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拍賣巔峰者,除了顧景舟,便數陳鳴遠。
歷經百年霜雪,不褪紫砂光華,風流人物,一代大家。
——陳鳴遠
陳鳴遠,字鳴遠,號鶴峰,亦號壺隱,清初康熙、雍正年間杰出的紫砂藝人,相傳其父是明代著名紫砂藝人陳子畦。
陳鳴遠技藝精湛,雕鏤兼長,上承明代精粹,下開清代格局,在工藝、造型、銘刻、堆塑及配色等方面都達到新的高度,是紫砂史上技藝最為全面而精熟的大師,被稱為繼時大彬之后中國紫砂史上最杰出的藝人。
他的作品,可與三代古器并列。三代古器是指夏、商、周三代的金、玉器物,金包括黃、白、赤三種,后世則單獨起名,把黃的叫做金,白的叫做銀,赤的叫做銅。
其在壺形設計上,跳出明代幾何器形和筋紋器形的局限,模擬自然形態塑成壺身,自然界的花草樹木、蔬菜水果、鳥獸魚蟲,無不可以入壺。
開一派新風,為花貨之鼻祖、宗師。
陳鳴遠與陳維崧、汪文柏、兄汪森、汪文桂、楊晚研、曹廉讓等文人名士結交,他的文化素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視野開闊,激發陳鳴遠在紫砂創作領域上的天賦,從而開啟了陳鳴遠創作的鼎盛時期,無論光器、花器,都能隨心所欲,得心應手。
人間珠玉安足取 ,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
君不見輪扁當年老斫輪,又不見梓慶削鐻如有神。
古來技巧能幾人,陳生陳生今絕倫。
這是汪文柏,有感于陳鳴遠高超的制壺技藝,而寫下贈詩《陶器行》中的詩句 。
陳鳴遠擴大了紫砂陶的藝術品類。作品形式多樣,除壺、杯、瓶、盒以外,還有筆筒、筆架、水盂、鼎、爵等文房雅玩,石榴百果等像生作品,造型別致,精巧可人。
開創了壺體鐫刻詩銘作裝飾,署款以刻名和印章并用,把中國傳統繪畫書法裝飾藝術,與紫砂制作工藝相結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賦予了紫砂作品深厚的文化內涵,使其從實用品蛻變為藝術品、收藏品。
陳鳴遠把中國傳統繪畫書法的裝飾藝術和書款方式,引入紫砂壺的制作,使光素無華的壺體增添了雋永的情趣,更具有濃厚的書卷氣。
極大的提高了紫砂壺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使其成為真正的藝術品進入藝術殿堂,這是陳鳴遠在壺藝發展史上建立的卓越功勛。
無一不細,無一不精,海外競求鳴遠碟。
他以自然萬象塑茶壺,惟妙惟肖,開拓創新。他為紫砂工藝開創新路,被譽為「清代第一家」。
五件封侯 鳴遠千萬傳器
TOP 01
清初 陳鳴遠制 傳香壺
成交價 RMB 34,500,000
傳香壺,壺呈方斗式,造型簡約,上寬下窄,雋秀挺拔。方柄,方流,下承四足。
底鐫有“令我胸中書傳香”“鳴遠”行書刻銘與款識,以及“陳鳴遠”“壺隱”陽刻篆書印款。
紫泥蘊藉翰墨書香,文人風雅,盡萃于斯。
壺身、蓋、流、把與足之四角外皆作凹筋,于身、蓋、足、流并于內側出筋。
短彎流之弧形曲線巧妙而流暢,恰到好處,與四方形的壺把成圓與方造型之對話。
一絲不茍,精工至極,見之于所有細節處。比例權衡,全面觀照,造型近于完美,簡約又不失于變化的幾何造型,充滿簡約素雅之美感。
尤以所作脊棱出筋,犀利有力,更見峭拔精神,使此壺益顯骨相清奇、勁挺不凡。
TOP 02
清康熙 陳鳴遠制南瓜壺
成交價 RMB 32,200,000
據傳,該壺的舊主最早可上溯到晚清民國時期虛齋主人龐元濟,他被譽為“全世界最負盛名”的中國書畫收藏大家。
其晚年經濟拮據時,將大量藏品讓予杜月笙之子杜維善的岳丈譚敬,譚敬是民國時期一位傳奇的收藏家。
在1978年,杜維善將此壺在蘇富比“宜興名陶”拍賣會拍賣,香港著名愛國實業家羅桂祥博士,以3萬港元巨資競得。
1981年,羅桂祥先生將數百件陶瓷茶具捐獻給香港市政局,成立香港茶具文物館時,顧景舟從中唯一選出了這件南瓜壺,讓羅桂祥先生留下來。
羅桂祥手捧“陳鳴遠制南瓜壺”
2014年香港羅桂祥茶具文物館慶祝30周年館慶,還展出了羅老手捧此壺的照片,喜悅之情洋溢臉上,可見對它情有獨鐘。
TOP 03
清初 陳鳴遠制 素帶壺
成交價 RMB 31,625,000
此壺體近似球形,由上至下漸斂。壺身圓潤飽滿,線條流暢優美,包漿渾厚。圓蓋,圓珠紐,短彎流,耳形柄,底部順勢塑成三瓣形足。沿壺身堆塑素帶紋一圈,簡潔雅致,有沖淡素樸之美。流下方壺腹位置有“陳鳴遠”楷書款識并篆書印款。
此壺原為民初收藏巨擘龐元濟藏品,收入《虛齋名陶圖錄》中,記載:“鳴遠喜仿古彝器作壺。此壺圓形短嘴長鋬有三足,蓋仿銅器中之盒也。盒,說文:調味器也。有流。其制頗似今之茗壺,此壺寔仿其制。中腰有素帶,制作古拙,寉邨制壺向以精能勝,此壺則用紫黑砂,全以雅淡見長。款陳鳴遠三字下有陳鳴遠朱文方印。”
《宜興縣志》載:“鳴遠工制壺、盃、瓶、盒諸物,手法在徐士衡(友泉)、沉士良(君用)間,而款識書法獨雅健,有晉唐風格。”
證諸于鳴遠此壺,沖淡雅健,氣宇軒昂,確為出類拔萃之佼佼杰作。
TOP 04
清早期 陳鳴遠制子式先生上款紫泥松鼠柿子壺
成交價 RMB 26,220,000
此壺以柿子為主題,壺身扁圓,以竹棒壓出四條對稱的凹線,形成四瓣柿身直至壺底,底心設一粒小珠。
壺肩轉折明顯,圓中寓方。單口壓蓋,壺口開出不對稱的海棠狀。
壺蓋塑為柿蒂,八九片蒂緣環蓋翻卷,形態生動逼真,蒂心置一只松鼠為鈕,抬頭扭臀擺尾,活潑靈動。
壺嘴以柿葉卷成,并綴飾小枝枒,在造型做工方面已是無可挑剔。
壺流下側題刻“子式先生,鳴遠”,意趣飛揚(應出自曹廉讓,名將曹履泰之孫)。
下鈐“陳鳴遠”篆字陽文方印。子式即為卓子式,塘棲人,又號東園主人,東園為明末清初塘棲的名園。
TOP 05
陳鳴遠 清 梅花四方紫砂壺
成交價 RMB 10,350,000
該壺四方形正,壺腹鼓凸飽滿,抽角塊面富有張力,線條清晰有勁,剛柔相濟。中國紅壺鈕,更有“鴻運當頭”之意,寓意美好;壺底造勢挺拔,風姿灑脫,使其具有大將之風;壺身梅花裝飾,別具風味,實乃大師之作!
陳鳴遠,宜興陶藝史上重要的陶藝家,清代第一紫砂壺名手,壺藝泰斗顧景舟不得不推崇的紫砂名匠,名遠四方卻神秘莫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