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系真實案件改寫,所用人名皆為化名,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駕車撞人案》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案件真實畫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聲明:作者專屬原創文章,無授權轉載搬運行為一律追究到底!
“他到底圖個啥啊?
一把年紀了,非得鬧這么大動靜!”
他低聲罵道:“這種人,活著就是禍害!
但到底為啥,他非得這么干?”
樊維秋,62歲,香洲區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年輕時是個跑長途的貨車司機。
后來不跑車了,在家開了幾年修車鋪,小日子過得不算寬裕但也湊合。
他有個妻子,生了一個兒子。
鄰里鄰居對他的評價簡單明了:“老樊這人,就是軸,脾氣臭,誰惹了他,得記一輩子。”
這樣的日子本該平平淡淡地過下去,但5年前,他跟老婆鬧掰了,凈身出戶,住進了老房子。
人一到晚年,沒個伴兒在身邊,心里自然不好受。
他兒子成家之后,更是把他撇在一邊,連個電話都不打。
樊維秋成天一個人窩在家里,對著墻發呆,脾氣也越來越壞。
一天,他跟街坊劉大爺聊起天,嘴里滿是怨氣:“老劉,你說我圖啥?
活了一輩子,最后連個家都沒了!”
劉大爺嘆了口氣:“老樊,別這么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小兩口過得好就行。
再說了,你還年輕,找個老伴也不是不行啊。”
“年輕?你瞧我這老骨頭,誰還能看得上?”
樊維秋嘴里咕噥著,抽了一口煙,“現在想想,這日子,算是白活了。”
劉大爺拍了拍他的肩膀:“哎,別瞎琢磨,有啥日子不能過啊?
你不還有一輛新車呢?
沒事出去轉轉,也能散散心。”
“轉轉?”樊維秋冷笑了一聲,“我倒是想轉,可往哪兒轉?
到處都是人,哪兒能讓我痛快一回?”
今年10月,不知從哪兒湊的錢,樊維秋居然買了一輛嶄新的越野車。
這車一看就不是便宜貨,周圍鄰居都好奇:“老樊,哪來這么多錢買車?”
樊維秋嘴巴一抿,回了一句:“老子有錢,不用你們管。”
買了車以后,他每天開著車到處亂轉,偶爾還會開車到體育中心附近,停下來盯著人群看。
有人問他在干嘛,他擺擺手,笑著說:“看看人家熱鬧。”
19時48分,一聲刺耳的引擎轟鳴打破了體育中心的寧靜。
越野車突然加速,撞向了正在跑步的一群人。
人群四散尖叫,有人倒在地上,有人被撞飛到空中。
車輪碾過地面,留下一條長長的血跡。
“哎呀!有人開車撞人了!”廣場舞隊里的阿姨嚇得大喊,旁邊的老李趕緊拽著她往一邊躲:“別看了!快跑!快跑啊!”
越野車沒有停下,而是直直地沖向另一片人群,像是一頭失控的野獸。
正在打籃球的年輕人被這突如其來的場面嚇懵了,其中一個大喊:“他瘋了嗎?往人堆里沖什么!快報警!”
人們一邊尖叫,一邊拼命往出口跑,整個體育中心亂成一團。
車里的樊維秋,雙手緊緊握著方向盤,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
他像是聽不到這些聲音,眼神冷冷地盯著前方,腳下的油門越踩越重。
“不對勁,他不是想停下,他是故意的!”
一個剛剛避過車頭的小伙子喘著粗氣,轉頭一看,車子竟然調了方向,又往另一邊開去。
“救命啊!這人是瘋了吧!”一個女孩的尖叫聲劃破夜空。
與此同時,距離體育中心不遠的路口,交警接到了群眾的報警電話。
“喂,110嗎?體育中心這邊有人開車撞人,現場血流成河,快來救人!”
“別慌,我們已經出警,請保持安全距離!”
電話那頭的警察緊張地指揮著現場調度:“趕緊封鎖周圍路口!
這車絕對不能再往外跑了!”
樊維秋沒有減速,而是繼續在場地內橫沖直撞。
忽然,他踩下一腳油門,猛地撞向體育中心的大門。
“轟”的一聲,大門被撞開,他駕車揚長而去。
“追!不能讓他跑了!”警察的對講機里傳來急促的命令,警車呼嘯著朝越野車的方向追去。
三十分鐘后,在一個路口,越野車終于被警車攔截。
車門打開,樊維秋手里拿著一把水果刀,刀刃上還滴著血。
他對著自己的手腕比劃著,嘴里低聲嘟囔著:“這一切都不該是這樣的……”
警察迅速將他制服,送往醫院。
這場災難,造成35人死亡,43人受傷,成了整個珠海市的一場噩夢。
案件調查展開后,警方發現樊維秋不僅在案發前購置新車,還在銀行提取了一大筆現金。
案發后的第三天,樊維秋的姐姐樊麗被叫到警局配合調查。
警察將她請到審訊室,遞上一杯水,語氣卻不容置疑:“你是他唯一的親人了,能不能告訴我們,他到底為什么做這種事?”
樊麗低著頭,雙手搓著衣角,嘴唇抿了又抿,始終沒有開口。
警察嘆了口氣:“樊維秋的事,已經鬧得全城人心惶惶。
如果你知道什么,還請配合我們。”
沉默了很久,樊麗終于抬起頭,眼里布滿血絲:“這事兒,怪不了他一個人。
他瘋,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
樊麗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隨身的布包里掏出一封信。
信封已經有些發黃,邊角還帶著些許折痕,顯然被人反復翻閱過。
她將遺書推到警察面前,聲音有些發顫:“這是他出事前寄給我的,但我到現在也沒敢看,也許看完這個會有結果。
警察接過遺書,小心翼翼地打開,信紙上的字跡歪歪扭扭,墨跡深淺不一,顯然是寫信的人情緒波動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