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上旬!巴基斯坦空間(SUPARCO)與中國國家航天局簽署了嫦娥八號國際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的合作再次提升了一個階梯。
當然,這一次不少人也看到了,除了巴基斯坦之外,中歐之間的合作又出現了新改變,也參與了其中,這讓很多人擔心,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就詳細看看,相對于歐洲來說,可能很多人更想看到的就是中巴之間的簡單合作。
中巴嫦娥八號合作確定!
對于這一次合作任務來說,倒不是意外的事情,因為在2024年下半年的時候,就傳出了關于中巴嫦娥八號關于“月球車”的消息,其參與了中國新一輪任務的一部分。
那就是將搭載SUPARCO的月球車,其重約35公斤,這臺月球車在月球著陸之后,將會在該地區進行具有挑戰性的地形和潛在的科學發現。
該月球車將配備先進的科學儀器,將在月球表面收集數據、為未來探月任務鋪平道路方面發揮作用。
不過,這一次在關于有效載荷搭載上,也提出了關于歐洲科學之間合作的國際有效載荷,這讓很多人比較擔心,那就是曾經歐洲坑了中國兩次任務:
- 第一次、中歐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合作。
- 第二次、中歐之間的載人航天合作。
雙方本來在合作上,都是非常穩定,但最終都因為某些原因問題,導致了最終的任務合作提前結束。
所以,這下讓大家看到了歐洲,也再次讓人擔心這個問天,與巴基斯坦單獨合作沒有什么,但歐洲方面,還是很害怕放鴿子的事情,會嗎?
這個的確擔心也沒有必要,畢竟合作最終成不成,也只有任務進行了才知道。
不過,這一次按照外媒的披露來看,是中國和歐洲“科學家”之間的科學有效載荷合作,這可能是個人方面的傾向較多,由于沒有詳細的說明。
我只看到“科學家”的描述,所以,到底怎么回事,這個不明確。
但對于任務來說,大家不用擔心,就算是沒有歐洲任何的有效載荷,我國依然可以干起來,這單獨提醒了一下,大家看看就行、
而這一次中巴簽訂了國際合作諒解備忘錄,其實就是確定了該事情,是穩妥妥的合作問題了,已經沒什么變故了。
這一次的合作任務,也將是巴基斯坦首個本土月球車的研發項目,實現本土月球車的任務推動。
而對于這一次的科學和技術目標,巴基斯坦的月球漫游者將促進幾個關鍵的科學和技術目標,包括:
- 研究月球土壤組成及其資源利用潛力。
- 繪制月球表面以協助未來的探索任務。
- 研究月球表面上的排放水平和歷史活動特性,以評估對未來探索和人類存在的潛在影響。
- 測試新技術的長期穩定和可持續的幫助人類在月球存在的基礎。
所以,這目標還是很明確,就看后面的主要情況。當然,這一次任務SUPARCO與CNSA之間的這種合作,強調了巴基斯坦與中國之間的雙邊關系以及他們對深空探索的共同愿景。
它還加強了巴基斯坦致力于推進其國家太空計劃并為全球科學研究做出貢獻的承諾,那么,也期待嫦娥八號能夠創造新歷史。
嫦娥八號任務,背后還有中國一個大目標
對于嫦娥八號任務來說,看上去是一次簡單的探月任務,但其實這遠不止這么簡單,中國嫦娥八號背后還有一個,是什么呢?那就是中國月球南極科研站的基本型。
沒錯,嫦娥八號是我國月球南極科研站的基本型的一部分,它將與嫦娥七號、鵲橋二號建成一個基本的構造。
所以,這才是中國的更大目標,而巴基斯坦參與了中國嫦娥八號的任務,說明了也可能是我國月球南極科研站的參與者之一。
而且根據說明來看,在嫦娥八號任務之下,一旦部署,巴基斯坦科學家將控制和操作地球的流動站,從而進一步增強該國在月球勘探中的作用。
所以,這看得出來,應該是會參與后續整個任務,這是中國嫦娥八號背后的一個重大目標,而建立月球科研站的目標也非常明確。
那就是預計到2036年-2045年間,建成綜合型的月球基地,實現人類長期駐留,并完成全面、大規模的科學探測、技術試驗與月球資源開發利用。從三步走的計劃來講:
- 第一步、計劃2028年前建成基本型月球科研站,開展月球環境探測和資源利用試驗驗證,而我國嫦娥八號就是在2028年前后發射,那么,這第一階段時間點卡得也是非常明確。
- 第二步、月球科研站2040年前建成完善型,開展日地月空間環境探測及科學試驗,并建成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服務載人登月和火星、金星等深空探測。
- 第三步、月球科研站之后建設應用型月球科研站,由科研型試驗站逐步升級到實用型、多功能的月球基地。
所以,期待我國這個月球科研站能夠早點建設完成,創造中國真正的月球新天地。
科研站之下,中國還將進行資源開采
的確,除了研究之外,中國在月球的目標還將進行資源開采,因為月球資源非常的特殊,包含了不少關于地球上都少見的資源,而資源又是人類發展的基礎。
所以,進行資源開采,可以說不僅是中國,對于其他月球探索的國家來說,都是如此。
比如月球上氦-3,是一種能夠改變能源格局的資源,并且其非常豐富,它的品位約為30μg/g、全月氦-3換算儲量高達110萬噸,可作為清潔核原料供地球使用約1萬年。
所以,一旦我國開啟了該資源,有辦法將其運回地球,那的確對我國來說,將是一次能源革命性發展。
你說,這樣的資源想要嗎?這可以說科研之下,必然會想到其開采方法,而且除了我國之外,美國,日印等國都已經聯合宣布或者單獨宣布了,將針對其研究開采模式,并且實現資源的支配。
所以,這些都說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氦-3已經成為了人類前往月球的重要目標,但現階段來看,似乎只有中國研究了很好的方法。
其相對于傳統開采模式來說,中國通過研究嫦娥月壤,已經發現了其更好的開采方法,通過機械破碎方法有望在常溫下提取以氣泡形式儲存的氦-3,不需要加熱至高溫就能獲取。
很顯然,中國雖然還未全面開采月球資源,但方式,方法已經走在了前面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這里只能期待,我國能夠按照計劃,更快的實驗航天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