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隊長誕生于二戰期間,為了鼓舞人民,提升士氣而存在。
其模式等同于樣板戲,標準的美式主旋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倡為國爭光。
但因年代久遠,若依然按照40年代框架來拍,故事肯定呆板教條,所以必須加入現代語境,讓節奏變快才能適應當下觀眾的觀影需求。
于是,我們看到了緊湊的文本。
前半段,赤子青年正直善良很愛國但因身材矮小參軍被拒,博士的血清試驗讓他變的強壯卻被當做繡花枕頭。
在全美巡演號召人們購買國債與入伍,這與他的初心不符,一次不聽領導指令,孤身闖入龍潭虎穴營救朋友的行動讓他被認可,成為了真正的美國隊長。
之后的劇情就是好萊塢萬年不變的套路了。
美國隊長走馬觀花式的打擊敵人,在槍林彈雨中來去自如,于炮火連天里優雅應付,個人英雄主義爆棚,還抱得美人歸。
隨后遭遇好友犧牲,舍小顧大,沉睡七十年,加入復仇者聯盟,沒什么新意,所幸克里斯·埃文斯魅力四射,故事情節詳略得當,讓《美國隊長》不至于無聊沉悶。
如果說《美隊1》是原教旨主義的老派主旋律,那《美隊2》就是主旋律+的新派主旋律,側重點不是主旋律而是深耕類型化。
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史蒂夫·羅杰斯的基礎上加入了動作片的元素,從頭打到尾,好不過癮,盡管借助快速剪輯比較多,但勝在好看的動作設計讓這些打斗變的拳拳到肉。
這也是國產主旋律需要學習的地方,中美情況不同不能一味照搬,可在不露痕跡的輸出,潛移默化的影響上確實有肉眼可見的差距。
很多人在看《美隊2》時也許都不曾記起這是實打實的美式主旋律,但看完后會被美隊的美國精神所動容,國產主旋律恰恰缺少的就是這種潤物無聲的內核。
同時,在思想性上,《美隊2》較于前作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戰結束,世界進入和平時期,但不表示硝煙就此消散,這個世界依然是個巨大的謊言,表面正義的神盾局,背里邪惡的九頭蛇。
所謂的自由、和平只不過奴役人的手段,阻止人民在思想上的覺醒,讓他們自愿接受逆來順受,看不清世界的本質與矛盾,淪為統治者的白手套,可見戰爭從未停止,只是換了方式。
在故事性上,美隊與獵鷹、黑寡婦的合作,跟好兄弟的情感羈絆,雙雄對決。
伴隨主線三幕劇的徐徐展開,交代問題,發生危機,留下尾聲,雖然劇作結構并不新穎,《碟中諜》《諜影重重》都用過此套路。
主角看到原單位被滲透,試圖讓真相大白于天下,卻被原單位追殺,最后憑借一己之力力挽狂瀾,但好在羅素兄弟深諳商業片之道,爆米花屬性給的很足,讓人忽略了重復。
《美國隊長3》開啟了自反式的解剖,解構超英于世界而言是好是壞。
但這樣的深入僅是淺嘗輒止,該不該簽協議的思考過后就步入了個人情感,宏大敘事戛然而止,冗長的文戲隨之而來,嚴重損傷了觀影節奏。
不過,用動作片包裹的外衣還是夠味的,十幾位英雄上天入地,打的難解難分。
在機場,美隊、鋼鐵俠、蜘蛛俠、獵鷹、蟻人等各領風騷,羅素兄弟毫不吝嗇,量大管飽,結尾處又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戰斗,各自使出渾身解數,為觀眾帶來視覺享受。
只是第三部美隊的價值觀讓人不敢茍同,根本不像個領導。
大局觀遠不如黑豹,自己的兄弟可以原諒,鋼鐵俠父母被害卻執意隱瞞。
何況史塔克的父親還幫過他,他都不懂得知恩圖報,一味利己,害的史塔克眾叛親離,好朋友也落的個癱瘓的下場。
最后還寫信請求史塔克原諒,有需要復仇者聯盟時他還會到場,強行挽尊的做法太牽強,這也讓美隊的人設有些崩了。
怪不得第四部成了獵鷹,但《美國隊長4》中的黑美隊,恐怕也沒多少人感興趣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