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好友發(fā)了一個在朋友圈,說他請最近爆火的那個AI應用以《時間是一條路》為題,寫一篇800字作文,結(jié)果26秒生成,并且讓他感覺太驚艷了,他預測,估計以后學好語文最大的作用不是寫作,而是鑒賞了。
我實在沒忍住,給他回復了一句:知道八股文怎么終結(jié)的嗎?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八股文”這個詞,但很多人知道已經(jīng)被終結(jié),也就沒仔細了解。
通過百度AI搜索顯示,八股文起源于明代,具體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1368-1398年)??。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的一種特定文體,其名稱來源于文章的八個部分: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每一部分都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考生需按照規(guī)定的格式進行寫作,以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和學識?。
清代沿襲了這一制度,八股文成為科舉考試的主要內(nèi)容?。
其實這還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八股文題目范圍僅限定于“四書五經(jīng)”,闡釋標準則以程朱理學為宗。乾隆皇帝本人曾親自批判有考生使用“后世語”,也是因此,導致考生不讀后世書,將士風導向空疏。通俗理解就是,考生要把全部精力用來讀已有書籍,并贊嘆,比拼誰會倒背如流,然后寫文章作詩要會用典,不能離開典籍而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想法。
1898年戊戌變法后,在康有為、梁啟超批判下,八股文被廢除,但不久又被恢復。直到1901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后,清政府宣布廢除四書五經(jīng)的八股文,這一制度才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干部會上的講演提出《反對當八股》,曾羅列出黨八股的八條罪狀,包括空話連篇,言之無物;裝腔作勢,借以嚇人。無的放矢,不看對象。等等……(其他幾條不知道自媒體能不能寫,就不復述了)
我們再看看我朋友推崇的這篇所謂滿分作文吧,
首先,全文全文博古通今,詞藻華麗,語必出典,真的挑不出什么問題,如果說這篇文章不好,肯定會有人說我這就是嫉妒吧?
但再仔細看看,是不是離不開舊文?畢竟,不離開舊文,且把舊文重新組合,本就是AI擅長的,不要說AI寫出來的是你確實沒看過的內(nèi)容,那只能證明——你看過的文字內(nèi)容沒有AI多,人家AI一晚上就能熟讀《四書五經(jīng)》,甚至會倒背如流,這是人類大腦確實無法企及的,可,這些AI寫出的文字,除了用詞奢靡,會有多少“后世語”嗎?會有創(chuàng)新的思考嗎?
而文章的意義,就是用來炫耀所謂“文采”的嗎?
無論從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到AI技術(shù),我們的企業(yè)都是善于做應用的,但是,對文字這個工具的應用,我們做得如何?
任何新技術(shù)的出現(xiàn),都會推動人類文明發(fā)展,前提是利用新技術(shù)去創(chuàng)新。AI技術(shù),有的企業(yè)在忙著利用提高生產(chǎn)力,有的人卻在忙著用來應用于炫技和偷懶,想想挺后怕的……
正如,人類馴服了馬,你還沉迷于會馬技,會在馬上射箭,會用馬拉車解決交通運輸時,別人卻早就研究成果汽車飛機大炮……結(jié)果又會如何?
不發(fā)展就會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了。八旗子弟如此,古歐洲貴族也是如此。
新技術(shù)是要用來做創(chuàng)新工具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