和5.3分。
《蛟龍行動》雖然提前搶跑,但在票房層面,依舊沒能如愿。
由于其題材并不適合春節檔,初一當天就沒能拿到好的排片,豆瓣評分6.3,受到口碑影響,上座率也不高。
表面上看春節檔一片繁榮,實際上就《哪吒2》一家獨大,占去了超過六成的票房。
根據調查顯示,在我們內地觀眾群中,每次只進一次電影院的觀眾占到了六成。
也就是說,這部分觀眾群體實際上多數都把這“唯一的電影票”貢獻給春節檔,因此每年的春節檔才會成為各大電影公司爭相搶奪的大蛋糕。
即便如此,今年上映的6部影片,豆瓣7分以下的電影還是占去了4部。
也就是說,那些電影公司竭盡所能都還拍不出一部能令觀眾滿意的電影。
從整體來看,在院線電影票房危機之下,國產電影的品質還是不行。
偏偏現在觀眾不好騙了,認定了必須品質好才會花錢買票。
像《流浪地球2》、《哪吒2》這樣的良心作品把觀眾的審美提高了,光靠營銷手段騙票房的時代已經過去。
可以想象,當《哪吒2》的票房走勢變緩,甚至在未來下映之后,中國電影市場或許還是會回到像去年那樣的寒冬中去。
某種角度來說,動畫作品卷起洶涌浪潮,并不是中國電影真正的春天。
各類題材在品質上都向《哪吒2》靠攏,真正百花齊放,那才是中國電影真正該有的盛世。
電影市場的春天,也才會真正到來。
03、《哪吒2》走得越高,一個問題就越凸顯
今年春節檔,還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哪吒2》和《封神2》都是改編自《封神演義》。
再回顧近幾年,另一個大IP《西游記》改編的影視作品,特別是網絡電影更是多如牛毛。
有人拿《哪吒2》跟《雄獅少年2》來做對比,兩部影片的豆瓣評分都是8.5。
但“同分不同命”,前者正在向著160億票房大步邁進;后者至今票房仍只有8000多萬。
雖說故事層面同樣優秀,但《哪吒2》改編自“哪吒鬧海”,有強大的“封神IP”托底;
《雄獅少年2》則是走現實主義路線,觀眾對其角色本身并沒有熟悉感和親切感,加上其形象設計不討喜,便很難得到大部分觀眾的認可。
《哪吒2》這種吃古典神話IP的做法雖然比較保險,但也讓人意識到創作能力上的匱乏,顯得有點“走捷徑”。
我們希望看到《哪吒2》拿下高票房。
但如果都是《封神演義》和《西游記》這兩個神話IP在前面沖鋒陷陣,那對中國電影也不是一件好事。
比如在動畫電影領域,除了《哪吒2》,我們還期待能夠看到更多的《長安三萬里》。
《長安三萬里》由唐代詩人高適的視角切入,通過他和詩仙李白數十年的分分合合,來展現整個大唐的榮辱興衰。
也通過生動的視覺效果,向觀眾細致呈現了中國綿延數千年的詩歌文化。
作為一部原創作品,《長安三萬里》帶給了觀眾最觸及內心的感動,中國的動畫電影也就此開啟了新的篇章。
說了這么多,皮哥的出發點還是為了咱中國電影好。
真心希望在《哪吒2》成功的激勵之下,未來我們中國能夠涌現出更多優秀的作品,也讓全世界看到我們中國的文化自信。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