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工商登記信息顯示,近日,中國東方航空武漢有限責任公司發(fā)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17.5億人民幣增至67.5億人民幣。
東航武漢公司是由東航控股,武漢市屬企業(yè)參股的合資公司。
據(jù)航旅圈了解,東航武漢公司此次獲得的50億資金,來自幾家股東的等比例增資,也就是東航增資30億,武漢的兩家股東合計注資20億。
股東圖,來自企查查
疫情以來,不少國內(nèi)航司都在陸續(xù)獲得增資,從地方航司獲得的注資金額來看,東航武漢公司獲得的這筆增資還是比較大的,而且相比其他被注資的航司,東航武漢公司的資產(chǎn)和經(jīng)營狀況都還是不錯的,不僅2024年取得了盈利,資產(chǎn)負債率也是東航旗下子公司里相對較低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東航武漢公司依然獲得了增資,也體現(xiàn)了股東們對加快發(fā)展武漢公司的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在武漢這個被稱為“九省通衢”的中國地理中心,三大航都已經(jīng)陸續(xù)布局了分公司或子公司,而唯一有當?shù)卣畢⒐傻闹挥袞|航。
最早布局武漢的是南航。早在1993年,南航湖北分公司就成立了。
東航武漢公司則是通過重組武漢市于1986年成立的武漢航空而來。在2002年的那場民航大重組中,東航與武漢航空,上海均瑤集團以及武漢高科控股集團合資組建中國東方航空武漢有限責任公司,即今天的東航武漢公司。
2005年,均瑤集團籌建吉祥航空獲批,隨后將所持武漢航空股權轉讓給東航,而經(jīng)過后續(xù)的一系列增資,目前的東航武漢公司由東航持有60%股權,武漢國資等持有40%。
近年來,東航在武漢的布局也有提速之勢,不僅執(zhí)管的飛機數(shù)和通航點遠高于南航和國航,航班執(zhí)行率和利稅貢獻也是最高的。
國航是最晚來武漢布局的。收購東星航空未果后,國航于2009年成立湖北分公司,并從東星招收了600多名員工,再加上通過拍賣獲得的東星航空機供品,航材消耗件,機器設備,車輛等物品,自己成立湖北分公司,成本可能比收購東星還便宜。
作為中國內(nèi)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三大航都要在此布局無可厚非,那么現(xiàn)在誰在這個中部城市占得了先機?先來看看航班量情況。
根據(jù)航班管家1月的數(shù)據(jù),目前有超過30家公司在武漢執(zhí)飛航班。從航班量份額來看,目前南航的航班量占比27.4%,東航27.1%,國航9.8%。
相比半年前航旅圈的統(tǒng)計,南航和國航的航班量份額都在下降,東航的份額則在提升。
如果單看國內(nèi)航線的情況,航班量份額占比跟上面的總體沒有太多變化,但國際航線的競爭格局有了不少變化:東航以占比39.8%的航班量占比,大幅超過了南航(18.9%),而國航則鮮有國際航線自武漢開飛,國際線排名第三的是泰國亞洲航空。
從這樣的競爭格局來看,武漢方面愿意“真金白銀”的加碼東航武漢公司,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而在不久前,東航江蘇公司也獲得了股東們的同比例增資,合計20億元。
東航江蘇公司目前共有四個股東,分別是東方航空(62.56%)、江蘇省國信集團(23.89%)、江蘇交通公司(7.55%)、南京紫金資產(chǎn)管理公司(6%)。其中江蘇省國信集團和江蘇交通公司都是江蘇省政府下屬企業(yè),南京紫金資產(chǎn)管理公司則是南京市國資委下屬企業(yè)。
今年1月,南航旗下公司,也有獲得來自地方政府的注資。
企查查的最新信息顯示,貴州航空注冊資本從128100萬增加到2228100萬,增資的10億元來自股東等比例增資。
目前,貴州航空的大股東南航占股60%,貴州省國資企業(yè)占股40%。
值得注意的是,貴州省旗下還有一家自己的本土航空多彩貴州航空。2021年12月,多彩貴州航空也曾增資擴股,由省工投向多彩貴州航空增資擴股2億元。此次貴州還能再注資南航控股的貴州航空也屬不易。
此外,南航旗下的廈航,最近也聯(lián)合江西政府旗下企業(yè),對江西航空增資5億元。江西航空由廈航控股60%,江西航產(chǎn)集團持股40%。
值得關注的是,疫情以前,國內(nèi)不少省市地方政府對于設立自己的本土航司非常執(zhí)著。
即使在疫情下,地方政府對設立本土航司的積極性也不減。比如青島國資入主青島航空、無錫國資控股瑞麗航空,湖南政府參股紅土航空。
疫情后,地方政府對投資航空公司的態(tài)度有了一些變化,有的撤出原有投資,比如汕頭航空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就在1月份退出汕頭航空,原本汕頭方面持股40%的汕頭航空,變?yōu)槟虾降娜Y子公司。
有的則仍在執(zhí)著于成立自己的本土航空。
2024年4月30日,太原市政府就與太原航空集團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合作重點之一就是打造太原首家本土航空公司——太原航空公司。太原航空依托龍江航空遷址、更名、改制而成。此前,龍江航空注冊地已在去年12月底從江蘇南京變更為山西太原,至于更名太原航空則需要民航局審批。
2024年12月31日,安徽省政府發(fā)布《安徽省綜合交通發(fā)展能級提升行動方案》,強調要“加大對基地航司等經(jīng)營主體招引力度,研究成立本土客運航司,適時組建本土貨運航司”。
近十年來,安徽曾多次提出組建本土航司。早在2015年2月,安徽海富航空就已申請籌建,并經(jīng)民航華東局初審同意后上報中國民航局,同年12月完成工商注冊登記。
不過,當時被安徽省寄厚望的海富航空,是一家完完全全的民營航司,由哈爾濱寶昌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出資,后者主要的投資項目包括房地產(chǎn)、電子科技、廣告業(yè)等。由于民航局于2016年收緊新設航企審批,海富航空至今未拿到運營牌照。
回顧哪些地方還沒有本土航空,可戳:驚訝!這些省市還沒有本土航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